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种类, 《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

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种类, 《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属于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法院可以对其予以拘传。《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的虚假诉讼行为指的是第二种情形。采取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必须由人民法院决定。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果采取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财产追索债务的,即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种类, 《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9~117条的规定,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有以下七类:

1.依法必须到庭的被告拒不到庭的行为。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属于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法院可以对其予以拘传。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事实的被告,以及被告是未成年人的法定诉讼代理人。对于不属于法律规定必须到庭的被告,经合法传唤,无故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2.违反法庭规则、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这类行为是指违反法庭规则,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扰乱法庭秩序,但情节较轻的行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妨碍证据收集、调查或者阻拦、干扰诉讼的行为。这类行为主要包括:①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②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③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以及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④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⑤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履行职务。⑥拒不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

4.虚假诉讼行为。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实践中的虚假诉讼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方虚构事实”,即一方当事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伪造证据,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损害参加诉讼的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另一种是“双方通谋”,即诉讼参加人经过串通,虚构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伪造证据,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损害未参加诉讼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的虚假诉讼行为指的是第二种情形。同时,《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3款规定:“……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6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可见,《民事诉讼法》对虚假诉讼行为既规定了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也规定了被侵害的利害关系人的救济措施。

司法实践中暴露出来的虚假诉讼案件主要集中在离婚诉讼时的财产纠纷、民间借贷、劳动争议、工程款纠纷、支付令及房屋、车辆确权等类案件。其中离婚诉讼过程中,伪造证据、虚构债务,以达到多分财产、少承担债务目的的虚假诉讼案件尤为常见。

5.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或者恶意规避执行行为。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实践中,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的形式较多,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逃避执行也呈现出手段更加隐蔽、方法不断翻新的特点,如通过企业改制、假离婚、假诉讼、假破产、利用执行和解、执行救济等逃避执行。《民事诉讼法》第113条以列举形式规定了被执行人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几种典型方式逃避执行的行为,并通过强制措施加以制裁。(www.xing528.com)

6.拒不履行协助义务。这类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关单位拒绝或妨碍人民法院调查取证。

(2)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

(3)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扣留被执行人的收入、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转交有关票证、证照或者其他财产。

(4)其他拒绝协助执行的行为。根据《民事诉讼法意见》第124条,其他拒绝协助执行的行为有:①擅自转移已被人民法院冻结的存款,或擅自解冻的;②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查询、冻结、划拨银行存款的;③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后,给当事人通风报信,协助其转移、隐匿财产的。

7.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财产追索债务的行为。采取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必须由人民法院决定。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果采取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财产追索债务的,即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引例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必须到庭的被告拒不到庭的行为;违反法庭规则、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妨碍证据收集及阻碍干扰诉讼的行为;虚假诉讼、恶意规避行为;拒不履行协助义务的行为,以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财产追索债务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