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我们发现,基本上所有国家在建构内容控制标准时都是从电影审查制度开始的,不过渐渐地,大多数国家从电影审查制度过渡到了今天为人熟知的分级制度,其中美国是分级制度的先行者,也是后世其他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这一部分将首先介绍美国分级制度的演变历程,然后介绍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目前采用的分级制度内容。
(一)美国
在美国,电影审查的最早记录始于1897年纽约的“人民诉多利斯案”,其中新婚之夜的场景被认为是“超出了公众认可的端庄的界限”而被法官禁止。[127]反对电影工业的势力、对电影工业的不满与打压是美国电影审查制度存在的最重要的原因,其中反电影势力的组成人员主要是宗教组织和代表着传统价值观念的保守势力。而美国从电影审查制度走向电影分级制度这一转变,也是由电影工业与反电影势力之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导致的。本节将选取这一历史变革中关于法律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来展现美国分级制度的发展轨迹。这三个时间节点分别是:1913年“共同案”的失败、1930年《海斯法典》的颁布,以及1952年“《奇迹》案”的改判。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最终促使1968年美国电影分级制的诞生。
1.1915年“共同案”的失败。美国电影业的兴盛离不开镍币影院的繁荣。自1905年第一家镍币影院诞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后,仅需5美分(一枚镍币的币值)便能看一场电影,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量无力走进剧院消遣的工人阶级和贫民。随后,镍币影院席卷美国大地,也使得影片的需求急剧增加,大量鱼龙混杂的内容充斥着荧幕。继进步论者和宗教势力向这一现象发难后,州政府决定不再袖手旁观,1907年11月,芝加哥政府出台了全美第一部电影审查法案,并授权警察当局为即将上映的影片颁发许可证。[128]警察们的禁止放映评判标准主要针对淫秽、种族歧视和宣扬犯罪这三类,随后《麦克白》等多部影片被禁,而一部讲述连环杀手生平事迹的影片却被准许放映,这令片方感到十分愤怒。芝加哥政府的电影审查管制得到了其他多个州的效仿,如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还有堪萨斯州先后组建了官方审查机构,至1922年,电影审查法案已经成了36个州的议案。
各州政府为平息宗教势力、社会进步论者对电影的非议而采取的官方审查做法引起了电影片方的强烈不满,1915年,一家名为共同电影公司(Co Film Company)的州际发行公司开始反抗,其老板哈利·阿特金斯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言论自由”为依据将俄亥俄州政府告上地方法院。在地方法院拒绝共同电影公司的诉讼后,共同电影公司上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但最终被驳回,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不认为电影具有和出版物相同的地位而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
“共同案”的失败意味着电影中呈现的表达不能得到“言论自由”条款的保护,即政府可以不受限制地立法进行干预。它承认了全国各州电影审查机构的法律地位,事实上赋予了各州对电影进行审查的权力,美国各地方政府和教会团体组建形形色色的电影审查机构铺平了道路。[129]为了避免最终联邦政府力量的介入而促成联邦电影审查法的出台,电影片方意识到只有加强自律才能对抗来自政府的审查。
2.1930年《海斯法典》的颁布。在“共同案”失败后,多部提倡建立联邦电影审查法案的议案被递交到国会,但毫无例外都失败了。此刻,电影工业自身的力量在壮大,在华尔街金融资本的注入下美国电影业构建了集制片、发行和放映于一体的垂直整合模式,代表就是好莱坞八大电影制片厂[130]的确立。电影工业在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后,于1922年成立美国电影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旨在实现电影工业与各州政府间的沟通合作,协会的第一任领导人由哈定总统时期的邮电部部长威尔·海斯担任。
海斯上任之初,凭借自己过人的政治能力和在华尔街强大的人脉资源,迅速同宗教势力和进步论者建立了良好关系,但随后几部违反了电影势力道德标准的影片又将这良好关系打破。为了获得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宗教势力的支持,1930年,海斯聘请天主教出版商马丁·奎克利和牧师丹尼尔·劳德就电影生产的道德规范起草一部有例可循的法典,即《好莱坞制片法典》,亦称《海斯法典》。[131]《海斯法典》的内容与之前多次破产的联邦电影审查法案内容大体一致,对电影中涉及的性、粗俗行为、宗教、国家情感等11个场景具体分类。自此,天主教会与美国电影协会结盟,开启了对好莱坞的30多年的审查监督。
3.1952年“《奇迹》案”的改判。在华尔街金融资本不断渗透下的好莱坞形成了八大制片厂的垄断格局,对这一垄断局面,政府担心金钱的联系会导致美国电影工业成为几家金融寡头的喉舌,因此于1939年启动了“派拉蒙案”,最终法院于1948年判决好莱坞的制片体系构成垄断并进行了处罚。随后,八大制片厂相继退出院线投资,垂直整合的垄断模式被打破,使得“三小厂”以及独立放映商可以与“五大厂”进行竞争,整个电影放映行业开始了良性发展。同时,联邦法院对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认识和实践也在不断地深入,[132]这也预示着电影工业垄断下的产物《海斯法典》将面临严重的挑战,致命一击便是1952年“《奇迹》案”的改判。
1951年2月,纽约州政务委员会撤销了影片《奇迹》的放映许可证,随后,几十个城市纷纷取缔了这部有争议的影片。10月,《奇迹》的发行人将纽约州政务委员会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告上了纽约州上诉法庭,但法院支持了后者的行政处罚决定。后原告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最高法院依据1948年“派拉蒙案”中裁定电影受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条款”的保护,撤销了纽约州政务委员会对《奇迹》的禁止放映令。这一判决与前文提及的“共同案”的判决截然不同,承认电影具备思想交流的作用而应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从此法律打破了电影审查存在的合理性,为1968年电影分级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4.1968年电影分级制的诞生。随着电视工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宁愿呆在家中看免费的电视,电影观众的数量急剧下降,电影片方逐渐认识到大众文化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60年代正是美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观众不再满足于观看《音乐之声》这类宣扬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影片,市场需要适合有不同观影需求的观众们的多元化的影片。作为一种发自于好莱坞工业体系内的自我保护以及为好莱坞银幕带来更多自由和可能性的分级制度[133]开始在片方的心中酝酿。1968年11月1日,《电影自愿分级制度》正式实施,两个主管部门电影分级委员会和法典执行委员会直属于美国电影协会。
分级制度是电影片方意识到电影内容必须和观众紧密联系后的产物,从此改变了《海斯法典》时代或放映或禁映的“一刀切”做法,建立起不同影片采用不同的电影制作、发行、宣传、放映一体化流程的产业系统,针对不同受众制作不同的电影产品,不仅满足了创作者创作自由的诉求,同时,由于越是限制级别的影片受众越少,因而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片方也并不会大量制作这类影片,可以说,分级制度在满足电影多元需求的同时也保证了社会主流价值不受破坏。
目前,美国电影分级制度将电影分为了五个级别和三个补充级别。具体内容见下文[134]:
(a)普通级(G级):1968年分级制度开始就设立,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
(b)辅导级(PG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幼小儿童观看,建议在家长指导下观看,1972年增设。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场面,即使有很短的裸体画面也与性无关,恐怖和暴力场面也限制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
(c)限制辅导级(PG-13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1984年增设。有少量成人化语言、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会有一定的血腥、恐怖和暴力场面,但是通常不能进行正面和突出的表现。
(d)限制级(R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成人陪同观看,1968年分级制度开始就设立。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等成人语言。评级人员还强烈建议家长不要让年龄幼小的儿童观看这类电影。
(e)严格限制级(NC-17级):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1990年增设,取代了以前禁止18岁以下观众观看的X级成人电影。有明确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几种特殊的补充分级:
(a)NR级:未经定级的电影。由于美国的分级制度是行业协会实施的,因此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如果不希望自己的电影被分级,可以退出美国电影协会,但同时电影放映的渠道也会减少许多。
(b)U级: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c)M级、X级或P级:不同时期出现的限制类的级别,NC-17级出现后不再使用。
通过以上对美国从电影审查制度转变为电影分级制度过程的呈现,我们可以看到,如今分级制较好地平衡了创作者的创作自由与社会公共价值间的矛盾。但同时我们要看到,美国电影分级制的产生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社会背景的官方审查和电影工业的独特张力形成了这一历史产物。[135](www.xing528.com)
自美国率先建立了电影分级制度起,各国也逐渐根据本国情况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分级制度。下面将具体介绍世界上其他主流电影国家的分级制度。
(二)英国
1912年,英国电影工业界以行业自律的方式自发成立了英国电影审查委员会(The British Board of Film Censors,简称BBFC),经济上依赖电影制片人提供资金,主席人选从皇家大臣办公室(The Lord Chamberlain’s Office)选出,因而具有一定的政府官方色彩。他们最初把电影分成两级:适合所有人观看的“U”级和仅限于16岁以上的成年人观看的“A级”。在而后的六十余年中,电影审查委员会关注的重点包括两点:一是对牵涉道德问题的审查,如禁止表现卖淫、裸体、堕胎、白人奴役等场景;二是维持政治秩序对现状,如坚决不允许批判君主、政府、与英国友善的国家等。
从60年代起,随着社会和文化发生迅猛变革,审查制度逐步放松,审查者们在性和暴力问题上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态度。[136]到了70年代,英国电影审查委员会逐渐和美国的分级制度一致。1985年,英国电影审查委员会正式更名为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分级的趋势是逐渐向各个年龄阶段大众的利益和需求倾斜。
(三)法国
法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是一直在国家政府的控制下实施的。法国作为电影艺术发展的源头,电影带来的商业化利润曾是法国政府的一笔巨大的收入来源,同时,政府支持建立起的大制片厂出产的作品远销海外,法国电影在全球形成了主宰地位。然而,随着20年代末好莱坞的发展、有声片的兴起以及经济危机的爆发,法国电影业受到了强烈冲击,政府决定利用行政管理力量统摄电影业的发展。政府作为法国电影业背后的力量便从这里开始。
战后法国政府为了使电影产业在国家管制的范围内运作,1946年国家电影中心(Le Centre national du cinema et de l’image animée,简称CNC)成立,既对电影业进行监管,也负责扶植影片制作及海外推广。事实证明,政府行之有效的管理为法国电影带来了空前的繁荣。
随着50年代末法国逐渐从“二战”的阴霾中走出,文化和社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如存在主义的兴起、摇滚乐的流行以及1968年5月发生的“五月风暴”等,整个社会呼唤一场大的改革。[137]电影业相应地进入了“新浪潮”时期,政府关于电影审查也发布了新的政令,明确规定影片开拍前需要得到“审查委员会”的许可,审查标准按照政治和道德要求将电影分为四个等级:适合所有人观看;不适合13岁以下儿童观看;不适合18岁以下观看;完全禁映。除了官方审查制度外,还存在宗教势力(主要是天主教)影响下的民间审查形式,不过70年代后宗教对电影业的影响大幅下降。
五月风暴之后,政府对电影在政治方面的审查大为放松,但对于性方面的审查经历了先宽松后收紧的过程,专门将色情电影列为“X级”,取消对这类电影的国家资助和补贴。
(四)德国
德国在经历了古典时期主要以政府辅助金形式进行电影审查、希特勒时代对电影意识形态的全面控制,以及战后在国家提供补助制度下对“政治恐怖事件”的禁言等电影审查制度后,现在形成了国家提供部分资助、行业自律协会对电影内容进行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具体内容是:1990年两德统一后,联邦政府、内务部以及各州市为电影产业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同时德国总理府设立了文化与媒体委员会(Beauftragte der Bundesregierung für Kultur und Modien,简称BKM),以资助的形式实现对电影业的管理。负责电影分级的机构是电影行业自律协会(Film Selbstkontrolle),主要依据是《青少年保护法》和《多媒体法》。在德国上映的每部电影、DVD都要按照级别贴上标签。
(五)意大利
尽管在意大利诞生第一部电影的时间仅比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公开放映电影的日子晚了几个月,但意大利的电影人却不如法国电影人幸运:法国电影人拥有一个支持电影产业的政府,而意大利政府一直以来对电影产业的态度相当冷漠,[138]对其中闪耀着迷人的人文思想的艺术内涵更是全力打压。不过,即使在美国电影的强大攻势和国内电影的种种制约下,意大利电影人仍为世人贡献了不少佳作。
目前意大利基本上没有电影审查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电影分级制度,根据意大利政府文化遗产与活动部的分级标准,意大利电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级别:T级(适合所有年龄阶段观看);VM14级(强烈建议年龄在14岁及14岁以下的观众,在父母的指导下观看);VM18级(强烈建议年龄在18岁及18岁以下的观众,在父母的指导下观看);X级(很少用于电影的分级,一般侧重于对色情视频的分级)。
(六)韩国
在日本殖民时期和军政府统治下的韩国,电影都必须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下进行,主要表现在对意识形态、政治内容的控制。1997年金大中竞选总统成功,韩国的民主时代到来,在其就职期间,韩国电影废除了审查制度,确立了电影分级制。2000年第二次修订《电影振兴法》时删除了“保留电影上映等级”条款,按照年龄将电影(包括预告片和广告片)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适合全民观看、适合12岁以上观众观看、适合15岁以上观众观看、适合18岁以上观众观看以及限制放映。
(七)其他国家
1.印度。作为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印度人民一直对宗教电影偏爱有加,相应地印度电影对于宗教相关内容、色情和暴力的审查也相当严苛,[139]与大多数国家越来越开放的电影审查制度格格不入。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印度电影几乎没有亲吻的镜头,一切亲热的场景都以歌舞或其他视觉表现手段替代。
印度于1952年通过了新的《电影法》,电影审查的权力统一到总部设立在孟买的中央电影审查委员会(Central Board of Film Censors)。目前印度电影公映许可证分为四级:U级(适合家长带孩子前往观看);UA级(在情节或视觉上有必要提醒家长慎重考虑是否允许其12岁以下的儿童观看);A级(禁止儿童观看);S级(仅供特定专业、特定阶层的人看)。
2.泰国。泰国的电影审查制度起源于在泰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苏婉小姐》,这部由美国人执导的影片因拍摄了一个处决犯人的镜头而受到审查,这个镜头随即被剪掉。1930年,泰国政府颁布实施了《1930年电影法案》(1930 Film Act),其中规定,在泰国上映的任何一部电影都不得违背社会的道德准则和文化习俗。由警务部、教育部、军队、宗教事务部和外事部等部门的代表组成的电影审查委员会(Film Censorship Board)随之成立,起初由警务部主管,2005年后由文化部接管。
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1930年电影法案》和电影审查委员会的高压审查渗透泰国电影工业的方方面面,如泰国国王和僧侣不可侵犯、恐怖片名需要更换,以及所有关于安娜·李奥诺文斯[140]和泰国前国王拉玛四世之间的故事都被禁止。泰国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在新世纪发生了转变,在独立电影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141]和其他导演组织的“自由泰国电影运动”的抗议下,电影分级法案于2007年12月20日通过,法案中电影被分为七级:P级(推广级,电影有教育意义,鼓励全泰国人观看);G级(适合所有观众观看);13+级(13岁以下的观众不宜观看);15+级(15岁以下的观众不宜观看);18+级(18岁以下的观众不宜观看);20-级(20岁以下的观众不宜观看);Banned级(影片不得在泰国国内公映)。同时,13+级、15+级和18+级这三个级别是建议级别,不强制实施,只有20-级要求观众在进入影院后出示身份证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