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在民间礼仪活动中常见的礼仪种类来分,礼仪词可以划分如下六个种类。
1.婚嫁礼仪词
中国传统婚姻以其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而颇具特色。《礼记·婚义》说:“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因此婚嫁礼仪词也成为礼仪词家族中内容最广泛、应用最普遍、数量最多的一个种类。这部分内容在“礼仪词的内容”部分已做介绍,故不再赘述。
2.丧葬礼仪词
丧葬礼俗这是人生礼仪中十分重要的最后一个礼仪。它与“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长期以来,人们遵循孔老夫子“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古训,“丧尽礼,祭尽诚”。
巴山的丧葬之礼,古往今来,一直是民间十分隆重的一个礼俗盛典。这是一个人走完人生最后一步,辞世归阴之后的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也是人生礼仪的终结。
旧时,丧礼根据阴阳先生的推算,可持续三至九天不等。在一个人的丧葬礼仪活动中,首先需设立灵堂,亲朋好友前来哀悼、纪念亡人,寄托哀思。汉中巴山旧俗,还要为亡人举行传统的“三献”(初献、亚献、终献)祭礼,要为亡人举办打丧鼓、唱孝歌、做法事等一系列拜、诵、哭、唱等丧祭活动,以及装棺入殓、祭丧吊灵、验棺出灵、扶柩上山、祭圹安位、下圹接后土等一系列葬礼活动。
在这一系列的丧葬礼俗活动中,知客司、礼宾司、白鹤仙人(阴阳先生)所吟诵的《设灵堂词》《祭礼词》《赐福酒词》《歌撤馔之诗》《歌送神之诗》《丧事酒礼词》《坐夜孝堂行礼词》《出灵词》《谢五方》《说五方》《撒五谷》《说吉利》等丧葬礼仪词,一直主导着丧葬礼仪活动的议程。特别是知客司,对整个丧葬活动的策划安排、人员的组织调动、礼仪活动的程序议程的实施,也都是依靠礼仪词这把指挥之剑来进行的。
3.修造礼仪词
在巴山农村,修房造屋是人一生中创立家业的大事情,也是人生礼仪中的一件大事情,其礼仪隆重热烈。修房造屋,一般家庭有三次隆重的礼俗活动。
一是开工破土仪式。请风水先生选择黄道吉日,在其选好的地基上定向划线,并主持有木匠、石匠、土匠、泥水匠参加的焚香化表,祭拜当方土地(即当地土地神)、鲁班大师仪式,表诵相关仪礼词,然后在鞭炮声中破土动工。主家置办酒席,知客司主持酒礼款待匠人师傅和亲朋好友。
此后还将举行一系列修造祀典仪式:石匠开挖地基下基础、打地基后土匠架板筑墙、木匠架马备料,都有一系列由各自领头师傅主持的祀典仪式,表诵祀典仪礼词。这些特定的祀典仪礼词基本上都是老师傅传承下来的、固定的原创礼仪词,一般是不允许匠人师傅们随意乱改、即兴创作的。否则,神灵是听不懂的,就不会接受,也达不到祀典的目的。
二是上梁仪式。这是修房造屋最重要的一项民俗礼仪。立柱上梁被认为是修房造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梁是整个房屋的根本,象征着主人龙脉旺盛不衰。因此上梁仪式,所有亲朋好友都要前来参加庆贺。领头的木工师傅手提红公鸡,口中振振有词,表诵祀典礼仪词,进行上梁、祭梁礼仪,他把梁木的来历、制作大肆渲染,为新房的未来祈福、祝福,还要向参加的人们抛撒飘梁馍。整个仪式显得喜庆吉祥,主家高兴,客人喜欢。主家置办上梁酒席,知客司主持酒宴,招待所有匠人师傅和亲朋好友,表诵的酒礼词像酒一样浓烈。
三是贺房礼仪。新房落成,选择黄道吉日,乔迁新居,亲朋好友前来庆贺。知客司主持乔迁喜酒,主宾相互敬酒,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知客司的酒礼词热情洋溢地赞美新居、赞美幸福新生活,感谢亲朋好友、感谢工匠师傅,为主家送上祝福的吉利言词。其实民间的贺房礼仪,对主家来说,就是知客司主持的一个祈福仪式。
4.满月礼仪词
满月仪式是人生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礼俗,是对一个新生命的赞礼。汉中巴山习俗,当小孩出生一个月的时候,就是渡过了一个难关,为此家人要举办满月宴,邀请亲朋好友参与见证,庆贺“家有后人”“添丁之喜”“足月之喜”,为孩子祈祷祝福。这当是“满月酒”礼仪的初衷。
巴山礼俗,满月宴一般在月内择日备酒席款待贺喜亲友。满月宴当日,娘家送衣帽鞋袜、米面蛋肉,蛋必染红。过去娘家给孩子送的衣帽鞋袜之类,全是外婆的针线活,特别是帽子、鞋子,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刺绣品,人们称之为“月活”。所以在外孙的满月礼仪上,也是人们见识外婆女红基本功的小型展示会。满月礼俗,人们是要吃小孩的红鸡蛋的,煮熟的鸡蛋用食红染过,参加者及其邻里人手一蛋。
巴山乡村满月宴,一般都要请一个知客司来主持。当然满月宴的主持与婚嫁、丧葬礼仪活动相比,要简单得多。所表诵的礼仪词相对也简单些。主要是以礼仪词迎接一些重要客人,比如外婆率领的看外孙“别动队”,就是参加满月宴的主力军,此类活动娘家人主要是女人参加,所以农村人也有戏称“婆娘会”的。讲究的人家还要请一个押礼先生。知客司礼仪词表诵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瞄准外婆家送来“月活”展示,对外婆家的“月活”进行夸赞、对亲朋好友送来的礼品表示赞赏。如果知客司同外婆相熟,知客司往往会以礼仪词开外婆的玩笑。礼仪词的另一个重点是满月宴席的组织实施,代表主家对亲朋好友进行致谢,致酒礼词,夸赞新生婴儿前途无量等。
5.祝寿礼仪词
巴山习俗,一个人要是老人健在,就不允许给自己做寿。只有上无老人,一个人到了六十岁,子女才可以为其做寿。一般情况下,十年一大庆,五年一小庆。在大庆和小庆时间,都要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庆贺。还有民间将七十七岁称之为喜寿、八十八岁称作米寿,这都需要像大庆一样隆重操办的。如果家中兄弟姊妹多,父母亲的寿宴由兄弟姊妹几个轮流操办,在不是大庆或者小庆的寿诞时间,家庭内部相聚庆贺。巴山有些地方认为“人活七十古来稀”,所以七十岁以后,子女们会年年为父母亲做寿的。
巴山乡村习俗,一般父母亲的做寿礼仪,都要请一个知客司来主持的。富户人家杀猪宰羊,大操大办。亲朋好友前来祝贺,送来各种寿礼,有寿联、寿幛、寿酒、寿米、寿面、寿肉等。儿女们为老人置办衣帽鞋袜。过去,在知客司的主持下,按照辈分,人们要一拨一拨地为老人叩头祝寿。知客司因人而异有不同的祝寿词。知客司会赞美亲朋好友及子女们为老人送的寿礼,代寿星感谢亲朋好友们的隆情厚意。在隆重的寿宴上,知客司主持祝寿仪式,在鞭炮、唢呐声中,知客司为过寿者表诵祝酒词、敬酒诗,代主家为亲朋好友们致答谢礼仪词,表诵酒礼词。儿孙们为过寿者敬酒,场面热烈,气氛高涨。(www.xing528.com)
6.其他礼仪词
巴山乡村习俗,大凡家中有事,都要置办酒席,请知客司出面主持,以示庆贺。除了以上几类知客司礼仪词以外,还有其他一些酒席礼仪,也都要请知客司表诵礼仪词。因此礼仪词家族的成员常常不断扩充壮大。
过去有些夫妻没有生育能力,需抱养子女,以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乡村习俗,主家须置办酒宴,请家门户族、老少外家、亲戚好友来家,参加由知客司主持的抱儿礼仪,知客司有专门的抱儿礼仪词表诵。
孩子参军、上大学等一些事情,都是家庭的大事件,都需要举办酒宴,请知客司主持一定的礼仪。所以这些方面的礼俗礼仪词也就应运而生。在此恕不一一介绍。
另外,过去汉中巴山有许多生产、生活祀典礼俗仪式,例如:
旧时在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日,有专门的“打春牛”仪式。
乡间的春倌们为人们送春贴,一进门就要表诵送春礼仪词。
稻田第一天开始栽秧,有“开秧门”仪式。
久旱无雨人们“取湫”求雨,有隆重的敬龙祈雨仪式。
屠夫在杀猪时要在猪圈门前化纸祭猪礼仪。
过去为了利于猪、牛、羊、狗等牲畜的生长或味美,或避免一些危害激素的产生,乡间有走村串户专门从事阉割牲畜的睾丸或卵巢的人,人们称之为“骟匠”。骟匠在给牲畜阉割之后,要诵吟止血仪礼词。
过去人们狩猎前后,有专门肃穆的祭拜、感谢山神或猎神的礼仪。
上山挖药有拜山神、拜药王礼仪。
巴山崖蜂驯养,在年头、年尾的收蜂、割蜜时,须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祭拜养蜂祖师爷姜岐,吟诵专门的礼仪词,感谢天地恩赐。
乡村庙会、人们朝山活动都有一定的礼俗礼仪。
端公们在做“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的法事前,一定有相关的礼俗礼仪,吟诵相关的诀术礼仪词。
……
在这些五花八门的,或庄严肃穆或例行差事的礼俗礼仪仪式上,都会有专人或表诵、或吟诵相关的祀典仪礼礼仪词、诀术词。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礼仪词、诀术词,是老一辈专司此艺的老师傅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必须专词专用,不能混淆,不能篡改,也不能随意发挥。
不过在科学日益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些多少带有神秘色彩的仪式、礼仪和它的礼仪词,已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渐行渐远,有许多已随老一辈人一同进入了历史的时空。所以在此也不一一详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