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环境下,教育者更多关注受教育者的成就大小(在学校教育中表现为对分数的关注),而忽略他们作为人的心理成长过程。为了突出教育的甄选目的,教师认为将学生划分等级,导致大量班级学习的中等生很少得到教师关注,使他们产生消极、退缩、保守等心理特征。
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却不多。一段时期以来,教育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为优秀生;二为后进生。因为优秀生能支撑“门面”,后进生转化最能体现德育实绩。不管是哪所学校,“培优辅差”是学校教育的重心,这是千篇一律的公式。今天,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震耳欲聋,却仍然有一个重要的、特殊的群体,至今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遗忘着、漠视着,那就是“中等生”。
中等生的概念在教育工作中经常使用,但其内涵与外延却好像很少有人去分析,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中等生的概念本质属性并不是非常明确的,外延也并不确定。从其词义本身揭示的内涵来说,就是指在学生前进的队伍中处在中间的学生。显而易见,这个“中等生”“优秀生”以及“后进生”的差别就是教师以“分数高低”和“纪律好坏”为尺度,人为地划定的。其中,学习成绩成为绝对的标准,其他表现仅仅是参考分。而学习成绩又包括哪些呢?99%是考试分数,而且是总分数,不是单科分数。这种人为的评价尺度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反复使用,已经固化为一种社会尺度,反过来又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和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由于中等生成绩的中等,使教师给予的关注少,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从而教育者很难把握有利时机实施有效的教育,如此时间长了,不仅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会造成中等生的进一步平庸化。
中等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般说来,家长、教师、学校、社会都酷爱优秀生,因为优秀生是人们的骄傲,其积极影响众所周知;后进生转化的典型个案也俯首可拾,其意义重大成为人们的共识。“抓两头,忙中间”是提高教育实效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人的发展是呈正态分布的,即两头比例较小,大多数学生处在中间状态。大处着眼,他们是教师进行教育决策的立足点、依据,是班级的主干力量。就个体而言,他们处在隐性状态,不如“优秀生”和“后进生”那样“显山露水”。谈起“优秀生”“后进生”,多数教师对他们的表现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而说起中等生,不少教师都道不出个子丑寅卯,常“一般”以盖之。这往往会导致“忙两头,丢中间”的最终局面。
学生一般都具有可塑性大、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教师在教育中应注意培养他们的特点。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中的“第十名现象”。一般的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很单纯地用语文、数学成绩给学生排名,以便知道每一个学生在班里所占的名次。另外,往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起到导向作用。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生呢?教师眼中的好学生通常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并且听说的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去关照这样的学生,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关照,显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片面地追求成绩,争取成为教师眼中的“好学生”,而忽视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等方面的培养。
另外,教师“抓两头,忙中间”的教学方法使那些尖子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削弱了他们在学习上的独立性,因而后来就不适应中学“相对”松散的教学方法。与此相反的是,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优秀的,但是他们大多比较活泼,灵活性强,学习较为轻松,兴趣广泛,其学习的独立性也比较强,有很大的潜力。这些学生没有保住“前三名”的心理压力,能在平和健康的心态中学习,这也是他们有“后劲”和成材概率很高的主要原因。许多“中等生现象”告诉人:分数不是衡量学生潜能的唯一标准,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定位。如果得到悉心培育,创造的种子就能发芽开花,收获丰硕的成果。
中等学生是指那些既不像优秀学生那样思维敏捷,颇得教师的宠爱;也不像问题学生那样惹是生非,让教师费心劳神的学生。他们安静、谨慎、腼腆、本分、品德表现一般、学习成绩一般,平时不引人注意。中等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成熟、不稳定、意志薄弱、可塑性强。在他们身上希望与危险并存,如果对他们听之任之,会使他们在关键时刻失去发展进步的机会。现在不少的学校流行“抓两头,促中间”,不少教师将此奉为神明,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抓住两头,忽视中间,中等学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针对这种状况,笔者曾长期要求他的教师要“抓好中间,促进两头”。笔者认为抓住了中等学生,就是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就是抓住了教育的关键,开发这些学生的潜能,将会收获无限的辉煌。
(一)优点
总体来讲,中等生一般心细,善于察言观色,有追求和向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做事很认真、很自觉、很懂事,甚至循规蹈矩;他们不调皮,不捣蛋,不惹麻烦,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中等生在心理特征上的优点和缺点造成他们自相矛盾的心理,在学校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有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理想、抱负要求过高,因其身心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性,会使他们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产生距离。如在回答教师问题时,希望口齿清楚地把问题答好,但又战战兢兢、目光游移不安、结结巴巴,盼望教师尽快让其坐下;希望自己豁达乐观,却时不时要为一时的小事而生闷气;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想参与进来,却又担心别人嘲笑。这种心理易导致自卑、害怕,由退缩失望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不是我们的时代所要求的。教育的目标是塑造人——通过教育的开展,将一个自然状态的人塑造成一个社会状态的人,将一个混沌未开的自然人塑造成一个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常态发展型学生是指那些尽管平时很刻苦,学习很下力,能遵循教师所教的学习方法,但他们的成绩或某个方面技能仍然平平的学生。这些学生有以下特点:上进心很强,比较听话。绝大部分中等生是“听话”的学生,他们笃信教师制订的各种规范,并能借以规范个人的行为,按教师要求去学习,捣乱、偷懒的现象比较少,因此成为班风“稳定”的主体因素。一般地,可以发现,这些“听话”的学生往往很少提出意见,也很少与人争论,无论是教师还是同学,他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典型的中庸主义。
优秀生因学习成绩好倍受教师的青睐,后进生因问题多多也会惹教师关注。唯有中等生,因为表现平平,既得不到教师的表扬,也挨不着教师的批评;既没人佩服,也没人歧视。他们总觉得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无足轻重,“找不着北”。这种存在决定了他们的意识几乎对所有的班级活动都不冷不热,行为从众。反正教师注意不到自己,他们既不做榜样,一般也不会掉队。
当然,也有极少数学生不仅对问题缺乏个人见解,对班上出现的不良风气、违纪现象缺乏批评和抗争的意识,盲目随大流,甚至成为问题学生。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很高,自我意识水平虽有增强,但仍不成熟;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潜能认识不很客观、不很全面、不很深刻,往往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对自己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虽然努力,但也难以达成。因此,他们常常被挫折所困扰。
学习成绩相对稳定的这些学生虽智力水平一般,但由于他们学习刻苦,上进心很强,能认真听讲,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对稳定,很少有大起大落的现象。
自我约束力较强,但缺少组织意识的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考个高分,上好学校。他们一心扑在学习上,思想觉悟性不一定很高,但他们一般不会违反校规校纪。他们容易领导,但组织意识淡薄,领导才能得不到培养,对班集体的荣誉、活动常常表现为不冷不热的无所谓态度。
实践证明,大部分中等生的个性心理趋向于内向,他们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办事胆小,习惯于自行处理问题,没有与别人合作的习惯。这种性格的内倾性,一方面表现了他们对于来自外部的压力具有“超常”的忍耐力(实际是他们借自以为“过得去”的表现和成绩,在没有高远目标追求的情况下,抵消了部分外界的冲击,缓解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造成了他们孤僻、不好动的性格的原因是对来自外界的冲击,或姑息忍受,或避而远之。其个性的“自尊”与“自卑”常常处于不稳定的交替状态,一旦外界的压力超出了他们自身的承受能力,他们自尊的“蛋壳”将会随时流溢出自卑的“液体”,许多中等生向后进生滑坡的原因莫不由此引发。这些学生多次努力总达不到目标,容易自卑,再加上在班集体不引人注目,得不到教师应有的关心;在集体中多数表现为性格内向,感情不易外露,处事谨慎,他们顾虑多、交际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发展。
潜能尚未开发型的学生是指那些与优秀学生相差无几,有的甚至还要高出优秀学生,潜能很大,目前尚待开发状态的学生。这种类型的学生约占中等学生的60%。这些学生中有不少能经过促进转化成为优秀学生。他们的特点如下所示。
1.怕苦畏难
由于他们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从小娇生惯养,在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劳动等方面都存在着怕苦怕累的畏难思想,拈轻怕重,见了困难绕着走,意识薄弱、自控能力差。他们中有不少是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人,但由于意识薄弱、自控力差,最终功亏一篑。
自我监控又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自律性管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调整自己的动机和行动,达到所预定的模式或目标的自我实现过程。它是一种人格特质。学习中等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性、计划性差,经常需要他人督促;缺乏人生目标,学习动机指向不明确,意志力不坚定,极易受到诱惑;缺乏毅力,吃不了苦,做事经常虎头蛇尾;呆板被动,不会选择,更不会主动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学习中等生自我监控能力差,如果不能形成较强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坚定的意志力,而且缺乏强有力的外部监督,那么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极易降低甚至消失,造成学习成绩下降,从中等生滑到差等生。
2.作风散漫
从精神状态来看,中等生往往缺乏竞争意识。一般来说,这些学生学业特长、个性无特点。这个状态是长期形成的,可能因他们的“特点”不被人所认识,长期处于被人遗忘角落,久而久之,形成了“甘居淡泊,不出头,舒舒服服当中游”的处世态度。
他们尚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疲疲沓沓、拖拖拉拉,上进心不强,缺乏朝气,偶有小错误。“不超人前,不落人后”是他们的信条。
3.学习成绩波动大
这些学生的成绩往往处于中上水平,但由于学习不刻苦,上课分心走神,作业偶尔有拖拉、抄袭现象,学习上时紧时松,因而学习成绩时有波动。成绩好时,往往产生自满情绪;成绩不好时,也无明显反应。
4.基础较好,学法不当
这些学生智力水平不差,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不得法,即使一时成绩较好,也是靠教师督促,自己加班“磨”出来的。进入初中或高中后,课程增加,难度增大,考核方法又不一样,一时很难适应,有的学生虽学习认真刻苦,但成绩依旧平平。
5.可塑性大,容易分化
根据前四点,这类学生有着广阔的前途。他们的道德品质、智力水平等即为他们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着很大的可塑性。如果能因材施教,严格要求,引导得当,则能发展成为优秀学生;如果放任自流,好则居中游,差则在最后。
6.有一定特长,但得不到展示
中等生在班级中占比例大,易分化,不稳定,抓住了他们的一个“特长”或一个特点,就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由此可见,中等生并非没有“特点”,只不过是教育者对他们的“特点”缺少发现罢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地运用“抓两头,促中间”的策略,这一策略实际上是把中等生放在教育的“盲点”中,教育者往往忽视了他们潜在能力的开发,从而降低了教育实效。他们在体育、音乐、美术等特殊才能方面,隐藏着较大的潜力,但缺少施展才能的机会。
7.看低自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驱动力。出于对自身能力的不确定、无助,学习中等生会将行为失败的可能性夸大,因此他们往往将成功归结为意外,将失败归结为必然,造成学习中等生往往不愿意参与集体竞争中,只愿意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旁观者”。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无助个体对自身存在体验普遍较差,他们认为集体排斥自己,同时也认为自己在集体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基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以往的经验,在特定情境下,对自己完成某项工作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行为和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既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力、信念的基本判断,对自己内在品质的把握和感受,以及对自己的能力、信念等品质及其在某一活动中发挥多大作用(平衡性)的主观判断。这种状况下,中等生个体多否定自己的能力,并通过制订低目标逃避失败;他们往往高估潜在的困难,力不从心感使他们在任务前望而却步。
(二)缺点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是与正常人的自尊心相对立的一种病态心理。作为教师,往往注意到了后进生中存在的自卑心理,但对中等生中存在的自卑心理认识不足、关注不够。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中等生的自卑心理同样比较严重。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智能、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内因,也有来自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外因。
比如,我班有一女生,学习上刻苦用功,但由于学习基础、方法、能力和先天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使得她的学习效果欠佳,学习成绩不能如愿,甚至倒退,最终使她彻底丧失了信心,把一切失败的根源都归结为一个字——笨,从而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
还有一点必须一提:中等生由于长期处于“中等地位”,是教师眼中的乖乖儿,容易被教师忽视,缺乏教师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总是感觉受到了教师的冷落,感觉自己是班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一员,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这必须引起每位教师的警惕。
由于自卑心理,他们在情感上表现为心灰意冷、害怕、绝望、抑郁等焦虑状态,这使他们的身心受到极大损害。由于学习中等生大多性格内向、自卑心理严重,加上自己在班级中的中等位置以及教师的漠视,他们很容易关闭心理之门。他们很少与父母、朋友交谈,又不愿意主动与教师接近,只喜欢把自己的情感埋在内心,在封闭的自我空间里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生活的酸楚。
2.压抑心理
压抑心理是中学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中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处于压抑情绪下的中学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在学习上,他们经常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成功的愿望,但因他们对挫折的忍耐力差,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常常因考试的失败而感到痛苦和恐惧。事实上,中等生产生压抑心理的概率和对自身造成的危害程度都要高于优等生和后进生,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是中等生。相对于后进生,他们有更大的学业和精神压力,以及更多的劳动付出;相对于优生,他们智力平平,学习基础、能力等又逊色不少。因此,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失败感,产生自我无能感,经常陷入自轻自贱的压抑情绪中。
3.封闭心理
封闭心理主要是指内在的心理活动不轻易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它表现为学生沉默寡言,不想表露内心活动。他们不愿和教师接近,极少到办公室提出问题或主动与教师谈话,不愿去关心身边的事情,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种封闭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往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同时,由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挫折、痛苦、烦恼等,不愿向人倾诉,由此引起的不良情绪不能及时得到排除,日积月累就易引发其他的心理问题。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封闭心理表现特别明显的是中等生。中等的位置、自卑压抑的心理,有时又是内向的性格,他们的心理问题就更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发现。
正是由于封闭心理,造成了他们的人际关系不良,没有朋友。在这种封闭心理环境下,中等生往往消极地认为自己在集体中不受欢迎,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对同伴不信任,加上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别人嘲笑的目光,极不情愿也很少参与集体活动,这使得他们与同伴的关系日渐疏远,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紧张。
比如,我们班一个学生,曾经给我写过一封表扬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老师,您好!也许你已经不记得我了,因为我当时学习成绩一般,长相一般,很少有人对我印象深刻,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是你的关怀让我走出颓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继续学习,最终考上我理想的XX大学。作为班级里的中等生,我曾经对自己的成绩和能力已经不抱希望了,一度破罐子破摔,是你一次次帮我分析成绩,找到我成绩停滞不前的原因;是你在我失败的时候一次次激励我,你说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打倒;是你坚持安排我做文艺委员,让我在元旦会演中赢得掌声,那是我高中第一次体验到胜利的喜悦,从那件事我看到了自己的能力,逐渐恢复信心;是你批评歧视我的班长,你说成绩好更要帮助别人,有困难的学生才是需要教师帮助的学生;是你帮我制订了学习目标,让我一步一步走过来,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老师,如果当初没有你的特别关怀,就没有我的今天。再一次说一声:谢谢你,老师!
4.矛盾心理
中等生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活动的动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每个人的秉性、脾气各不相同,有人急躁,有人稳重,有人活泼,有人沉静,这是气质的不同;有人谦虚,有人骄傲,有人粗心马虎,有人细致认真,有人意志坚强,有人害怕困难,这是性格方面的差异;有人感知灵敏、记忆力好,有人长于想象、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这些特征的综合形成了人与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个性心理的形成有着十分复杂的主、客观条件,如教育条件、环境条件、家庭条件、意外事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条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条件相同,由于主观努力的缘故,也会导致不同的个性,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中等生中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各有其特点,抛开个性的问题以及其他影响个性心理的因素,就教师的影响来说,中等生在情绪、意志、能力等方面,易形成下面这些共性特点。
在情绪方面,他们的心态一般比较平和。大部分中等生起初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肯定,但当教师忽视对他们的关注时,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逐渐减弱,进而不良的、消极的心境产生。在意志方面,由于不愉快的心境,将使其做事缺乏自信,无法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不能朝气蓬勃地奋勇前进,从而会降低活动效率,难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做事会瞻前顾后,缺少果断性。在能力方面,由于他们消极的情绪和做事的优柔寡断,使他们所做之事往往成少败多。这必将更加动摇其做事的信心,导致工作学习能力提高缓慢,总觉得做事不如别人做得完美。在性格方面,由于以上种种情况,长久下去,使其性格更加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善交际,遇到问题时,主要靠冥思苦想,自问自答。
由于长期缺乏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中等生的这些消极心理长久循环下去,会使他们在了解情况、判断问题、形成见解时,出现偏颇,所遇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反而会把事情越弄越复杂,使他们陷入一种更加不愉快的心境之中,性格会更加内向,过于敏感,甚至抑郁、紧张、拘束、不自然、胆怯。但是,他们有追求和向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做事很认真,很自觉,甚至循规蹈矩,不调皮,不捣蛋,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中等生在心理特征上的这种优点和缺点造成了他们自相矛盾的心理。在学校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有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理想、抱负要求过高,但其身心发展、性格特点会使他们的现实与理想产生距离。如在回答教师问题时,希望口齿清楚地把问题答好,但又战战兢兢、目光游移不安、结结巴巴,盼望教师尽快让其坐下;希望自己豁达乐观,却时不时要为一时的小事而生闷气;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他们想参与进来,却又担心别人嘲笑。这种心理易导致自卑、害怕,进而最终由退缩、失望演变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所以,总的来说,表现出来的中等生的特点有两点: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现欲不强。对中等生的教育措施有:首先,教师要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既要抓两头,也要抓中间,努力使中间因素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实现班级工作的良性循环;其次,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对第一类学生重点是解决方法问题,对第二类学生重点是解决动力问题,对第三类学生重点是解决非智力因素问题;第三,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三)为什么产生缺点
在跨入21世纪时,中国就已开始大力提倡学生减负,到最近一两年更是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实施新课程改革。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就是要把当前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全面地转变成为素质教育,让教育真正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教学工作者,作为教师,笔者理所应当地要融入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潮,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使自己的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立足每位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过程中,愉快地主动地接受各方面的培养,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尽管有这种新的理念作为笔者工作的指导思想,并积极地想付之于行动,但在一年多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笔者却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并收益甚少,偏离了原先的初衷——面向全体学生。在陷入深思的过程中,笔者始终在考虑这么一个问题:“一年多下来,为什么我接触最多的总是班级的优秀生和后进生?为什么偏偏把中等生遗忘在角落里了?”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反思、观察和研究分析之后,问题的答案趋向明晰,总体上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受“抓两头,带中间”的传统教育影响。
接受过应试教育的笔者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必定会走入与当前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的误区,表现在先抓两头,后带中间。不少先进生基础好,容易出成效;对后进生的教育,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他们取得一点微小的进步,就能够显露出来;而中等生,只能在那里被动地等“带”,得不到积极的诱导和教诲。在当前还没有淡化分数概念的教育环境中,很多教师认为抓先进生可以提高班级优秀率,抓后进生可以提高合格率,期终评比上名次,唯有中等生,无名可争,无利可图,因此抓着没劲。
其二,以稳为主。
不狠抓后进生,班风难以改观。中等生虽不会给班级增添光彩,但也不会给班级添什么麻烦。他们是班级中较为稳定的群体,因此很多教师就容易放松对他们的教育。正是这种“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导致了一味地忽视对中等生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并且以为中等生会自然好起来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亦不利于学生集体和个体的发展。多数中等生是学生中的多数,只有稳定他们,并通过教育促使他们向先进生转化,才可能扩大先进生队伍,形成良好的班风,从而影响后进生向好的方向转化。
被中等生复杂的心理问题所迷惑的中等生,大都缺乏主见,缺乏学习的热情,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这部分中等生长期缺乏教师应有的关心、帮助、教育和培养,在集体生活中也缺乏唱“主角”的机会,自以为处在冷漠的关系中,加上对自身认识不够,形成了精神欲求不足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与我们所提倡的现代人意识是格格不入的,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背离的。如果单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点来说,中等生无疑是学校、家长和教师最需要关注的群体,重视、研究和解决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应当成为学校、家长和教师特别是教师所关注的焦点。
中等生、尖子生和后进生三种概念都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是教师以“分数高低”和“纪律好坏”为尺度,人为地划定的。这种评价尺度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反复使用,已经固化为一种社会尺度,反过来又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和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由于中等生成绩的中等,使教师给予的关注少,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长期如此,必然会给中等生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四)对待中等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绝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因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放弃或损害一部分学生应该得到的权利,只有本着面向所有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才有生机。
在教育过程中,要实行分类教育,就是说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他们的遗传素质、生活环境、家庭条件、学业水平和生活经历是完全不同的,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不容回避,也无须回避,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这一客观存在。我国高中班级现阶段普遍存在“抓两头,带中间”的现象,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培优和转差来带动学习中等生的发展。但往往造成“忙两头,丢中间”的结果,“抓两头”非但不能“带中间”,反而是“害中间”。对学习中等生的忽略,导致他们进取心和动力丧失,进而逐渐沦为新的后进生。而中等生的停滞不前不仅大大减少了对优等生的压力,而且使后进生看到志同道合者增加,更加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的错误。(www.xing528.com)
有统计资料显示,因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不得不退学甚至就医的学生很少有后进生和优等生,多是平时认认真真,不声不响,教师最省心、最放心的学习中等生。学习中等生的认知障碍看似可怕,更可怕的是教师和家长对无助学习中等生爱的减少甚至是消失。如从早期的发现问题、积极帮助扶持、收效甚小、产生困惑,到最终否定自己的努力,放弃学生。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每次分析学生成绩时,先将学生按照成绩分成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大类,再将中等生分成成绩上升群体、成绩稳定群体、成绩下滑群体三小类。对成绩上升群体予以表扬,并提出更高希望;对成绩稳定群体鼓励他们勇于突破,查找知识与方法的缺漏,争取成绩的提高;对成绩下滑的中等生先予以批评,点评成绩现状,然后帮助他们寻找成绩下滑原因,提出希望。以此分层教育,使前两部分中等生在成绩稳定的同时尽可能向优等生前进,又使成绩下滑的群体满怀信心学习,不至于滑落到后进生的行列。
此外,还要掌握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教育。要教育好中等生,首先要对他们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情况。在多年的教师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中等生可分为两种类型:正常发展型——思想好,学习较努力,但成绩一般,苦学却没起色,因此常困扰于挫折;潜能尚没完全开发型——安于现状,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根据中等生这些不同的特点,笔者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去寻找教育他们的突破口。对第一类学生,教会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自信心;对第二类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有意识加大他们的“担子”,大胆地培养和使用他们,培养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并通过树立理想、名言激励、榜样教育等方法,有意识地塑造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顽强的意志。
比如,我班的李红兵同学,他成绩一般,对考取重点中学欠缺信心,因此上课常不专心,自修、自习时经常和同学说话,成为周围同学都讨厌的人物。鉴于这种情况,我常常找他聊聊,与他分析其成绩未能迅速提高的原因,并告诉他:“你资质不错,是一个临界生,若能进一步去拼搏,将可顺利地踏入重点中学的校门。”渐渐地,他开始静下心来。接着我不断鼓励、督促他,并定期检查他的学习情况,最后他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
教师对中等生要进行善导。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善导,是育人艺术。教师为了把班级的各项工作抓好,除了抓“两头”外,更重要的是善导中等生,这是抓好班级的关键。善导使学生增强信心,坚定意志,讲究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成功。
例如,对情愿居中等水平,既不想上进,又不愿落后,抱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心态的某同学,他平时漫不经心,学习马虎,除简单做些课本的习题外,不去做课本以外的任何习题。针对上述现象,我找某同学谈话,有的放矢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指出其思想的有害之处,接着用多种事例去教育引导他。如一场足球比赛只守不攻,是不可能赢的;一个国家不积极去发展,便会落后等。通过这些既切合实际,又富有哲理的事例分析,该同学深刻地明白了:“一个人活着,就要不断进取,敢于奋斗才有意义”。随后安排他当组长,让他负责本组的各项工作,如收作业、布置卫生清洁等,同时协调任课教师适当增加他的作业。这样增强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励了他力争上游。后来考试中,他的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我便及时表扬他、鼓励他。终于,在中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还有一大批这样的同学,由于学习方法不灵活,学习紧张,成绩总是赶不上去,我常找他们谈心,引导他消除心理障碍,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最后他们大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近几年,由于我所带的班班风好、学风浓、优秀率高、升学率高、学生整体素质高,因此许多校内外的教师都向我讨教经验,我坦然说除了抓“两头”,更注重促“中间”,同时与我对中等生的鼓励和善导是分不开的。
实践证明,全面实施、推行素质教育,既要抓优生、差生的教育,又要抓好中等生的教育。抓好中等生的教育,实质上也赶了“两头”。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项细而繁杂的工作是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尽的最崇高的职责。
自我效能低是学习中等生普遍心理,更是学习中等生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基础。他们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不愿意为完成任务而付出认真和努力,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维持教师和同学们眼中的所谓“自尊”和“身份”上。教师的消极评价是学生产生无助感的外部因素之一。调整评价体系,寻找最佳校本评价体系是提升学习中等生自我效能、实现学习中等生转优的重要途径。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县中,教学成绩突出。正因为如此,学校十分注重尖子生的培养,将师资重点放在三个年级的奥赛班,而普通班级成了“陪练”。学生每升一个年级,奥赛班会重新组合,将普通班级的尖子生吸收进来,对普通班级教师工作积极性打击很大,这对广大学习中等生十分不公平。但在去年,我们采取“学习标兵”“进步之星”的教学,两周一次分开评审给普通班级工作和提升学习中等生自我效能、转优工作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学习标兵”是尖端优等生争夺的地盘;“进步之星”让学习中等生和学困生找到了用武之地;分开评审,扩大了鼓励范围,避免学优生将所有奖励名额占满;两周一次,间隔短、见效快,可以让学生的努力比较快速见效,特别是广大学习中等生看到了努力的作用。周期短,循环快,学生的努力不一定立竿见影,这一次“进步之星”榜上不一定有你的名字,但下次张榜之日很快到来,让学生看到希望,避免了长盼望引起的疲劳心理。全班学生共同投票选举产生名额,保证了公正、公平、公开,给上榜学生赚足了面子,也给未上榜的学生树立榜样,指出努力方向。
仅仅这一个举措,班级中的学习中等生开始活跃,主动性很高,转优工作难度降低。事实证明,这一项措施是卓有成效的。因此,学校立足本校根本,查找学习中等生转优的瓶颈,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是学习中等生转优根本,也是防止学习中等生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有效措施。不要让考试、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他等于没有表现自己,因为学习好的有很多,并不是他一个,所以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他要有自己的特长、优点才可以。
那么,怎么对中等生进行心理疏导呢?
首先,教师要具备访谈能力。
现在的大多学生都实行全日制的教学管理,学生周一至周五吃住全在学校,周末才有机会回到父母身边,这给教育管理学生带来难度,开家长会也只是一学期才开一次。虽然在家长会上,我们也教给家长们一些教育、管理、督促学生学习的方法,但是实施起来却与教师的要求有距离。所以,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家访。家访可以深入学生的家庭环境,通过对家长及相关人员的询问、调查和座谈等有效形式,全面了解学生所受的家庭教育及学生在家的实际表现;可以将学校教育信息及学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学生家长,有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在校行为的真实动机,探究其思想行为的根源,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其次,教师要有观察分析能力。
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存在于同一个统一体中,两者相互包含,相互掩映。例如,冷静有时却缺乏热情;爱出风头却又勇于创新。教师要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为心理问题的疏导奠定基础。
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同学。她是单亲家庭,跟随父亲,家里还有奶奶、伯父和姑姑一家,同住在一套三居室里。在班里,她独来独往,不爱说笑,眼神暗淡,学习基础差,但很努力。教师感觉到这个学生很压抑,长期下去会严重影响她的心理健康。教师从小学教师对她的鉴定上,知道她喜欢唱歌。于是,在年级主题会上,教师就鼓励她表演拿手的节目——唱歌。此后,她参加学校组织的卡拉OK比赛,获得二等奖。同去观看比赛的同学,看到她精彩的表演后,都很激动。在这件事情的牵引下,她的学习更加努力了,虽然她在学习上仍然存在很多困难,但她从不抄作业,从没有放弃努力,而且从她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神采。
第三,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能力,注意做到心理换位。
教师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我中心”的倾向,易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情看待周围的世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这不利于全面地了解学生,妨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影响教育效果。要做到心理换位,就要常常设身处地地从他人所处的地位、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他人的所思所感所为,体验别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教师应常用“假如我是一个学生”这样的话来提醒自己,要像演员那样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正因“一次考试不及格而沮丧”或“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而难堪”的学生,认真考虑自己每一言行会引起学生什么样的反应,并尽可能教会学生掌握心理换位的方法,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理解。
记得那是我在刚参加工作的一个中午,外班的两个学生在国旗下,绕着旗杆互相泼水玩,一个学生的上衣已经湿了大半,我叫住他们说了两句,他们把书和雪碧瓶子用力扔在地上,那样子分明告诉我:“你又不是我的教师,你管得着吗?”当时我很生气,但理智告诉不能发脾气。于是,我让他们站在国旗下待一会儿,虽不情愿,但他们还是站在那里了。我告诉他们,我用5分钟办完事之后会回来。当我回来时,高鹏的态度没有太大变化,头歪待着。我问他:“假如你是教师,愿意看到学生向你发脾气吗?”高鹏的头不歪了。然后,我提到“百分评比”,提到“他们在政教处窗前”,提到“班级荣誉”,这位同学爽快而真诚地说:“教师,我错了。”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心理换位”这个方法的效用有多神奇。
第四,教师仅仅理解学生的能力是不够的,还要赏识学生的能力。
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信任学生,给予学生同等的关注。教师理解学生,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予鼓励和热切的期待。在班级管理中,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而不是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生”身上,信任他们,让他们做事。对做事认真、心细的学生,可以委以重任,明确表示教师信任他们,要求他们力所能及地协助教师做些班级工作,如班务记录、公务保管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例如,在刚参加工作时,我仍用以前的班委进行班级管理。在全校学生进行军训时,教官指定由班长来喊口令。可过了一天后,同学们就混乱起来了,对班长的指挥很不遵从。原来,这位班长在管理上并不是和他的学习一样令人信服。经过同学们的民主推荐,我选拔了一位在学习上并不是太好的中等生,原因是: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这位同学做事心细而认真,不计较个人得失,并且在大部分同学(特别是中差生)中,很有威望。我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对这位同学能力的信任;二是利用这位同学的威信来管理这些中差生,一物降一物。果然,他没有让我失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把这个班管理得有条不紊。并且在军训会操表演时,在他的带领下,这个班还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经过这件事后,他的学习更努力了,成为班里进步最大的学生,实现了全科优秀的目标,“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这个学生身上得到实现。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期待与信任,是激励学生前进的动力。
第五,给予学生同等的关注。
关注的形式有很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纳入到课上、课间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如上课前,对低年级学生,就可以摸摸胆小、不善发言的同学的头,上课时他们就能直视教师,认真听讲;提问时,给他们以鼓励的眼神,他们就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用微笑、目光做短暂的交流,给予学生以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自信;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能及时表扬予以肯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全班表扬,也可以在周记中私下表扬;发现他们小小的进步,说一句“做得好”。点点滴滴,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产生对教师的依恋与信赖,学生要求进步的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当学生遭受挫折、失去信心妄自菲薄时,需要教师指出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找回曾拥有的成功的喜悦感,鼓励他们重新树立信心。
要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必须先让自己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心理学素养。只有懂得教育教学心理学知识,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言行,才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和教育。
第六,多给中等生一点爱,将爱的阳光照亮被遗忘的角落。
因为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优生和后进生上,而使中等生受到了旁落,这是教育上的失误。教师应树立人人都是教育对象、人人都是关心对象的教育思想,对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同样要给以足够的关注,不仅在学习上提出希望和要求,也要在思想和生活上进行关心,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多去听取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时教师不经意的一个笑脸、一句赞语、一声问候都有可能给自感被忽视的中等生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甚至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并转化为前进的内在动力。
为他们建立自信,使他们体验成功。但是,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使他们学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努力。根据韦纳的理论,“努力”这一要素是可控制的,是可以增加或者减少的。通过设置难度逐渐增加的阶段性目标,让学生体验努力带来的成功激励,让他们在每一个微小的成功中意识到自己努力是有成效的。
美国大学的研究表明,要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动机,仅仅强调学生的努力还不够,还应该使学生感到他们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给予他们成功的反馈。所以,在激发学习中等生行为动机时,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有效反馈原则。既要使学生感到自己努力不够,要进一步努力学习,又要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只要坚持努力学习,定能成功。同时,提高学习中等生的耐挫能力,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从内心激发学生产生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力量。
第七,有意识地增强中等生在学习上的成功体验,这是促进其树立自信的关键一步。
那么,我们要把树立中等生的自信心作为主攻目标,把增强中等生的自我意识作为突破口。中等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在各种心理问题中,尤以自卑心理为主,它往往是导致或加剧中等生其他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如果能有效地克服中等生的自卑心理,重树起自信,将为其预防和克服其他心理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收到意想不到的整体效果。
要树立中等生的自信心,需要教师做许多具体而持久的工作,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设法在学习上帮助其提高。教师既要对中等生有热切的期望、热情的鼓励,促其产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积极情绪,又要帮助中等生具体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找到如何改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针对中等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偏科现象严重的要求自订目标,帮助其逐步学会自我约束;对学习态度敷衍者,则严格要求,督促其制订学习计划,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智力确实欠佳的学生,要引导其正确对待,多肯定其闪光点,多加关爱。事实说明,只要教师肯持久地下工夫,许多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不良心理状态也能得到根本的调整,整个班级也因此显得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自卑心理的存在是建立自信的很大屏障,而自卑心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因此,如何提高学习上的竞争力,成为改变中等生现状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点是教学方法和策略向中等生倾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着眼点放在中等生身上,力求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如果偏向先进生,则中等生不能适应,后进生更感茫然;如果偏向后进生,则中等生感到学有余力,先进生觉得索然乏味。因此,向中等生这一主体倾斜,把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定位在中等生的发展区,会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样,既有利于面向学生的大多数,又可以使“两头”缩短适应性上的差距。
要发掘中等生的潜力。中等生并非学不好,之所以成绩一般,并不说明他们没有潜力。作为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积极挖掘中等生的才能,培养他们的兴趣,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让中等生找到发挥自己潜能的天地。为了让中等生脱颖而出,得以表现自我,施展才华,笔者常常在班中开展一些谈学习方法、演讲、诗歌朗诵、书法、美术、手抄报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王虹同学演讲得很流利,富有情感,令同学们赞不绝口;余林同学英语学习方法科学,很值得推广;蔡晓辉等同学书法工整,美术艺术水平高,他们手抄报完成得很好,有特色,有创意,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对于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才华,笔者在班里及时表扬,这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成功感,同时鼓励他们要不断进取,做到学习、纪律都要更上一层楼。有了发展潜力的空间,他们学习劲头就更大,信心就更足,工作就更热情了。在平时的教师工作和上课中,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笔者都注意寻找积极因素,挖掘中等生的潜力去鼓励他们。如上课时,古博宇、庞云强等中等生不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笔者经常在课堂上提问他们,并且大力表扬他们,慢慢地他们的自信心来了,逐渐地养成了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如此这般做法,使大批中等学生成绩赶上来了,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了,大批中等生变成了优生。由此可见,挖掘中等生的潜力能对中等生教育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二点是设法在学习上给予帮助。
既要对中等生有热切的期望与热情的鼓励,促进他们产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又要帮助中等生具体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找到如何改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中等生群体较大,会有很多不同的情况,对此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在学习中,如果学生感到学习内容很难,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解决,就会产生低自我效能感。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由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制订计划、组织信息、设定目标、安排学习时间等)和自我监控。为此,学生应具有恰当的观念和方法(自我激励的观念、方法和策略),还应抱有对完成学习目标充满自信的主观认识。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对无助的学习中等生尤为重要。笔者每周六抽出一节课时间让各科高分学生给全班讲解学习方法并分享课堂笔记、知识总结等材料,缩小了学生之间差距,融洽了学生关系,班级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要善于发掘中等生的潜力,发现其闪光点。师生交流互动是消除学习中等生无助心理的重要途径。学习中等生在学业水平上比优等生差一点,比学困生强一些,学习成绩相对稳定。学习中等生胆怯、自卑,很少有表现的机会,面对优等生强烈希望绝地反击却又无可奈何。因此,教师要留意发掘学习中等生的闪光点:有的学习中等生很有强的组织能力,可以委以组织重任;有的学习中等生有文艺特长,可以委以文艺委员重任;有的学习中等生人际关系好,沟通能力强,可以委以生活委员重任等,让学习中等生明白自己在某些方面也是优等生,以此改变对自己、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总之,在这样一种策略和帮助的引导下,中等生的学习成绩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其不良心理状态也会得到适度的调整。
第八,使中等生体验成功,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
笔者认为在教育中等生的过程中,应积极为中等生创造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各种成功的体验,这是促使中等生向先进生转化的较好的方法。不仅应以积极的态度,为他们创造机会,更快地促进中等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而且要对中等生进行成功教育,让他们打破对“成功”的神秘感,要让中等生明白圆满地达到既定的目标就是成功。比如,能较好地回答一个问题;能顺利地参加一项活动;敢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等。同时,大力开展“表现”教育。成功和表现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会“表现”,才有机会获得成功。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针对中等生爱“表现”的天性,给他们提供“表现”的舞台,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优化个性,树立自尊心,增强自豪感,逐步跻身于先进生的行列。
比如,可以在班集体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如硬笔书法展览、英文书写展示、个人风采小制作、美术作品展示、劳动编织成果展等;也可以每周安排一节课来组织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学习竞赛、体育技能竞赛、小知识竞赛、热点分析等,提供不同的环境让学生展示自己。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兴趣,在学生的热情参与和感召下,胆怯的学生也经常参与到活动中来。对某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提前让他们做准备;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成功地表现自己,创造成功的记录,逐步建立信心。
想要建立他们的信心,就要努力给中等生展示自我、体现自我存在价值的时间和空间的机会,让中等生动起来、活起来。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下,中等生往往只能是被管理者,很难真正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笔者认为必须改革传统的班级管理体制,要给中等生提供锻炼和为班级管理贡献力量的机会。班干部可以采用教师推荐、学生自荐、组阁等方式,定期轮换。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设立多层次干部,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班级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均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机会,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决定权,这样能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中等生以解答问题的机会。教师要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发言,多加鼓励,使他们从胆怯紧张和默然中摆脱出来。教师还要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活动的主体应是全体学生,要促进许多平时不动不响的中等生能全身心地参与进去,在多种活动中去展示他们青春活力,发挥他们的兴趣特长,化解他们的烦恼痛苦,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争取并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同心合力,促进中等生健康成长。教师作为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力量的作用。促进中等生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首先,要争取各任课教师的配合。
在工作中,注意经常与各任课教师沟通情况,主动向各任课教师了解那些中等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情况,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的这些学生的有关情况向各任课教师做介绍,共同探讨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具体落实帮教措施,使帮教工作能协调有序地进行。
其次,必须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
教师与家长要经常交流,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教师要提醒家长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多与子女进行平等交流,建设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不给子女过多压力。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开始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有关各方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作为教师,应关注中等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工作的针对性,把班级建设得更好,使自己真正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要使学生不至于因为“失聪”而“丧失语言能力”,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外,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中等生来说,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因素,发现他们的特长,同时要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主动地去迎接各种挑战的勇气和能力。对于中等生,教师应做到:在语言上,多鼓励、少批评,多提希望、少讲失望;在行动上,多动员,多支持,多鼓励。正因为他们是中等生(这主要指考试成绩),在艺术特长等发展上往往比优秀生更有发展力。因为考试成绩中等或各科不平衡、差距大等原因,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有信心而信心不足,有条件大步前进却往往马前失蹄,所以只有教师恰当地、有力地推一把,他们才能翻过这道坎,跨进优秀生的行列。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之才。
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将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作为教育者,在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常识、期望、激励的方法,开展奖章评比活动,或者对暂时落后的学生“借一枚奖章给他”等,让所有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在表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维持其学习驱动力。作为教师,应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教育工作者应到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应当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使每个学习个体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应该具有开阔的眼光、多元的评价方式。
教师不但要看到每个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而且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长处,并在此基础上腾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通过优势发展,获得自我实现。教师必须树立全面育人的理念,不偏爱优等生。教育家罗素曾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真诚希望每位施教者都能用公平公正、晶莹透明的爱心善待自己的学生。其实,较之优秀生和后进生,中等生更渴望教师心灵的雨露,所以教师应正确地对待中等生,善于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利用各种机会创造发挥特长、才能的条件,这样他们也会发光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对中等生来说,他们既缺少对个人的潜在能力的自信,也缺少他人对这种潜在能力的认可。正如刘易斯的教练说:“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刘易斯,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科学研究证实,许多失语者是因为耳朵失聪而无法判断自己语言的正误,最终丧失说话能力。中等生会不会因为长期无法判断自己在学习中的价值、能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他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在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越成就。”
引导无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就是战胜自我,从屡战屡败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怀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们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因此,中等生转优,需要通过对中等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疏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坚强的自我意象,找到那种“我努力,我能行”的自信状态,摆脱无助的阴影。
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榜样的力量十分巨大。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示范者遭遇了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也不会有取得成功的希望。在班级和学校范围树立若干个典型的正面榜样,能够帮助中等生提高自我效能感,照亮前进的道路。中等生自我强化的同时,同学、教师、家长的帮助也至关重要。中等生缺乏安全感和群体归属感,他人的一个眼神、一句问候都能燃起他们内心那个“坚强的小宇宙”。成功时,他人的分享,让人感到温暖;受挫时,他人的安慰,让人感到归属,互助、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帮助无助中等生走出困境的重要外围条件。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做到,充分发展每个学生各自的特殊才能。要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就要激发他们的自我表现的欲望。可采用分层教学,让他们有多个表现机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特殊教育文体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为他们提供与周围人交往的环境,如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对话式、启发式),以及组织课外活动小组,也可进行一些体育比赛,促使他们与人交往,增强与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发现并展示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如让他们担任班干部,由他们来组织体育活动、劳动或担任小组长或课外活动的指挥员,这不仅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换位的思维机会,还能使他们在相应的环境中运用这种思维,增强自信。
促进中等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问题的核心。教育者应明智地看到,中等生无论是在思想表现、学习成绩上还是在其他各方面,虽是居中间状态,但他们很有塑造的潜能,是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
学习成绩是学生的“生命线”。中等生因为学习成绩的不上不下,决定了他们在同学中的地位,以及同学对他们的看法和评价。中等生学习成绩平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们的智商不低,基础不弱,某些方面亦有过人之处,只是因为习惯的眼光,使他们被“一丑遮百俊”。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有针对性地以他们感兴趣的学科或学得较好点的科目为切入点,指导其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完全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的。教师应善于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如学习成绩一般的,但字写得漂亮,或美术不错,或篮球打得很棒,或有较强的指挥能力和创造能力,并能巧妙地发挥特长的作用,这样特殊教育能树立信心,增强荣誉感。总之,转化中等生,就要把他们从“静”的温床推向“动”的漩涡。动员全体同学来帮助他们,运用班集体的凝聚力把他们吸引过来。
以上几点毕竟还只是思考,笔者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多读书,多学习,勤思考,善观察,重实践。同时,教师要做有心人,给予中等生热情的关注,努力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这样就会树立起自信心,使他们积极健康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