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犯罪心理学:内外化机制及其规律

犯罪心理学:内外化机制及其规律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概述内外化机制,是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犯意的萌发,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标志,也是内外化机制的结合部。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有内化,可以说,内外化机制是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的。研究个体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主要是揭示行为人将其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

犯罪心理学:内外化机制及其规律

我国学者在探讨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时,多数是把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两个阶段结合起来,作综合性研究。内外化机制是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它反映出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一)概述

内外化机制,是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其基本含义是:从吸收外界客观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内外化过程的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它们是互相衔接、渗透和相互作用的。何为民教授拟制的犯罪心理内外化机制示意图如下:[7]

从上图可以看出:

1.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是以对外界消极因素的学习和模仿为开端,造成个体心理上的不良因素沉积,心理上的不良因素驱使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选择化吸收,在具有倾向性和选择性的反映活动中形成不健全人格,开始尝试不良行为。此种行为习惯和态度渐趋定型化,进而萌生犯罪意向,犯罪心理形成。犯意的萌发,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标志,也是内外化机制的结合部。

2.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是以主体具有犯罪心理作为内因,在刺激和情境的诱发下,产生犯罪动机,确定犯罪目的,进入犯罪决意阶段。在个人境遇和犯罪机遇的条件下,进行犯罪预备,着手实施犯罪行为。

3.内外化机制的关系:内外化机制既可作阶段性划分加以区别,又不能截然分开。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有内化,可以说,内外化机制是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的。在犯罪心理内化过程中,其消极言语和不良行为对他人产生坏影响,也是一种外化。在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必定产生犯罪体验,从而强化犯罪心理,这又是一种内化。

4.内外化机制的运行:两种机制都以外部刺激和内部需要为动因,以不健全人格和犯罪意向作中介,以特定情境和机遇作为条件,其间,经历了若干心理环节和反馈作用,终于形成了相对稳固的犯罪心理结构,引爆了犯罪行为。

(二)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

内化,就是个体经由言语、模仿、学习、实践等中介,将客观现实转化为主观映象,逐渐形成思想意识的过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将一定的精神文化转化为个体稳定的心理结构的过程。研究个体犯罪心理内化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就是要揭示影响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规律。主要有以下机制:[8]

1.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即个体在一定的心理基础上(如人格不健全、品德缺陷),选择外界消极因素在头脑中不断予以反映和加工,经过多次反复,内外因素逐渐接近、融合,某些消极的客观因素便转化为个体的主观因素。认知的选择与加工的内化机制一般是经历对社会消极信息的感知、记忆、思维联想和加工,形成犯罪动机,进行犯罪活动和犯罪心理强化这样几个过程完成的。(www.xing528.com)

2.模仿学习机制:研究表明,犯罪心理大多是在不良品德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良品德的形成,又同未成年期的交往和模仿有关。据调查,在不良未成年人的周围(家庭、学校、邻里、社区),大多数有一个不良环境。在这个不良环境中,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坏榜样,通过密切的接触和交往,给予不良未成年人以心理上的影响与行为上的诱导。模仿学习是主体自觉、不自觉地效仿榜样的言行、举止而引起自身与之相同或相似的行为活动的过程。在犯罪行为的模仿学习中,榜样的“威信”、可接近性、感染力与吸引力很重要。同时,也和模仿者本人的愿望、观念、实际利益有关。与模仿学习机制相似,较之更深一层的是教唆学习机制,即主体在犯罪意识牢固、犯罪经验丰富、犯罪技巧熟练的惯犯、累犯教唆下,学习犯罪,将教唆者的犯罪心理内化为自己犯罪心理的过程。教唆学习机制的特点是:主体由被动观察、模仿变为主动学习,榜样由无意展示错误言行变为有意传习、教唆,因而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美国当代犯罪学之父萨瑟兰提出“犯罪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习和模仿是犯罪心理内化的重要方式

3.角色扮演机制:犯罪行为的角色扮演机制,是个体通过在犯罪群体内的角色学习和群体成员间的心理互动,将社会的消极影响通过违法尝试内化为自身犯罪心理的过程。这一角色扮演,往往以自身被激起的欲求冲动的满足为动力,以对榜样行为方式的效仿作为自身角色扮演的依据,并且以无力克服内心冲突或自我抑制力的缺乏为条件。一旦作了违法尝试,体验到内心欲求获得满足的快感,这种快感又会进一步强化不良需求,使其欲罢不能,反刺激行为人进行行为的反复尝试,直至成为行为习惯,从而由不良品德向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4.自我强化机制:由于违法活动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符合自我价值期待和犯罪群体的价值期望,必然获得自我肯定、自我奖赏和群体奖赏,使犯罪心理进一步强化,成为再一次犯罪的动力。随着违法犯罪活动的多次进行,不仅犯罪心理进一步强化,手段更加成熟,而且逐渐形成违法犯罪的行为习惯,标志着反社会态度的定型化。

在个体犯罪心理内化的过程中,各种内化机制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起作用的。但是,不同的犯罪个体,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在犯罪心理内化的过程中,各种机制所起的作用是不均衡的,可能某些机制起主导作用,其他机制起辅助作用。

(三)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

外化,是指由主观的、内部的心理活动向外部行为活动的转化。研究个体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主要是揭示行为人将其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主要有以下机制:

1.预谋发动机制:这是最常见的犯罪行为发生机制。即为了实现犯罪动机而实施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是在犯罪人意志控制之下,由犯罪动机转化而来的。就行为人来说,这一机制具有犯罪需要迫切、犯罪动机强烈、情境诱发作用较小、犯罪行为的产生经历了较为清晰的意识过程参与其中等特点。

2.情境互动机制:与预谋发动机制不同,在这一机制中,情境对诱发犯罪行为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情境与犯罪人犯罪动机的互动过程,犯罪行为不一定会发生。例如,某些机会型犯罪、突发型犯罪,以及在犯罪过程中,由于情境的变化,促使犯罪动机迅速转化,都说明了情境刺激与主体内在因素的互动作用。

3.挫折攻击机制:挫折是一种因欲求不满、未能实现预定目标而体验到的主观状态。当个人遭受挫折时,常常引起愤怒情绪,因而有可能导致攻击行为。感受到强烈挫折体验的人,并不一定事先都具有犯罪心理,有的是在具有强烈挫折感之后,由于认知范围狭窄,找不到自我解脱的方法而迅速产生犯罪动机,引发攻击行为的。美国心理学家索尔·罗森茨韦克(Saul Rosenzweig)认为,遭受挫折后的攻击行为有三种方式:①外罚性反应,即将挫折引起的愤怒情绪向外界发泄,容易引发暴力性犯罪;②内罚性反应,即个体把挫折引起的愤怒情绪向内部(自己)发泄,容易产生自虐、自杀等行为;③无罚反应,即个体并没有将愤怒情绪发泄出来,没有惩罚性反应,可能是客观分析事物,也可能是假装逃避攻击所致。挫折攻击机制中最容易引发犯罪行为的是外罚性反应,往往是突发性暴力犯罪的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