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而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程,需要多个方面的努力。有时候虽初见成效,但转化工作稍一放松,就容易出现反弹现象。之所以很多“后进生”一直保持现状,关键就在于转化工作没有坚持下来。回顾一下,对哪一个后进生,教师没做工作、关心他、帮助他呢?可以说都做了不少工作,都试图进行了转化。那为什么年年始终存在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呢?笔者认为大多是因为教师在转化的过程中,知难而退了。
要想真正地转化后进生,教师就必须具有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心理准备,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热一阵、冷一阵,浅尝辄止,要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教师的眼里,后进生绝不能是不可雕琢的朽木,而应该是个性十足的坚硬金石。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哪种手段,只有有恒心、有毅力的教师才能在块块硬石前有所作为,使他们释放出异彩。
“玉不琢,不成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教育过程,也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份爱,时常给孩子一张笑脸,让他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后进学生也求上进,需要更多的关怀与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花。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归根到底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而民族素质的提高关键是教育的发展。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基础教育搞不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句空话。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基础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教师对素质教育有更多、更深的体会和感受。笔者认为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是少数精英分子素质的提高,也不是培养几个去外国留学而最终成为特殊华侨的人,而应该是亿万劳动者、千千万万青少年素质的根本提高。我们的教育只有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合格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人民、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即学校教育,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都获得成功。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同样教师也需要做很多事,需要处理、解决好许多环节。在众多环节中,笔者认为提高后进生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有差别。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之间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些差异,而不能回避,更不能掩盖,也不能怨天怨地,而应该想办法采取措施缩小差距,推进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正因为学生之间有差异,学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才要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部分优秀学生素质的提高,又要特别重视、关注相当数量的中等生、后进生素质的提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很多地方和学校只把目光盯在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忽视了中等生、后进生的教育与素质的提高,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根本的改变,将极大地危害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是当前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总结,围绕如何转化后进生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在中学,后进生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学校中总有一部分学生行为懒散、精神颓丧、成绩不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变化发展的,学校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根据笔者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对后进生的观察、交流,笔者觉得后进生并不是智力上有严重障碍,也不是无法教育的,而后进生并不是不想学好,也并不是没有理想或美好愿望,只是他们的自我感觉太差,没有信心,没有干劲,缺少士气。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关注后进生,针对后进生的实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经过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努力工作,后进生一定会转化为好学生。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工作,做好这个工作需要从许多方面去努力,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在众多方面中,笔者认为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努力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
第一,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在于他们信心的培养,以及奋发、进取精神的激发。(www.xing528.com)
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是后进生与好学生有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应把培养后进生信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要做到热爱、关心、体贴后进生。后进生总觉得教师对他们不满意,所以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进而心理孤独和感觉无助,像那汪洋中的一条破船。这时,教师的关怀、体贴就是对他们的召唤。许多优秀教师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都会有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这就是对后进生冷漠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教师的感情做媒介,而教师与后进生之间思想上的共鸣更需要教师借助爱的力量去撞击,情通才理达。教师无私的爱和关怀能使他们产生驶向希望之岸的勇气和力量。此外,在后进生信心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帮助、指导后进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由于成绩差、纪律表现不好,后进生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关心、帮助他们找出落后的原因,比如基础较差、努力不够、上课不够专心听讲等;同时,教师也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潜能、优势和有利条件,如体育、艺术、美术等。这样就能使他们改变对自己的评价,认识到只要努力,也是能学好的、能成才的。
第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理解、尊重后进生,切忌不能歧视、挖苦、讽刺、打击后进生,更不能把后进生拒之教育的门外。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格素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管教育对象是谁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还体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和与学生的交往中。现实生活中,有少数教师忽视尊重后进生,教育中经常随心所欲、不加思索地批评学生,批评、教育中不考虑教育方式、教育语言、教育时机等,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还会使师生之间产生更大的对立,进一步加重后进生不健康的心理负担,从而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对后进生要做到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而且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同时,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做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教师只有用博大的人文精神、宽阔的胸怀教育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
第三,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组成的统一体,仔细观察这个统一体,及时抓住思想矛盾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寻求最佳的穿透力,这样才能真正显示出思想教育工作的威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后进生偶发因素中及时捕捉其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促其转化。如某后进生在班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关心班集体、帮助同学的行为,又如在集体违纪中勇敢承认自己所做的事等,这里面就包含着某些积极因素。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到并抓住这个契机,因势利导,促进转化。
第四,教师坚持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结合的原则,通过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成为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众多原因中家庭、社会是两个重要原因。教师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不仅要做好学生本身的工作,而且还要花时间、精力研究、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及其周围的环境,努力做好家长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家庭发生不幸或出现危机时,教师的工作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家长交流学生、学校表况,同时也要和学生交流,询问家庭情况。教师在和学生家长交流情况时,本着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原则,和家长一道共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步调一致地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复杂的、艰巨的,我们的努力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个方面。而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需要教师具有锐意进取、开拓前进的精神。笔者坚信只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把认识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中去,后进生的转变工作一定能做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