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集合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

集合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结本章着重分析了物欲型动机、性欲型动机、情感型动机、信仰型动机、集合型动机犯罪的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集合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

集合型动机犯罪,从犯罪目标、犯罪时间、前后两罪的关系、犯罪的组织形式、社会危害性等方面考察,其行为具有下列特征:

(一)犯罪行为侵害对象特征

实施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既可以侵害同一个对象,也可以侵害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对象。例如,某犯罪人在对被害妇女实施强奸后,抢走被害人的手表和金戒指。这里,犯罪人实施强奸和抢劫两种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是同一被害妇女。又如,某犯罪人夜里潜入某商店行窃后,归来途中遇到某个单身女性,遂实施了强奸犯罪行为。该犯实施的强奸和盗窃两种犯罪行为,侵害的是两个不同对象。

强调侵害对象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对象

(二)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特点

实施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从作案时间看,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形:①犯罪人在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了预期目的以后,又去实施另一种犯罪行为;②犯罪人在某种犯罪的预备阶段,就发生了另一种犯罪行为;③犯罪人在着手实行某一种犯罪行为过程中,同时实行另一种犯罪行为,如在调戏、侮辱妇女时,遭到过路人的干涉,于是恼羞成怒,将路人殴打致伤。

(三)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犯罪之间的关系

实施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前后两种犯罪行为可能是无联系的,也可能是有一定联系的。犯罪人在实施某种犯罪既遂后,产生另一种犯罪动机,实施了其他犯罪行为,如盗窃大宗款物之后,为了逃往国外而与境外机构挂钩联系。盗窃与危害国家安全行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就是无联系的前后两种犯罪。至于有联系的前后两种犯罪的实施,在司法实践中也经常发生。一种是犯罪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后,为了掩盖犯罪痕迹,而实施另一种犯罪,如犯罪人抢劫后杀人、强奸后杀人等。另一种是犯罪人在实施某种犯罪行为时,遇到了新的刺激,因而进行另一种犯罪行为,如犯罪人黑夜入室行窃时,突遇婴儿啼哭,唯恐被人察觉,于是上前将婴儿掐死;又如犯罪人在抢劫财物时,见被害人年轻貌美,就进行奸污。这种联系表明,后罪的产生是与前罪相关的。

(四)犯罪的组织形式

实施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有单独作案的形式,也有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的形式,要比单独作案的形式复杂,其危害也大得多,至于犯罪团伙和犯罪集团,实施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就更为普遍了。

(五)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实施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通常要比某种单一类型犯罪行为的危害性严重,尤其是两种不同类型犯罪行为的实施是属于犯罪动机的恶性转化,其造成的危害结果更加严重。因此,对实施多种犯罪的犯罪人,实行数罪并罚的刑罚制裁也较重。

小 结

本章着重分析了物欲型动机、性欲型动机、情感型动机、信仰型动机、集合型动机犯罪的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一、物欲型动机犯罪

(一)物欲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二)物欲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

(三)几种主要的物欲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二、性欲型动机犯罪

(一)性欲型动机犯罪心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二)性欲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

三、情绪型动机犯罪

(一)情绪型动机的概念

情绪型动机是指心理的或心理社会的动机,是以非生理变化为特征而以社会交往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二)情绪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三)几种主要的情绪动机犯罪心理特征

四、信仰型动机犯罪

(一)信仰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二)信仰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

五、集合型动机犯罪

(一)常见类型

(二)集合型动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www.xing528.com)

练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物欲型动机犯罪

2.性欲型动机犯罪

3.情绪型动机犯罪

4.信仰型动机犯罪

5.集合型动机犯罪

二、简答题

1.简述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2.简述贪污受贿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3.简述毒品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4.简述性欲型动机犯罪心理特殊性的表现。

三、论述题

1.试比较几种物欲型动机犯罪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2.试比较激情状态的犯罪与一般情绪型动机犯罪的异同。

3.试比较信仰型动机犯罪与其他类型犯罪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注释】

[1]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2]李化侠、李小平:“男性盗窃人员人格结构分析”,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2期。

[3]王锐、丁平、刘伟兵:“关于盗窃惯犯人格特征评估与犯罪对策的研究”,载《辽宁警专学报》2010年第3期。

[4]Lynda Voigt,Criminology and Justice,McGram-Hill,inc.,1994,pp.242~244.转引自:李希慧、廖梅:“当代西方理性选择犯罪学思想介评”,载《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5]赵曾渝:“谈抢劫犯的犯罪心理结构”,载《辽宁警专学报》2004年第6期。

[6]张应立:“诈骗犯罪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载《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

[7]马龙:“2巨贪同日获死刑 最高法:腐败智能化期权化现象突出”,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07/20/c 13995987 3.htm.访问日期2011年7月20日。

[8]丁锦宏、奚萍、陈怡:“30名贪污受贿人员心理蜕变过程的质性研究”,载《廉政文化研究》2010年第2期。

[9]艾福梅、田雨:“最高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呈现四大特点”,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7-06/25/content 6289354.htm.访问日期2007年6月25日。

[10]西部毒品犯罪研究报告分析:“消除中国毒患的关键”,参见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0/2786514.html.访问日期2004年9月15日。

[11]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171页。

[12]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13]罗大华、刘邦惠主编:《犯罪心理学新编》,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1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