首页 理论教育 南北派猴戏传承:张四全带来的突破

南北派猴戏传承:张四全带来的突破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我所知,南派主要是以郑法祥先生、盖叫天先生和张翼鹏先生为代表,这是南派的猴王。那么北派代表主要是杨小楼先生,后来是李万春先生、李少春先生,他们也有他们一套特点。张四全上妆照南派的猴戏现在也有不少继承人,比如说郑法祥先生的学生还有李仲林先生、陈正柱先生,一直到现在的严庆谷先生。严庆谷现在就是继承了咱们郑派的一种演法,而且最近他推出了一系列的猴戏,比如《真假美猴王》和《金刀阵》,这都是郑先生的特点。

南北派猴戏传承:张四全带来的突破

我认为猴戏在咱们中国的历史上是有传承的,它是咱们武生这个流派当中的一个支流,它这个支流很旺盛,主要是分南北两大派别。据我所知,南派主要是以郑法祥先生、盖叫天先生和张翼鹏先生为代表,这是南派的猴王。北派的猴王,主要是杨小楼先生,杨小楼先生下边还有李万春先生、李少春先生等等,这是北派的猴王。还有一些其他的流派,比如说武汉的郭玉昆郭先生,还有就是天津的董文华先生,还有小盛春先生,这些都是咱们演猴戏的佼佼者。我们主要是学北派的路数,后来我们又吸收了一些其他流派的一些手段来演戏。

通过这么多年演出这个猴戏呢,我有一点儿体会:比如说南派郑法祥先生,他把南派的猴王已经是提升到了一个非常极致的高度。他有几句口诀,“口如大泽、跺足雷震、手握泰山”,展示大圣的那种气概,所以他的表演跟别人都不一样,他的表演有藏裆屈腿、含胸拔背等特点。那么北派代表主要是杨小楼先生,后来是李万春先生、李少春先生,他们也有他们一套特点。尤其是李万春先生,我在李万春先生晚年的时候,跟过李万春先生几年。在李少春先生当年给李浩天老师教猴戏的时候,我也看过李少春先生的一些演法和他教的一些路数。后来看到李万春先生表演的猴戏,因为他演的《闹天宫》,我正好在里头演六丁六甲,所以每天跟着他。他非常有特色,你比方说李万春先生,他是龙身、鹰眼鸡腿,他这身子这曲斜度,要像龙一样的曲斜度;眼睛要像鹰一样的,非常地有神;腿要像鸡似的,走起路来要特别地有特点。而且他从来不正面对观众,他都是侧面对观众,身上保持三道弯,这是李万春先生表演的特点。

他们的勾脸也不一样,你比方说,李万春先生勾的脸是倒栽桃形的。李万春先生的那个脸很少有乐的时候,因为他一乐就容易破坏脸形,李万春先生演的那个孙悟空基本上都是这种感觉。李少春先生就不一样了,李少春先生勾的是反葫芦形,他经常有一些乐的感觉。所以都是根据自己的脸型,不同的条件,来调节自己的脸谱。你看李万春先生,他跟李少春先生演法就不太一样,李万春先生,他戴的叫“草王盔”,它旁边有两个翅子,我学的就是李万春先生。所以他闹天宫在唱的时候,“戴一顶金纱帽”,因为它是带翅子的。李少春先生的盔就不带翅子,所以李少春先生唱的是传统的,“戴一顶金花帽,身穿蟒龙袍”。而且李万春先生服装那尾,你看他那个尾是真狐狸的,而且他那蟒是绒的,是大绒的蟒,非常地漂亮,非常地讲究。所以他们的猴戏,对我们这个后辈来讲是典范。李万春先生、李少春先生,堪称美猴王

张四全上妆照

南派的猴戏现在也有不少继承人,比如说郑法祥先生的学生还有李仲林先生、陈正柱先生,一直到现在的严庆谷先生。严庆谷现在就是继承了咱们郑派的一种演法,而且最近他推出了一系列的猴戏,比如《真假美猴王》和《金刀阵》,这都是郑先生的特点。所以说南派现在有了严庆谷他们这一批的传人。北派也有不少传人,北方现在有王璐、魏学雷、詹磊,所以我觉得这个南北两派各有特色。现在比较让人欣慰的就是小盛春先生那一支流,董文华先生那一派发展了。因为董文华先生,小盛春先生,他们有他们的特色,他们是穿短蟒,走猴步。董文华那几个圆场特别漂亮,他又是李万春先生的学生,他又是李少春先生的学生,他又学习小盛春,他是把这些大家的特点综合在一起,创建了他自己的一种特点,所以现在很少能看到董文华先生这个支流了。(www.xing528.com)

我是北方的路数,学的是北派的表演,但是因为我个头比较高,另外我手里头又比较好,所以我吸收了南派的一些演法。比如说在《闹天宫》《闹地府》《闹龙宫》《十八罗汉斗悟空》《盘丝洞》《西天路上美猴王》中,我吸收了一些南派的,挑锤、挑刀、耍圈、叉,还有就是《闹地府》里头的十把叉,笔叉等等等等,也创造了一些表演技巧。我觉得能够在猴戏上头有一些建树,能给后人留一点东西,还是挺欣慰的。

张四全上妆照

南派的猴戏现在也有不少继承人,比如说郑法祥先生的学生还有李仲林先生、陈正柱先生,一直到现在的严庆谷先生。严庆谷现在就是继承了咱们郑派的一种演法,而且最近他推出了一系列的猴戏,比如《真假美猴王》和《金刀阵》,这都是郑先生的特点。所以说南派现在有了严庆谷他们这一批的传人。北派也有不少传人,北方现在有王璐、魏学雷、詹磊,所以我觉得这个南北两派各有特色。现在比较让人欣慰的就是小盛春先生那一支流,董文华先生那一派发展了。因为董文华先生,小盛春先生,他们有他们的特色,他们是穿短蟒,走猴步。董文华那几个圆场特别漂亮,他又是李万春先生的学生,他又是李少春先生的学生,他又学习小盛春,他是把这些大家的特点综合在一起,创建了他自己的一种特点,所以现在很少能看到董文华先生这个支流了。

我是北方的路数,学的是北派的表演,但是因为我个头比较高,另外我手里头又比较好,所以我吸收了南派的一些演法。比如说在《闹天宫》《闹地府》《闹龙宫》《十八罗汉斗悟空》《盘丝洞》《西天路上美猴王》中,我吸收了一些南派的,挑锤、挑刀、耍圈、叉,还有就是《闹地府》里头的十把叉,笔叉等等等等,也创造了一些表演技巧。我觉得能够在猴戏上头有一些建树,能给后人留一点东西,还是挺欣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