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就说不能老在东北待着,他是富连成出来的,怎么着也要想办法回北京。之前三次进北京没进来,这回正赶上北京有一机会——马、谭、张、裘、赵组织北京京剧团,成立了一个北京京剧团学员班。当时我父亲听说了,就把我带到北京来了。我爸爸带着我,拿着叉、枪、锤就去了。进门以后,他说:“马先生您看谁来了?”
马先生一瞧:“哎呦,师弟!”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都跟我爸爸是师兄弟。
马先生说:“这不大水冲了龙王庙了吗,怎么着你?”
“您看看,我这孩子想考考您这学员班,您看行不行?”
“好啊。”
我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往中间一站,我父亲说:“开始耍叉。”那时候我已经唱过《金钱豹》了,就耍叉。我耍完了以后他说:“耍枪。”我就耍枪。耍完枪以后“耍圈”,我就耍圈。“耍鞭”,是双鞭,“耍锤”,我就耍锤。“耍九节鞭”,我耍九节鞭。耍完了以后他说:“正反旋子。”正反旋子是左边旋子二十,右边旋子二十,先翻四十旋子。起来以后小翻,原地不动,十几个小翻。“前扑。”我刚要翻前扑,这个谁就说:“行了行了行了,孩子孩子,行了行了,歇会儿,歇会儿,歇会儿!”
我往那儿一蹲,谭富英谭先生就过来了:“小子,知道管我叫什么吧?”我说知道,管您叫师大爷。“对,看见那马先生没有?那也得叫师大爷,那裘先生得叫师叔,我们跟你爸爸都是同学。累不累小子?”我说不累。“好小子。”谭先生特别随和。赵燕侠过来跟我爸爸说:“将门虎子。”马先生说:“行行行,这孩子赶紧留下,留下留下留下,赶紧带他上二龙路。”就找任志秋任先生,过了几天就上二龙路了。当时等于给他们都看傻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他们常年在北京,而且大多是以文戏为主,这个武戏里头像我这样的,这么点的小孩儿会这么多的功夫,他们没见过。而且我还不怵,当时就是表现得就算比较完美吧,这么着我就到了北京京剧团学员班了。
《白水滩》中张四全二哥张少军饰演青面虎
进入到北京京剧团学习,这对于张四全来说是个人生的转折。在北京京剧团这个京剧名家荟萃的环境里,张四全的技艺得到了飞快提高。剧团的培养加上自己的努力,促使他艺术上更加成熟。
我在学员班待了半年,第一场演出就是在长安大戏院,前边演的是张克让的寇准,我后面是《乾元山》。那天演出的时候我一看,台底下坐着一位首长,首长旁边坐着一位夫人,两边是张君秋张先生跟马连良马先生,后头坐的是张梦庚张先生,张梦庚是文化局局长。当时我拿眼睛往台底下这么一扫,我那时候才十二岁,不敢看了,今天首长来了,演吧,好好演。我这正反旋子,正着二十旋子,完了以后反着二十,回去以后一亮相。等到演完了以后,首长上来接见,我一看敢情是彭真同志。他上来以后,一把就把我给抱起来了,抱起来以后夸我:“演得好、演得好!”
我这才知道是彭真,旁边是张洁清,他的夫人。然后就跟我说:“你还有两个哥哥吧?”
我说:“我有两个哥哥,我爸爸在那儿。”
我爸爸就赶紧跑过来了,说:“首长您说什么事?”
他说:“你那个儿子是不是叫张三全?”
“是。”
“他五几年到北京演出的时候,在朝阳门外,我看过他的《哪吒闹海》,也不错呀。”
我父亲说:“是是是。”
“现在在哪儿呢?”
“在哈尔滨呢。”
“怎么不回来呀?”
“北京没有名额,也没有户口指标。”
“让他们回来。”对张梦庚张先生,就是那个张局长说:“赶紧给他们安排两个名额,进京指标。”
马连良马先生说:“来了进我这儿呀,上别的地儿干什么去,就北京京剧团。”
“好。”
《白水滩》中张四全二哥张少军饰演青面虎
进入到北京京剧团学习,这对于张四全来说是个人生的转折。在北京京剧团这个京剧名家荟萃的环境里,张四全的技艺得到了飞快提高。剧团的培养加上自己的努力,促使他艺术上更加成熟。(www.xing528.com)
我在学员班待了半年,第一场演出就是在长安大戏院,前边演的是张克让的寇准,我后面是《乾元山》。那天演出的时候我一看,台底下坐着一位首长,首长旁边坐着一位夫人,两边是张君秋张先生跟马连良马先生,后头坐的是张梦庚张先生,张梦庚是文化局局长。当时我拿眼睛往台底下这么一扫,我那时候才十二岁,不敢看了,今天首长来了,演吧,好好演。我这正反旋子,正着二十旋子,完了以后反着二十,回去以后一亮相。等到演完了以后,首长上来接见,我一看敢情是彭真同志。他上来以后,一把就把我给抱起来了,抱起来以后夸我:“演得好、演得好!”
我这才知道是彭真,旁边是张洁清,他的夫人。然后就跟我说:“你还有两个哥哥吧?”
我说:“我有两个哥哥,我爸爸在那儿。”
我爸爸就赶紧跑过来了,说:“首长您说什么事?”
他说:“你那个儿子是不是叫张三全?”
“是。”
“他五几年到北京演出的时候,在朝阳门外,我看过他的《哪吒闹海》,也不错呀。”
我父亲说:“是是是。”
“现在在哪儿呢?”
“在哈尔滨呢。”
“怎么不回来呀?”
“北京没有名额,也没有户口指标。”
“让他们回来。”对张梦庚张先生,就是那个张局长说:“赶紧给他们安排两个名额,进京指标。”
马连良马先生说:“来了进我这儿呀,上别的地儿干什么去,就北京京剧团。”
“好。”
当天晚上照相,当时是陈少霖陈先生给我们照的相。
我俩哥哥自从进了北京京剧团,就一直是跟着马、谭、张、裘、赵演出,跟杨少春他们轮流唱戏。有时候马先生后头唱戏,他们前头垫《战马超》《金钱豹》《闹龙宫》《白水滩》等等等等,后来就进入了《沙家浜》剧组,吃了样板饭,穿的样板服。在《沙家浜》的“十八棵青松”里,有两棵是我俩哥哥演出的,那其中的张松涛就是我哥哥张三全,还有一个战士是我二哥张少军。翻墙的那个片段,出场上墙、单提下去是张三全。电影里你们去看,一直到现在,很少有这个动作,出场上去,连着范儿下去的,现在很少,都是那些年,他们苦练出来的。所以我们学员班,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演出非常多,而且特别受欢迎。
那个时候在长安大戏院,戏报只要一贴出去就满堂。为什么呢?除了我们这帮小孩台上都非常地可爱以外,还有一个就是马连良马先生亲自提携张克让。当时我记得给张克让打鼓的是谭世秀先生,那是给马连良马先生打鼓的。他和胡琴李慕良先生、月琴高文静先生,这三个先生往乐队那儿一坐,马连良马先生亲自给把场。因为这个张克让扮上戏那么像马连良马先生小时候的样子,所以马先生特别喜欢他。他唱一个“学天书,习兵法”,那个【导板】在大幕里头,观众就是一个好儿。等到一出来,马先生稍微一撩台帘,那台底下就受不了了,马先生亲自给把场子。所以这出《借东风》,一句一个好,一句一个好,等他演完了这《借东风》,就该我唱《金钱豹》了。我的《金钱豹》,那时候我小,十二岁十三岁,这个叉也耍得不错,而且台上也很有光彩,正反旋子,特别受欢迎。所以这一台戏受到了北京观众的热情鼓励。
《沙家浜》中张三全饰演新四军张松涛
当天晚上照相,当时是陈少霖陈先生给我们照的相。
我俩哥哥自从进了北京京剧团,就一直是跟着马、谭、张、裘、赵演出,跟杨少春他们轮流唱戏。有时候马先生后头唱戏,他们前头垫《战马超》《金钱豹》《闹龙宫》《白水滩》等等等等,后来就进入了《沙家浜》剧组,吃了样板饭,穿的样板服。在《沙家浜》的“十八棵青松”里,有两棵是我俩哥哥演出的,那其中的张松涛就是我哥哥张三全,还有一个战士是我二哥张少军。翻墙的那个片段,出场上墙、单提下去是张三全。电影里你们去看,一直到现在,很少有这个动作,出场上去,连着范儿下去的,现在很少,都是那些年,他们苦练出来的。所以我们学员班,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演出非常多,而且特别受欢迎。
那个时候在长安大戏院,戏报只要一贴出去就满堂。为什么呢?除了我们这帮小孩台上都非常地可爱以外,还有一个就是马连良马先生亲自提携张克让。当时我记得给张克让打鼓的是谭世秀先生,那是给马连良马先生打鼓的。他和胡琴李慕良先生、月琴高文静先生,这三个先生往乐队那儿一坐,马连良马先生亲自给把场。因为这个张克让扮上戏那么像马连良马先生小时候的样子,所以马先生特别喜欢他。他唱一个“学天书,习兵法”,那个【导板】在大幕里头,观众就是一个好儿。等到一出来,马先生稍微一撩台帘,那台底下就受不了了,马先生亲自给把场子。所以这出《借东风》,一句一个好,一句一个好,等他演完了这《借东风》,就该我唱《金钱豹》了。我的《金钱豹》,那时候我小,十二岁十三岁,这个叉也耍得不错,而且台上也很有光彩,正反旋子,特别受欢迎。所以这一台戏受到了北京观众的热情鼓励。
张四全练功照
张四全练功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