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封闭是一对孪生的兄弟,一般来讲,现代化的开放程度与传统习俗承袭的程度成反比。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是需要人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破解的一道难题。
传统不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的概念,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而我们不可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冷冻”起来或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
毋庸置疑的是,现在要保护巴山域内曾经的交通不便、刀耕火种式的原生态环境,以有利于知客司礼仪词传承的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
当然,建立礼仪词生态保护区,进行整体性的保护,这是一种比较极致的方式,但可能性很小。为使这一项目活态传承下去,让人们永远处在山大林深、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状态下,而有效地进行知客司礼仪词的传承,那绝对是不现实的。就如同要保护陕北民歌活态传承的生态环境,让人们摈弃现代化的公路、铁路,而像前辈们一样,再去《赶牲灵》《走三边》《走西口》,那明显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保护必须面对社会的变革,应使这些地方日益富裕起来的人们,在民间文化、民间习俗等方面,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下,不断引导培育人们弘扬传统文化的情结,使人们自觉自愿地回归传统,打造在新的历史时期知客司礼仪词活态传承的生态环境,就如同电影经过一段萧条之后,让生活环境改变了的人们,重新认识电影的功能,自觉地回到装修一新的电影院一样。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诸多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www.xing528.com)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需要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其传承方式也需要有一个与时俱进的调适。当适宜于知客司礼仪词传承的原生态环境部分或大部分消失之后,如何使这一项目进行有效传承,就是我们探索的一个新课题。诸如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相应的社会环境,是无法开历史的倒车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尽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项目,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创造其得以活态传承的可能性对接。
在新的时代背景、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语境下,需要我们营造或者寻找一个新的适宜于知客司礼仪词传承的传承生发点。因为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繁衍生息及其由此而引发的婚丧嫁娶活动,和这些活动伴生的一系列礼俗活动,总是延绵不断的。更为重要的是,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割不断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总是要弘扬和传承的。这就是礼仪词发展、传承的新的环境之立足点。但这个新的环境并非原来原生态的礼仪词传承环境,而是需要营造适宜于礼仪词传承的传承环境。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宣传、引导、激发人们回归到弘扬优秀传统民间礼仪、传统民间文化习俗的道路上来,在变化了的生态环境中,回归民间传统礼仪形式,进行知客司礼仪词的活态传承。就如同现代婚礼盛行的当下,有些地方回归传统,将过去十分传统的婚礼仪式,搬上了婚礼主持的舞台,礼整仪庄,雅俗共赏,同样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与认可。
看来,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社会习俗、礼俗,常常在新旧交替中泥沙俱下,一些装扮“时髦”的劣俗、往往会使人们不辨真假,不分青红皂白,被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牵着大众的鼻子、裹挟着走,引起社会环境的伤风败俗。所以,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在人生礼仪的长河中,弘扬中华民族的良风美俗,是当下社会的当务之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