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物出生年龄先后为序排列)
唐成都 男,生卒年月不详。镇巴县巴山乡淇水村人,镇巴县著名老知客司。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知客”,一直到80年代,仍坚持不断,被人们誉为“知客寿星老人”。
他一生以“知客”为业,经验丰富,思路清晰;言词极广,灵活多样,嗓音纯正,口齿清楚,深受广大酒主的好评。年轻时曾享誉县境内外,一些“病”中的老人,人虽未辞世,就提前向他预约。他记忆力好,虽寿高九十,仍能说出很多传统酒礼词。如“康诰曰克明德,闻名先生是说客,你说知之为知之,我说不知为不知,人一能知几百之,人十能知几千之。不是生而会也,乃是学而时习之……”由他传授的弟子已遍布镇巴乡间。
严明扬 男(1918—2001年),汉族,镇巴县泾洋镇东岳村严家山人。他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后习阴阳,信奉火居道。因经常主持红白喜事的法事活动,故在“知客”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他能结合实际,即兴编词,使宾、主惊喜新奇,更能以儒家之说为起句,如“雅静、雅静,我一言哀敬,说个先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为之椁。子曰:‘鲤也死,有棺而无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大学》之章句,父母之丧,无贵贱也。孝子、孝子,头戴麻冠帽子,身穿白布衫子,腰中拴根草绳子,脚穿偏耳子,手拿孝棍子……”这些信手拈来的词句,使酒礼词显得古朴典雅。他的许多礼仪词,在听者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虽然人已作古,但他创作的很多精彩礼仪词,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胡本立 男,汉族,1923年生。退休职工,祖籍四川省开江县临江寺人,现住镇巴县泾洋镇城关环城路。
胡本立于1950年8月入伍当志愿军赴朝抗美;1952年9月转业回国,被安排在渔渡区政府当炊事员;1958年元月调县公安队继任炊事员;1962年调县土产公司从事采购工作,1981年3月退休回家。
1981年8月,镇巴县城关镇成立红白理事协会,胡本立应聘出任首届副理事长,自此便开始从事红白喜事的“知客”工作。20多年来,知了近400余场大、中、小红白喜事礼仪活动,受到了领导和有关事主以及广大宾客的好评,如为朱有德、翟杰三等老一辈逝世后所举办的葬礼,至今仍留有较深的影响。
他虽不识字,但却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人而事地将红白喜事的礼仪安排得有条不紊。并能以“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为原则,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融于其中。
张书和 男(1934—2014年),中专文化。原籍南郑县碑坝镇广家店人,蒋姓。1967年迁城固县二里镇杜远村,为男到女家落户,改姓张。
张书和老家几辈人都是知客司,曾经在南郑县碑坝镇一带广有名气。他爷爷蒋明学就是当地有名的知客司,20世纪50年代去世,活了70多岁。哥哥蒋兆奎,20世纪30年代生人,2004年去世,是爷爷一手带出来的知客司。张书和是跟着哥哥蒋兆奎学知客的。
张书和到二里镇之后,于1970年开始知客。他知客的范围除在二里本镇外,城固县的东河、大盘、小盘等乡镇都有人请他去知客。有生之年知客少说也有一千多场。
张书和说,他们那些年当知客司,主要是为乡亲们服务,都不要报酬。从主家走时,人家给一包烟、一条毛巾或者一包席上的茶食,就算是回报了。
潘文成 男,汉族,1935年生。中共党员,退休干部,现住镇巴县泾洋镇城关武营街。
1952年元月参加工作,初在周家营乡任农会主任;1956年曾在城关供销社县百货公司当营业员,在县第一铁厂任共青团支书等职;1959年调县农行系统,先后在观音、简池、泾洋营业所工作;1986年退休。1987年参加“城关镇红白理事协会”,任会计,从事知客司知客活动至今。
在任知客司期间,曾经办过数十起大型丧事活动,在群众中产生了极其良好的反响。他以丧事简办为准则,把丧场变成传播精神文明的阵地,事事为主家着想,处处为主家争光,他操心劳力,耗费精神,熬更守夜,喊哑嗓音,以其思想好,作风硬,带动了一批新人。目前虽年事已高身体欠佳,还经常带病为孝家解难,为婚主添喜,为后学者无偿提供知客方面的书籍资料。
王治邦 生于1936年,南郑县福成镇明三湾村人。少年时代读《四书》《五经》等古书文。新中国成立后读新书,初中毕业。1958年起,在本镇诸多乡村小学任教18年。1976年因妻子罹患重病,辞职回家。
回村之后,频遇周围乡亲们婚丧嫁娶之事,经常有亲邻旧友请其写对联、知客、送亲、押礼。于是,就拜当时已经退休的公社社长王秀昌为师学习知客,传承农村风俗礼仪,并不断在知客活动中历练,日渐声名鹊起。无论远近亲疏,经常有人上门请其知客。平均每月都有知客之事。境内的福成及周边乡村、紧临福成的四川通江县青浴乡、临江乡等诸多乡村也慕名约请。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为人知客至2002年。现因年事已高而停止知客活动。
王治邦知客的特点是,所有的礼仪词都是因人、因时、因事自编自创。由于古文基础扎实,在礼仪词中善于用典。
王治邦在教书时,就坚持自学中医。2003年已经67岁的他,考取了中医医师职称。从2004年始,在南郑县碑坝镇的前进街上开办了医疗诊所,以医为业,安度晚年。虽然不为人知客了,但对于写对联、民间礼仪咨询之事,他仍乐此不疲。
刘光朗 男,1938年元月出生于镇巴县盐场镇。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陕西省西安师范音乐专修班。曾先后任教师、县文工团团长、支部书记、县文明办主任、宣传部长、县委机关党委书记等职。曾荣获“汉中地区劳动模范”,先后被授予“陕西省优秀宣传工作者”,陕西省“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被相关媒体誉为“陕南民歌掌旗人”。现为镇巴县文联名誉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理工学院艺术系特聘教师、汉中市群众艺术馆特约研究馆员。
在从事专业文艺工作的25年间,刘光朗先生同剧作家马骥家联合创作了500余首具有巴山地域特色的新民歌。创编了50余部大、中、小型的陕南地方歌剧音乐,其中许多获市、县音乐创作奖。他坚持在田间、地头、工厂、工地、城镇、机关,为广大人民群众自编自演、自拉自唱“即兴”之作1000余首。1975年9月和1978年9月他两次赴北京参加全国音乐调演,将《巴山顶上修堰塘》《巴山林里背二哥》《硬是难遇这样的人》《我爱家乡大巴山》等新民歌唱给了中央领导和首都观众,受到国家主席李先念的亲切接见,演唱曲目被中央及省电台、电视台多次播放。
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他坚持深入基层,虚心向民间艺人学习,搜集、整理了各类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域内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功之臣。
(1)收集整理巴山劳动号子、山歌、民歌、小调等400余首,一部分已收载于《镇巴民歌总汇》,并协助县文化馆将《镇巴民歌》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先后主持了镇巴民歌进校园、进机关活动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培训工作。组建了“镇巴县三乡民歌合唱队”。
(2)收集整理民间礼仪词200余首(件),编印了巴山民俗歌谣《酒礼词·吉利歌》一书。汉中市群众艺术馆以此为蓝本,申报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3)对濒临失传的“镇巴渔鼓”作了抢救性的收集整理,收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陕西卷》。2008年“镇巴渔鼓”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他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不辱使命,忠实履行传承职责,将“镇巴渔鼓”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承给镇巴文工团的演员。近年来,他编撰出版了30余万字的《镇巴渔鼓》专卷。他还创编渔鼓新曲目20余首。
(4)收集整理镇巴孝歌400余首,8万余字,被市群众艺术馆整合其他县内容,以《汉中孝歌》申报为省级非遗名录。
(5)收集整理民间小戏、花鼓、端公戏等200余首(件)。
刘光朗先生1998年退休后,一直活跃在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舞台上。他举办过《刘光朗音乐作品专场演唱会》,先后参加过央视心连心、星光大道、陕西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声乐大赛、陕南民歌大奖赛、陕南陕北民歌对唱、西部花儿邀请赛等演出活动。他还先后出版了《巴山顶上修堰塘》《镇巴民歌教材》《镇巴渔鼓传承教材》《乡情·乡音·乡风》等音乐作品专辑。
张儒杰 男,生于1940年,宁强县大安镇桑树湾村王家湾人,务农。业余从事婚嫁丧葬和房屋修造等仪式知客活动。礼仪词为家传,在本乡镇及周边地区至今已主持婚嫁丧葬及修造等仪式500余场次。
李兴顺 男,生于1942年,高中文化,原名贾清高,原籍四川省,现定居阳平关镇东关口。乡村中医师,从事中医50余年。曾任民办教师十余年,任村主任、村支书多年。经常为群众主持红白喜事、节日庆典礼仪。著有《贾氏家谱》一部。为不使民间文化失传,收集整理域内知客司礼仪词,编写《红白喜事说辞》一本。
郭友林 男,生于1943年,初中文化,镇巴县巴山乡活水村人。自幼受其父辈影响,八岁便随父郭家兴练习说酒礼、唱孝歌。由于自身天赋和外部环境的促成,很快习艺成功,为人知客、表诵礼仪词,并成为伴随他一生的业余爱好。年轻时曾多次同本乡歌友冉明元、魏昌辉等去四川境内的官渡、大竹、金竹坝、皮窝以及省内的紫阳、镇巴等地的乡镇献艺,声名鹊起,影响较大。
郭友林技艺宽广,木匠、铁匠、骟匠、篾匠、看地基、看风水、当阴阳、看病行医等行当无所不能,被当地人称为“百师艺人”。
李文海 男,生于1945年5月,汉族,高中文化,镇巴县源滩人。1962年起,曾先后任民办教师、农村信用社会计、主任、县农经站站长。2002年底退休。在40余年的工作中,多次被市、县相关部门授予“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他自幼喜爱民间文艺,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收集孝歌及民俗礼仪词等。退休至今,在渔渡、盐场、赤南以及县城周边等地主持红白喜事达500余场,获得主家满意、宾客好评。常在喜事高发期,数日不闲。在当地名声大噪,成为渔渡一带红白喜事知宾礼仪的大师之一。
他知客礼仪的最大特点是,结合实际,现场自编,言辞中既有古代仪礼,又有当今时尚,并常以自嘲的方式一展风趣、幽默,如“知客别没巧,脸厚就行了,我天生一付磨子脸,不怕羞(修)来不怕铲,个子不算矮,足有五尺三,看人不转眼,吃饭不丢碗,豆腐打混吞,专挑肥板板,核桃大的字,只能认两碗,吼的声音粗,尽是闲扯淡,大家没介意,有请多包涵……”他知客多以助人为乐,不讲钱多钱少,不求主家回报,将知客活动作为自己安度晚年,交朋结友、广接人气的一种快乐生活法,以获得身心健康。
刘朝文 男,1945年生,宁强县人,1968年汉中卫校毕业。长期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业余爱好颇多:读书、写作,关注民俗、民风,收集民间传说,参与宁强县阳平关镇《三泉》文艺的编辑和校对。域内的知客司礼仪词成为他长期收集整理的对象。
唐登信 男,汉族,1946年9月生,初中文化,镇巴县田坝乡米家坝村人。1969年7月在观音区广播放大站工作,1974年调县广播电视局。1998年10月离岗退养。
他于1958年(12岁)便师从当地名吹鼓手康联训学习唢呐,掌握300余首传统曲牌,曾随师去紫阳、镇巴、四川万源等地赴会吹奏。1996年随县文工团参加陕西省春节文艺晚会,演奏《巴山喜雨》,获演奏特等奖。1997年5月赴汉中参加地改市演出获演奏一等奖。他还擅长演唱民俗歌谣,表酒礼、说吉利、唱孝歌,一直乐此不疲。他本人掌握了大量的酒礼词、孝歌、吉利词等。现为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00年被评为汉中优秀民歌手和优秀会员。
刘光祥 男,汉族,生于1947年8月,小学文化,家住镇巴县盐场坝刘家大院子。自幼受家族“重礼教、睦乡邻、喜纳人客”的淳朴民风感染。1993年初,开始学习知客之事,在众亲友的支持下,由初学到熟悉,逐渐成为当地知客的行家里手。后来,刘光朗先生的巴山民俗歌谣《酒礼词·吉利歌》通俗读本的问世,更使他的知客活动如虎添翼。
他知客的最大特点:朴实、大方、热情、厚道。一是紧密结合事主的要求,不节外生枝,不铺张浪费,一切为事主着想,能省则省,一切从简;二是在知客理事中积极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宣扬新人新事新风尚;三是热情待宾,来客他必喊,安排茶水又看坐;四是以友情为重,收费低廉,一般沾亲带故之家不收或少收,坚持厚道待人。
近年来每年知客达100多场。在一些重要佳期时节,他成了“忙得团团转”的大忙人。他用收入的资金置办了现代化的话筒、音箱。音箱里悠扬的歌声、人声、锣鼓声、唢呐声,使农村的礼俗之事显得分外喜庆、热闹,无不彰显出如今新农村的时代特色,也为他的知客理事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谭祥鉴 男,汉族,生于1948年,大学文化,陕西紫阳县麻柳镇越溪村人。1969年参加工作,1984年调至镇巴县,先后在县城建局、粮食局任局长等职。他深爱民间文艺,曾有数件民间故事、歌谣等见诸于省级的《故事会》《笑林拾丛》等书刊;1991年获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炎黄民间文化促进会颁发的“民间文学艺术事业发展贡献奖”。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收集、创作了大量的知客司礼仪词,在域内广为流传。
王贤敬 男,汉族,生于1948年,初中文化,镇巴县盐场镇王家碥村人。1975年起先后任生产队长、大队长、村委主任等职。
1985年开始练习知客活动,初以一般性的安排切入,后在一些老知客司的影响下,凭借自己生活中的积累,以民俗活动中的人和事,创编一些切合现场实际的酒礼词表诵,每次活动都有较好的现场效果。因其风格独特,颇受群众欢迎。他知客口齿清、吐字明、记忆好、善表达,能将生活中看似平淡的一些大白话,说得有声有色,使临场人无不为之动情。由于影响不断扩大,不仅在盐场镇诸村知客,还多次应邀去赤南、木竹、渔渡等地献艺。
唐登明 男,汉族,1948年8月生,家住镇巴县田坝乡米家坝村,小学文化。1968年11月入伍,1971年复员后被分配到西北铁路局文艺宣传队工作,1988年6月调回县广播电视局任兴隆、观音站站长;1999年离岗退养。
唐登明自幼热爱音乐,曾习唢呐、二胡、笛子、手风琴等乐器,吹拉弹唱书写绘画,样样俱全。退养回家后从事知客典仪活动。他的特点是能根据事主的实际和现场,自己编词,即兴演说,富有情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受到事主和宾客的好评。他自己讲:“当知客司,上无师傅,下无徒弟,只是为群众解难而已,并不想外传和扬名……”目前他的“知客”已声名远扬,县内的观音、田坝、巴庙、小河、庙溪等地的群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还配备了扩音、话筒等现代设备,成为当地的一个“知客”名家。
边清学 男,宁强人,生于1950年6月,中共党员。曾任宁强县第一届文代会主席团成员、《汉中日报》《陕西政协报》特邀通讯员、汉中市文联第二届委员会执委、政协阳平关镇学习组组长。现为宁强县阳平关镇通讯干事,宁强县三泉文艺社党支部书记、社长、主编。
三泉文艺社成立于1998年,是阳平关政协学习组牵头举办,民间文艺爱好者参与的民间文化社团,目前有在册会员98人。年出《三泉》社刊4期,现已出刊至第74期。经费全靠社会赞助。文艺社会员不计报酬撰写稿件、缴纳会费。文艺社还编辑出版了《三泉春秋》《五花海》《山花》《牛背上的山歌》《汉源诗觞》《桂苑春晖》等9部个人专辑。特别是出版了阳平关有史以来的第一本32万字的文史资料《千年古镇阳平关》,受到省内外各界朋友的好评。
长期以来,边清学带领文艺社一班人致力于域内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陈久平(镇文化站长)、刘朝文、李兴顺等人曾先后多次深入基层,走访民间艺人,了解民风民俗,收集整理民间故事、红白喜事礼仪词、民间器乐曲牌等100余万字,其中民歌3000余首、民间唱本3本,有些已整理出刊专辑。目前文艺社正在编写《阳平关镇志》,为申报“阳平关历史文化名镇”做前期准备。
三十三年来,边清学作为一名“编外”的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积极传播正能量,在弘扬地方文化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赢得了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连续多年被市、县宣传部门评为优秀通讯员,先后有30多篇稿件获奖。先后多次被相关部门授予县政协优秀委员,县统战工作先进个人,市、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罗兴和 生于1957年2月,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笔名“无影”,祖籍四川营山,今居陕西省镇巴县泾洋镇街道办南关社区。1976年参军,1981年10月退伍后入镇巴县木器厂,曾任厂长、支部书记等职。他从2007年至2016年为人知客已有一千多场。现在域内的人们都叫他“罗知客”。(www.xing528.com)
他知客的礼仪词基本上都是自己创作的。其特点是不墨守成规,在出新上做文章,如借用古代诗词曲牌和“一字头”“回文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以及巧借中草药名称等,创作了100多首令人耳目一新的知客礼仪词。他创作的礼仪词十分严谨,据说他常常会为一个词或一个字,反复推敲数日。
唐志全 男,生于1952年,高中文化,镇巴县赤南乡藏龙坪村人。1972年10月应征入伍,曾任班长、排长、副连长、指导员等职。1983年转业回县,任巴山铁路护路连连长。1986年调任筒池区武装部长。1987年任简池区副区长,兼任区武装部长。1989年调县人武部基建办公室,1996年调任县煤炭工业局副局长。
他自幼受祖、父辈的影响,喜爱民间文艺,能言善讲,曾投师于名老知客司唐成都门下,受其指点和传授。再加之本人具有良好的记忆力和伶俐的口齿,多次在较大型的红白喜事中担任知客司。他善于以事主的实际和现场的情景,表出一首首精彩而生动的酒礼词,很受事主欢迎。目前退休在老家,兴办种植、养殖之业,儿孙绕膝,安度晚年。如有特殊需求,仍能振作精神,为亲友义务知客。
林显成 男(1952—2011年),汉族,初中文化,退休教师,家住镇巴县碾子镇阳山村何家田组。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林显成是一位演唱孝歌、山歌、民歌、花鼓、水戏的行家里手,曾获镇巴县首届民歌演唱大赛一等奖。他还是域内人们公认的著名知客司。其知客的特点是能紧密结合现场实际,随机应变,灵活多样。在主持礼仪事务中,处处为主家着想,事事为主家操心,深受主家和宾客的欢迎。很多事主认为“凡请了林老师当知客司,处处都叫人放心,既省力,又省事”。宾客们讲“林显成的酒礼词很实际,很生动,很形象,人们听了还想听”。
唐永全1953年出生,城固二里镇同裕村人。1979年高中肄业后,拜师学木匠,又跟自己的姑父学骟匠、学兽医,后又到镇兽医站、地区兽医中心进修。1983年成为二里镇兽医站的正式职工,2013年退休。
从事知客司活动是他的业余爱好。他当知客司是跟自己的父亲和爷爷学的。其父唐太贵,1936年生人,先后在乡间知客20多年。现在虽然年事已高不知客了,但对民间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生日、满月等传统礼仪,了然于胸,与人说起来,振振有词。
唐永全的爷爷唐方馨,20世纪60年代去世,为清末的落榜秀才。经常在二里及其周边一带为人知客,深受人们欢迎。他收集并创作了大量的知客司礼仪词,并将收藏的知客司礼仪词抄本传给了儿孙。“文革”时期,唐家父子为使老人收集的礼仪词抄本免于焚毁之灾,将其藏于夹墙之中,后来取出来时已遭虫蛀。唐永全父子整理了老人的礼仪词抄本,后来又收集了许多新的礼仪词充实其中。
唐永全小时候常跟着为人知客的父亲或者爷爷走村串户。父亲和爷爷在给人婚嫁的请酒、正酒、谢酒宴上表诵礼仪词时,他觉得很好玩儿,不知不觉地记了不少。1983年他开始给人知客。唐永全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懂风水,会木匠、骟匠,还会唱孝歌。所以人们的婚丧嫁娶、修房造屋、满月、祝寿,大家都要请他去知客。城固的天明、二里,南郑县的湘水、法镇、红旗,洋县的湑水等地,都有人请他去知客。他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给人知客到现在,最少也有七八百场了。现在只要有人请,他仍然会去为人们知客的。他给人知客时,会根据现场情况,出口成章现编礼仪词,所以很受欢迎。
吴昌苏1953年9月生于宁强县二郎坝镇水田坪村,后移居本县高寨子镇。吴氏家族为世代祖传端公,吴昌苏为第13代。4岁时因腿病而跟随爷爷、父亲学习端公。后再拜杨朝兴、程自清为师精进技艺。11岁时又拜张家坝村一个知客司为师学习知客,跟师傅一道主持民间婚嫁丧葬修造等仪式活动,遂成为当地一个年幼而名噪的知客司。
1980—1996年,吴昌苏先后去四川、甘肃、新疆、内蒙古、湖南、湖北、贵州等地,以端公和知客活动为谋生之业。他每年知客至少在100场以上。他的记忆力特别好,他兼收并蓄地吸纳了域外的礼俗文化元素,掌握了诸多外地的婚丧嫁娶、修造等方面的知客司礼仪词。后来他把这些礼仪词带回了宁强,为其所用。
回到宁强的时候,端公的傩事活动已被解除了“迷信”的桎梏。因为他师高弟子强,精熟全坛傩艺和所有知客礼仪,又有家用班子,信众广多,就租房移居县城,从事傩艺和红白喜事、房屋修造等民俗事项的礼仪知客。在汉中境内他知客的范围很广,勉县、城固、南郑、洋县等地都请他去知客。目前他的传授弟子有5人。
其弟吴昌青、吴昌军也同他一起从事傩艺和红白喜事民俗礼仪知客活动。吴氏家族有一套内容丰富的知客礼仪词。
曹荣义 男,汉族,生于1955年4月,中共党员,中专文化,镇巴县观音镇桃树湾村人。1980年3月参加工作,曾先后任巴庙乡乡长、中共观音区委纪委副书记,区、镇民政所所长等职,2015年4月退休。
曹荣义喜爱民间文艺。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看到了刘光朗先生的巴山民俗歌谣《酒礼词·吉利歌》一书,从此便和知客司结缘,为人们知客,并乐此不疲。曹荣义知客有四大特点:一是俭省节约,为主家着想,从不乱铺派,更不乱安排;二是安排有序,井井有条,把一场人多、事杂的婚、丧大事,操办得平平安安、热热闹闹,令酒主高兴,宾客满意,帮忙的随心;三是态度和蔼,语调亲切,他逢人一脸笑,见人喜连连,喊得勤、叫得亮,满堂和谐,一片欢畅;四是灵活机动,随机应变,这是他的最大特色。曹荣义不仅对红白喜事知客精通,还对生日寿诞、修房造屋、乔迁新居、升学、当兵、生日、满月等礼仪,也能说得生动活泼,精彩纷呈,无不取乐于人,感动于众。退休后,他更是一个大忙人,每年知客都在60多场。
张开华 男,出生于1956年,家居城固县二里镇黄岗村二组。1976年初中毕业后回村劳动。他在学校是班上的文艺骨干,能写会唱。回村时生产队还是大集体,大家都在一起干活,为了调动社员劳动积极性,生产队时兴打“锣鼓草”。这是山区流行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形式,人们在田间从事薅草等劳动时,为消除疲劳、加快进度、活跃气氛,常派一两人,在劳作队伍的前后,边敲锣鼓边唱歌,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常现编现唱,内容丰富多彩,形式风趣幽默。张开华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老知客司,也是这一代打锣鼓草的行家里手。他们家里至今还保存着清代打锣鼓草的木刻唱词文本。由于张开华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再加之他能编会唱,被生产队推选为打锣鼓草的专人。那时一个全劳动力一天记10分工,但队里却给他记12分工。他是村里的文艺骨干。当过村里的团支部书记、黄岗地区的宣传员。县团委书记到村里驻队,组织文艺宣传,常常为张开华写的歌词谱曲。
张开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民间婚礼活动中充当押礼先生的角色,后来就成了知客司,为人们的婚嫁活动知客。他知客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父亲是跟爷爷学的。家里现在还有清代的知客司礼仪词手抄本。张开华爱好广泛,平时爱好收藏,五套人民币均完整收藏,另外他还收藏有58个国家的钱币。他养过猪,还做过炊事员,他说这些对于他的知客活动都有帮助。在他的知客活动中,许多词儿都是触景生情现场编创的。他表诵的礼仪词,大多都是一些比较长的,有情节、说根由的段子,有些段子有几百句。他知客只“知”红事,丧葬不“知”。为亲戚、朋友、熟人知的多,至今有五六百场。城固县、南郑县都有他知客的足迹。
苟德安 男,汉族,1957年10月生,中专文化,中共党员,家住镇巴县三元镇后湾村。1988年12月参加工作,1988—2005年先后在基层乡镇政府任副乡长、乡长、人大主席团主席,2006年调县林业局工作。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知客,到2016年12月,25年间共知客800余场次。他只“知”红事,不“知”白事。其知客的最大特点是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表诵语气快慢节奏适中。其礼仪词大多为自己即兴编创,因此少有套话和陈词,给听者留下一种新奇之感,深受事主和宾客的欢迎。他编创的礼仪词结合现场实际,随时随地宣传党的富民、爱民、惜民和“三农”政策,常常把一场乡间民俗礼仪活动打造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礼仪盛会。
周廷怀 男,生于1958年3月,初中文化。南郑县法镇桂花村人。1974年回大队代销店任代销员五年多,1979年担任乡上大沟水库管理员至今。
周廷怀从小就喜欢民间文艺,爱唱民歌,能舞狮子,会耍彩莲船,还会唱花鼓戏、锣鼓草等。这些年乡镇文化站组织的春节文艺演出活动,他都是积极参加者。1977年开始跟随其父周朝坤学习知客司和唱孝歌,1980年起他随大伯陈绪洪学习“春倌说春”三年,并参加了南郑县文化馆组织的每年一度的巡回送春、说春活动。现在周廷怀1971年出生的儿子周宝成学校毕业回乡后,也成了父亲说春、唱孝歌的徒弟。最有意思的是,周廷怀每次外出给人知客时,都要把老婆张志清带上,同他一起去知客,只不过老婆担任的是内知客,主要任务是接待客人。
周廷怀的知客礼仪词有许多都是现编的。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他为人知客最少也有2000多场了,他说他平均每年都要为人唱孝歌40多场。他是县级非遗保护名录《陕南孝歌》的传承人,《春倌说春》是南郑县文化馆的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他每年从阴历10月份开始,坚持在文化馆划定的地域范围内走村入户送春,常常大年初一都在说春送吉利。他掌握的说春词很多,民间传说的72行,他都会说,门门不挡。他每年最多送春有4000多户,最少也在2000户左右。他的说春节目还在西安人民大剧院进行过表演。他带了三名知客、说春的徒弟,每年春秋两季为传习时间。他知客、押礼除在县域周边外,还到过四川的广元、通江等地,西乡、城固等县的许多村镇,都有他说春的足迹。2012年他被县上评为送春传艺工作的先进个人。
陈朝新 男,生于1958年11月,大学本科文化,中共党员。1977年至1982年在部队服役,1984年之后在镇巴乡镇政府、党委担任镇长、书记等职务,2001年任县卫生局副局长。
陈朝新从2005年初开始习练知客,只“知”喜事,不理白事,每年少则30余场次,多则50余场,至2016年知客达400余场次,是县城内最受欢迎的知客司之一。以浓浓的乡情,地道的镇巴方言,把一首热情洋溢的礼仪词表诵得酣畅淋漓,令事主高兴,令宾客喜悦,令酒席喜宴喜气洋洋。
他的嗓音好、口齿清、吐字明,字字句句打动人心,语气、节奏掌握得十分到位,能有效地调动听者情绪,使全场宾主情感融为一体,达到十分理想的境地。他的知客礼仪词以自编为主,得力于他文化水平和党政工作的阅历。在他的礼仪词中,常把党的大政方针政策贯穿于其中,使民间的礼俗活动常常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宣讲平台。
张平昌 男,1961年4月出生于镇巴县永乐乡永安村,初中文化程度,1985年迁入西乡县大河镇石马村。先后担任过石马村村民小组组长、副村长、村主任等职务。1987年跟随父亲学习知客司,其父是当地一个享有盛誉的老知客司。张平昌从1989年开始对外知客,很快声名鹊起,大河镇周边的乡村、镇巴永乐,与大河镇接壤的四川通江县空山乡等乡村都请他去知客。他平均每年知客都在30场以上。
曾洪军 男,生于1963年3月,勉县漆树坝镇张家桥村一组人。学生时代就爱好写诗、作文,一直是班里的文艺委员。他说自己的特点是脸皮厚,不害羞。学校、镇上节日里搞演出,一准有他参与。他家中兄弟姊妹六个,经济困难,高中上了半年,就回家挣一天6.5分的工分,那时一个全劳力10分工才值6毛钱。他家一年要欠队上300多元钱。
18岁开始拜师学习端公,出师后在周边村镇还挺有影响。
1989年结婚一年后有一女儿,由于家庭条件差,孩子缺奶多病,曾洪军便自学针灸、推拿、收集民间药方,给自己女儿治好了病,一时声名鹊起,周边许多人慕名让其为自己孩子看病,由于无证,被禁止。后做小本生意20多年。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农村从事瓦工至今。
知客司是曾洪军拜师学艺的业余爱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他把知客司同自己外出干建筑活结合起来,每当腊月、正月外出给人干活,就必须说吉利,主人家都很高兴。漆树坝团转的村子里都知道他能说会道,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请他去当知客司。曾洪军说,他文化水平不高,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知客从不生搬硬套,最大的特点是灵机一动,“逢场作戏”,现编现说,通俗易懂,见啥说啥,从不雷同,所以他说的礼仪词、吉利词也特别生动,特受人们欢迎,大家都说,曾洪军知客热闹!
曾洪军在干泥瓦工的同时,又开始了养猪,还种了几十亩地。目前他儿子正在西安上大学,他还要为儿子以后在西安买房、买车添砖加瓦。他说知客司是他的业余爱好,只要乡亲们需要,他会全力以赴地为大家服好务的。问他一共知了多少场客,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七八百场总是有的吧”。
雷红军 男,1964年出生于南郑县碑坝镇大溪坝村,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20世纪80年代初期,拜四川通江县平溪镇的老知客司秦家礼为师,学习知客礼仪和礼仪词。1985年开始先在村里知客,此后不断地向周边乡村扩展。至今知客已有30多年时间,他估计自己知客最少也在1000场以上。雷红军在碑坝镇一带的知客活动中享有盛誉,除在碑坝镇一带知客外,在汉中的亲戚们有红白喜事都请他去知客。他的老师秦家礼去世之后,通江县平溪镇及其周边的一些村镇也是他知客常来常往的地方。
雷红军收录了大量的知客礼仪词。在碑坝镇一带民间婚礼沿用传统简帖,目前还在流行的计有30多种,最简约的礼柬也有七八种之多。这是当地知客司应知、应会的必修课。雷红军善于兼收并蓄,在他收录的礼仪词资料中,记载有大量传统婚礼简帖的书写内容和书写格式。
赵文科 男,宁强县人,生于1965年,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84年起先后任宁强县沙河子、毛坝河、舒家坝、铁锁关乡镇文化站干部,现供职于宁强县宣传文化中心。在乡镇文化站工作的20多年间,他坚持不懈地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红白喜事、修房造屋等方面的知客司礼仪词。
张学丽 女,生于1968年3月,高中文化程度,农民。其娘家在勉县张家河镇冷峪河村,现居勉县茶店镇茶店村。自幼受当知客司母亲的耳濡目染,记下了许多不同场合的知客礼仪和知客礼仪词。18岁代母亲外出押礼知客,得到人们赞赏。1991年在自己结婚时,和知客司在婚礼现场的礼仪词对垒,博得了人们的一片喝彩。从此,一传十,十传百,周边的红白喜事都请其知客,使其在当地成了一名出名的知客司。除收集外,她自己还创作了许多知客礼仪词。
张学丽知客,时时处处为事主着想,不管她知客男方女方,如果事主家人手不足,她既担当举足轻重的知客司,又兼任去对方的押礼先生,知客、押礼两不误,把一切相关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头头是道。这在所有知客司队伍中是不多见的。
至今她仍然乐此不疲地从事着自己热爱的知客司事业。
朱以俊 男,生于1969年4月,南郑县福成镇中营村人,中共党员。1989年高中毕业返乡劳动,1996年担任村文书至今。
自幼在农村长大,对于农村红白喜事的传统民俗耳濡目染。1989年朱以俊就开始跟本乡知客司冯良成学习知客。冯良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头脑灵活,尤其对婚嫁活动中的传统礼仪十分精通,把《说六礼》《表席》《投报柬》等礼仪词说得头头是道。顺口溜、打油诗他都能张口就来。不久村里一位姓王的知客司见朱以俊对知客感兴趣,便主动邀约朱以俊去当押礼先生。还承诺如果朱愿意的话,愿当他的师傅。就这样朱以俊就有了两个知客司师傅教他。他跟着师傅们学习了许多民间传统礼仪,收录了许多婚丧嫁娶礼仪词。1990年起,朱以俊就慢慢开始独立知客了。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他的礼仪词的最大特点是,根据现场特色,随机编诵,人们特别喜欢。现在他已成为礼仪词的市级项目传承人。
廖永红 南郑县福成镇(原白玉乡)大塘村人,生于1971年,高中文化,1989年高中毕业回乡劳动。有意思的是廖永红在上初中二年级时,便在家长的撺掇下拜师学端公。高中毕业后,曾在家闭门九天,抄写端公礼仪之类的手抄本。现在已是当地享有名气的一名端公。2005年廖永红被村民们选为村长,三年届满后又当村文书两年。
廖永红妹夫的父亲是一名知客司,平时说“礼话”时,引起廖永红关注,从他那里学了一些“礼话”(礼话即礼仪词)。又先后从临界的四川乡村学习抄录了许多礼仪词。再加之平时在乡村众多的婚丧嫁娶民间礼仪活动中,对知客礼仪词的耳濡目染,使他成为一个“偷师学艺”自学成才的知客司。1989年高中毕业回家之后,他就尝试着给村里人知客。在婚嫁活动中,也常充当押礼先生之类的角色,在迎来送往、交礼、赞礼、收礼活动中,经常和对方“搭台对阵”。他思维敏捷,能随机应变即兴创作礼仪词,表诵口齿伶俐、声音洪亮,因此深受乡亲们的欢迎。同时他对婚嫁活动中的礼仪规矩、交接文书之类,样样精通,门门不挡。不过后来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端公和乡村葬礼的主持这一类事情上。2016年3月,他在南郑县大河坎开办了一家花圈寿衣店。他表示,对于知客的事情只要人们需要,他还会努力做下去的。
屈新忠1971年10月出生于镇巴县永乐镇新时村,1990年高中毕业后,在镇巴县永乐镇当民办教师4年。
上中学时他就拜师学医,在从事民办教师的每年假期中,他都去西乡县进修学医。1994年他辞去民办教师工作,在西乡县马踪滩乡开办了私人诊所。1998年屈新忠被他爱人家所在的村子——西乡县大河镇亢家坡村请去开办诊所。从此他从镇巴迁移到西乡县大河镇楼房村定居。
2002年屈新忠辞去了亢家坡的诊所工作。回楼房村创建了大河镇楼房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年养猪500头;与此同时他又开办了日产200斤包谷酒的酿酒厂;2013年创建新忠茶厂,每年加工春茶4000斤左右;2015年在楼房村街道新建的三层楼房里,开办了16张床位的天河农家乐。目前他开办的猪场、酒厂、茶厂、农家乐运转自如,现在他正在筹建屈氏飘香油坊。
知客司不是屈新忠的职业,但他却乐此不疲地干了近30年。1987年他才16岁,正在上初中,寒假期间村里有人过事,就请他去知客,他欣然接受了,还给人家“知”得像模像样,礼仪词说得一套一套的,又好听又押韵。从此永乐一带,人们都乐意请他去知客。他说,学医他拜过师,但是当知客司,他没有拜过师,都是模仿人家自学的。除了少量的词模仿别人之外,其他都是谁家请他去,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自编的。
虽然知客司不是屈新忠的职业,但知客司却像一根红线,从中学生开始,一直贯穿在他的从教、从医、养猪、酿酒、制茶、经营农家乐等所有的职业生涯之中。问他这些年来一共知了多少场客,他说平均每年至少有50场,保守估计应该在1600场左右。
他知客的面很广,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寿诞满月,抑或是修房造屋等,只要有人叫他就去,反正“知”了大家都满意。人们说他知客的信誉度,那可是半天云里吹喇叭——鸣(名)声在外。大河镇是一脚踏三县的地方,除本镇各村外,四川通江县的空山镇、南郑县的福成镇、镇巴县的永乐镇、简池镇,还有本县的大池、马踪滩,洋县与本县桑园接壤的一些乡村都是人们请他去知过客的常来常往的地方。
(本节由刘光朗、程文徽、周英、郭嘉、王生元撰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