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犯罪心理学:发展变化的结构

犯罪心理学:发展变化的结构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后,由于主体内外诸因素和情境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犯罪心理结构的变化,包括犯罪心理结构的增强与减弱、量变与质变。对于具有犯罪心理结构的个体来说,来自外部的肯定性反应,使其违法犯罪的行为方式或行为倾向得以保持下去。即从单一犯罪发展为多方面犯罪,这是犯罪心理结构恶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犯罪心理学:发展变化的结构

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后,由于主体内外诸因素和情境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犯罪心理结构的变化,包括犯罪心理结构的增强与减弱、量变与质变。其发展方向有良性转化与恶性发展两个方面。在犯罪心理结构发展变化过程中,来自外界的积极因素增强,内在的反社会因素相对弱化,犯罪心理结构就会受到抑制或消失,从而终止犯罪活动,这就是良性转化。反之,在这一过程中,来自外界的消极因素增强,内在的反社会因素强化,犯罪心理结构得以巩固和恶性膨胀,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这就是恶性发展。[17]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

1.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条件。

(1)外界不良诱因。外界不良诱因具有广泛的内容,包括被害人一方的刺激,同伴的拉拢、胁迫、教唆等,各种有利于犯罪的条件、机遇以及外界容易诱发犯罪的各种社会消极因素等,都为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提供了条件。由于不良诱因的反复刺激,使主体原有的不良心理因素进一步恶变,如反社会意识的强化,错误的认识和不良情绪状态(仇恨、报复、嫉妒心理、消极激情)的产生,侥幸冒险心理增强,不良欲求恶性膨胀,自我意识水平降低等,同时,主体因此而产生心理紧张和焦虑,使其主观心理状态与外界客观环境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状态。此时,主体又不能以合法的途径和手段满足其强烈欲求,解除心理紧张与焦虑,于是产生了犯罪动机。遇有机会便会外化为犯罪行为。

(2)社会的肯定性反应。社会对个体的某种行为给予赞许、肯定或奖赏,就是社会的肯定性反应。其结果是使个体的工具性反应倾向得到加强,也就是使个体学会、保持某种行为或形成某种习惯。对于具有犯罪心理结构的个体来说,来自外部的肯定性反应,使其违法犯罪的行为方式或行为倾向得以保持下去。如具有报复社会心理的个体如果结成团伙,整天在一起怨天尤人,抱怨社会的不公,那个体本就存在的犯罪心理容易获得肯定性反应,只要有人提议犯罪来泄愤,马上会有人附和。

(3)违法犯罪活动产生愉快的内心体验。大多数故意犯罪行为能满足内心某种畸形需求或者获取利益。在犯罪完成后,如果没有及时的刑罚惩罚,那犯罪人犯罪成功体验的愉悦感就会超过对刑罚的恐惧感。犯罪成功体验的愉悦感是犯罪人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绪体验和留下的心理痕迹。愉悦感超过恐惧感会对主体的认识、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均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使犯罪心理结构得到强化。当某些犯罪行为不会让犯罪人体验到犯罪成功的愉悦感反而更加担忧和恐惧时,那就会对犯罪心理结构产生负强化。

犯罪成功体验产生负强化的情形较少见,在多数情况下对犯罪心理结构产生正强化影响

2.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特征。犯罪心理结构形成之后,通过实施犯罪,一般情况下,它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如果得不到切实有效的控制和帮助,这种过程就会继续发展,日益强化。在这种强化过程中,显示出以下几种特征:

(1)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犯罪人可能由情境诱发、他人教唆或同伙胁迫犯罪,转而成为自觉寻求机会、制造机会犯罪,主动策划犯罪,乃至有目的、有组织地去实施犯罪。

(2)非法欲望更为强烈。初犯时,某些不良的个人欲望往往是由客观刺激或他人教唆引起,带有一定的情境性。可是,经过多次犯罪活动以及犯罪间隔的缩短,犯罪人不断获得快慰和成功的体验后,其欲望得到了强化。有些招摇撞骗犯罪人,一开始只是骗小的财物,对象也只是限于老年人,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骗过程中还会脸红心跳,情绪波动较大,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行,容易被识破。但是随着犯罪次数的增多,不义之财的增长,贪婪之心也急剧膨胀,萌发“要骗就骗大单的”的心态,于是开始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对象也从老年人扩大到青少年、中年人等。

(3)具有一定的犯罪经验。经过屡次犯罪活动,积累了作案经验,提高了作案技巧和逃避侦查的能力。犯罪人在选择动机、确定目的、采取手段、分析条件、设想可能产生的情境变化与对策,以及作案后逃逸、销赃、毁灭罪证等方面,变得更为老练、狡诈,更会伪装、欺骗。

(4)犯罪活动向多方向性发展。即从单一犯罪发展为多方面犯罪,这是犯罪心理结构恶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不良少年初犯从小偷小摸开始,发现犯罪容易得逞而不易被发现后,胆子大起来,开始实施入室盗窃、抢劫甚至绑架等恶性犯罪行为。

(5)反社会心理形成和巩固。不少犯罪人初次犯罪时,只是为了满足个人某种需求而产生了犯罪动机,经过多次违法犯罪,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司法机关的惩处,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同社会对立的地位,因而反社会心理逐渐形成并日趋巩固,破坏性也就更大。

(6)犯罪观念进一步确立。随着犯罪次数的增多,犯罪人的动机斗争大为减少和削弱,犯罪意识、犯罪观念开始形成和确立,犯罪态度渐趋巩固。犯罪观念的核心是“犯罪有理论”,即在其观念中把犯罪视为一种“合理”的行为。

(7)形成犯罪人格。通过多次犯罪,使他们的犯罪心理结构渐趋强化,其个性与犯罪活动之间的联系日益巩固,形成了犯罪人格,犯罪的行为习惯达到动力定型的程度,难以分化和消退。

3.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阶段。根据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大量案例,对犯罪心理结构恶性发展所显示出来的不同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把自己的犯罪归咎于他人,说成是由某种刺激、诱惑引起

(1)定型化阶段。犯罪人通过反复进行犯罪活动而使犯罪心理结构得到强化,犯罪行为已不再是偶尔进行的情境性活动,而是相对稳定、巩固的自觉行为,成为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犯罪意识定型化、犯罪方向定型化、犯罪行为定型化是其显著特征。这是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第一阶段。

(2)个性化阶段。经过定型化阶段,不仅犯罪心理结构中各要素继续得到强化,而且各种消极心理因素支配犯罪行为的心理组合更为协调和巩固,心理冲突越来越少乃至消失,犯罪心理结构功能上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由人格的一个部分逐渐成为其个性心理结构的主导方面,形成鲜明的犯罪人格。或者说,这就是主体的个性心理结构逐渐被犯罪心理结构吞噬、取代和同化的过程。牢固的反社会意识、畸变的需要结构、典型的犯罪性格,以及犯罪行为的习惯性、连续性、类似性、狡诈性、残忍性,是犯罪心理结构个性化阶段的显著特征。这是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第二阶段。

(3)职业化阶段。在此阶段,犯罪行为已经不是其生活的一部分,而成为生活的基本内容和生活的意义。行为人以犯罪收入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按照犯罪利益的需要,选择犯罪内容和犯罪方式,犯罪行为向多方向发展;组成犯罪集团,有严密的组织分工,形成黑社会组织或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集团成员一般有公开职业作掩护。这是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第三阶段。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

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是指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后,受到主体内外各种积极因素的刺激和影响,逐渐弱化。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是犯罪心理结构良性转化的前提和基础,其结果可能是犯罪心理结构的暂时抑制,也可能是犯罪心理结构的瓦解和消除。

1.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条件。

(1)社会的正面帮助。已经形成的犯罪心理结构是绝对不会自动消除的,但是如果犯罪人所处的环境具有对抗犯罪心理结构的力量,如教育者的关注和教导、社工的关心和辅导以及家人的陪伴和温暖等都能够唤起犯罪人的良知,从而逐渐弱化甚至消除犯罪心理结构。

(2)犯罪人自身具有的积极因素。在犯罪者的内心深处也残存着一些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原理,外界的积极因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犯罪者内心的积极心理因素能选择性地获取外界的积极因素,当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后可以对抗消极心理,消极的心理受到抑制,于是产生了心理冲突,成为良性转化的推动力,促使其心理向良性转化。

(3)有效的矫正措施。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各种方法挖掘犯罪者的积极心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在知、情、意以及行为等各方面下功夫,纠正他们偏常的认知模式,培养积极的情感,训练他们调节与控制自己行为的技能,矫治其不良的行为习惯,促使其积极心理的发扬光大,使积极心理逐渐居主导地位,循序渐进,使其犯罪心理结构逐渐弱化以至消失。目前,在我国监狱系统内,矫治人员开始采用团体咨询、个别咨询、情绪管理、沙盘疗法、绘画疗法、音乐疗法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帮助服刑人员矫治错误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模式。

2.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类型。

(1)渐进型。在教育者的帮教下,经过自己的努力,犯罪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一定的悔改决心,犯罪心理结构逐渐向良性转化。

(2)反复型。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结构并非一次改变的,存在一个反复的过程,其改变也呈现螺旋状。他们时而向好的方向发展,时而向坏的方向发展,不稳定,出现反复,许多有一定犯罪经历的人属于此类。

(3)醒悟型。由于强有力的教育或某一事件的启发,导致犯罪人猛然醒悟,以极强的意志力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终止犯罪,成为新人。这在恶习不深的初犯和偶犯中常见到。如家庭遭遇巨变,使未成年初犯幡然醒悟,重新做人。

(4)停止型。经过教育和自己有意识地学习,自觉地接受改造,犯罪心理结构被打破、消除,实现了良性转化。犯罪行为不再出现,达到了重新社会化和回归社会的目的。有的罪犯出狱后决心自食其力,并勤劳致富,热心助人,就属此类。

此外,还有一些犯罪人表面上老老实实、循规蹈矩,但一有机会就会再犯。他们的表现只是一种暂时的假象,其犯罪心理结构并未发生良性转化,只是隐藏得更深而已。

小 结

本章分析了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原因,构建了个体犯罪原因系统,对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和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作了全面的介绍。

一、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1.影响犯罪心理形成因素。

2.影响犯罪行为发生因素,如下表所示:

3.犯罪综合动因论。

(1)涵义。犯罪综合动因论,即犯罪之所以发生,是多种主体内外因素综合的互为动力作用的结果。

(2)要点。

二、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一)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概念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是犯罪心理,特别是犯罪动机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二)内外化机制

(三)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www.xing528.com)

(四)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模式

三、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人在不同犯罪阶段中的心理状态

(二)犯罪过程中动机的发展变化

(三)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练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主体因素 2.主体外因素

3.犯罪综合动因论 4.内外化机制

5.犯罪心理的内化 6.犯罪心理的外化

7.犯罪动机 8.犯罪目的

9.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模式 10.动机冲突

11.犯罪心理结构强化 12.犯罪心理结构弱化

二、简答题

1.简述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主体因素和主体外因素。

2.简述影响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

3.简述犯罪动机形成要经过的发展阶段。

4.简述确定犯罪目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5.简述犯罪动机强化的表现形式。

6.简述影响犯罪动机变化的条件。

7.简述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条件。

三、思考题

1.什么是犯罪综合动因论?其要点是什么?你的评价怎样?

2.为什么要研究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对公安司法工作实践有何意义?

3.试析犯罪动机、目的与犯罪行为的辩证关系

4.什么是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犯罪心理结构强化有哪些特征?

【注释】

[1]P.A.Jacobs,M.Brunton,M.M.Melville,et al.,“Aggressive Behavior,Mental Subnormality and the XYY Male”,Nature,1965,208(5017),pp.1351~1352.

[2]杨波、张卓主编:《犯罪心理学》,开明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3]P.J.Frick,“Developmental Pathways to Conduct Disorder”,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06(15),pp.311~331.

[4]A.Bandura,A.Huston,“Identification as a Process of Incidental Learning”,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yy,1961,63,pp.311~318.

[5]《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3页。

[6]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7]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8]解玉敏:“关于犯罪心理内化的社会心理机制”,载罗大华主编:《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十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210页。

[9]朱营周主编:《新编犯罪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10]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11]朱营周主编:《新编犯罪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12]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108页。

[13]张保平编著:《犯罪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98~230页。

[14]张保平编著:《犯罪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1页。

[15]邱国梁主编:《犯罪与司法心理学》,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127页。

[16]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129页。

[17]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12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