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词典中,对“后进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思想素质较低、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纪律散乱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学习兴趣,甚至无心向学。无论哪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后进生”,有的是学习落后造成的“学困生”,有的是道德是非不清造成的“落后生”,还有的是品德和学习都存在问题的“特困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成因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才能“药到病除”。
在现实教育活动中,后进生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个概念,虽然教育学有关书籍上没有这个概念,但人们还是在大量地运用它。现实的教育活动中,人们对后进生的分类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学习成绩差,一种是行为习惯差。我国传统上的后进生是按照文化课和品德课分类的,分为学习差、品德差、学习和品德双差三类,而苏霍姆林斯基将后进生称之为“学习有困难的”或“大脑迟钝”的学生。他认为,一般认定的后进生有三种类型。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如他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提到了一位叫费加的学生,费加最大的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是对乘法表的迅速遗忘,因此被定位为后进生。而正是这位后进生后来成为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技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费加是一位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它的觉醒”。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时的差生。巴甫里克就属于这类学生。他曾被判定为“没有能力掌握知识”的学生,直到他的生物教师发现了他具有植物学方面的天赋。苏霍姆林斯基在文中这样描述教师的反应:“直到这时,全体教师才第一次听说,原来巴甫里克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而他的智慧——用自然学科教师的话来说,是‘表现在手尖上’。一位教师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说:‘这个五年级的学生会做的事,是有经验的园艺工也少能做成功的。’”后来巴甫里克进入农学院,成为农艺师。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在深入了解了国内外关于后进生的各种说法和分类后,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后进生的概念是指那些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它分为三种:一种是学习成绩差,导致厌学、逃学、精力分散、认识事物的能力降低,这类学生还能遵守教学秩序;另一种是行为习惯差;还有一种是既学习成绩差又行为习惯差,这类后进生是由于学习成绩差,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理解,不能表现自己,于是以打架斗殴的方式来实现自我。这类学生课内坐不住、玩小动作、不守纪律、干扰课堂秩序,课外欺负同学、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行为习惯差、把闹事作为乐趣。曾经有许多调查、实验和资料都证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以先天而言,人的智力差异是不大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前提,著名的布卢姆的教育实验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他的教育实验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就是只要教育方法得当,95%以上的学生都是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同样水平的。这就证明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中阐述的观点“性相近,习相远”。那么,怎么会出现后进生现象呢?笔者认为,不是所有的后进生一生下来就“落后”,就想比别人“落后”,究其成因,它有来自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
所以,后进生的出现和社会的影响、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其中,作为与学生有直接关联的人——教师,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但教师往往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责骂他们,不断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将他们从学生群中分离出来,使这部分学生成了人人共知的另类。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能力,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消失了,厌学情绪乘虚而入,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了学习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慢慢发展成我们常说的厚脸皮性格的人。当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找不到温暖和自信、得不到关心和信任时,少数的后进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这也是发展的必然。例如,在笔者的班里有一个后进生,他成绩差,经常不写作业,但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笔者决心帮助他改正这些缺点,提高学习成绩,重塑学习信心。因此,根据学生自尊心强的特点,笔者尽量少批评他,经常在课下与他谈心,关心他的日常生活,使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主动承认错误时,笔者会及时地鼓励他说:“既然你有勇气承认错误,就能改正,凭着你的聪明,教师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果然,他增强了信心,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从而回到了正常的学习轨道上。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不能鄙视他们,要经常找他们谈心,引导他们不断提高认识,同时还要经常与他们的家长沟通,发现他们的优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还有人说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成绩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作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需要强调的是,后进生不是指由某些遗传或生理的因素而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多动症)等的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的“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主要是指在教育主导的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而所谓的“双差生”,是指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
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就是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就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相对概念。通常情况下,最突出地表现在品行和学业成绩等方面相对滞后。但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不应局限于品行和学业成绩这两个方面来评判一个学生后进与否。后进生既指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个体,也指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群体,转化后进生工作面临的不仅是个别人,还可能是一部分人。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用素质教育的标准来看,“后进生”与“非后进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时下,“后进生”三个字几乎成了教育界和家长们的一句口头禅。听多、见多之后,笔者反复思考并问自己:何谓“后进生”?你别说,这一问不打紧,却把自己这个有着23年教龄的老教师给难住了。于是,笔者便求助《现代汉语词典》,想从中找到权威的答案,结果令人失望,因为压根儿就没有“后进生”。关于后进生的定义,笔者查询了多方面资料,发现它有多个不同版本的解释,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答案“五花八门”,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搜索的结果进行“压缩”。多数人较倾向于“后进生是指智力因素处在正常发展范围内,由于某些教育因素的不良影响,造成思想道德、学业水平或其他非智力因素方面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也许正是对“后进生”的如此解释,才使得大多数后进生因此对自身缺乏信心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显然,这样的解释不是很科学。
那么究竟何谓“后进生”呢?简单地说,“后进生”即“后劲生”也。再幽默或者时髦一点地说,“后进生”就是“后来进步最快的学生”的缩写。想必我们只有这样来理解和认识所谓的“后进生”,才会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善待他们,从而达到增强他们信心的目的,伴随而来的将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www.xing528.com)
还有人说后进生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方面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是批评较多,如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二是逆反心理较强,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例如,认为违反纪律、勇敢向教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所以,肩负着教书育人的我们,将如何转化和帮助这部分学生走出困境、走出误区的责任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来,因此我们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
根据学习困难的程度,可分为学习求精困难、学习轻度困难和学习严重困难。求精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品行较好,但在继续拔高和全面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轻度困难的学生经过教师或家长督促、辅导,各科成绩能够勉强及格,或仅有部分课程不及格,在行为和情绪方面问题较少;严重困难的学生虽经有教师或家长的督促、辅导,但仍然全部或大部分课程不及格,同时伴有品行、情绪等多方面问题。
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可分为智力迟缓型、学力欠缺型、行为情绪型、动力障碍型和心高手低型。智力迟缓型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思维和理解能力显得迟钝、缓慢,在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方面,都比正常学生要差些,对知识不能变通运用,生搬硬套,很难跟上班里的正常教学。学力欠缺型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习惯、学习技能、学习方法、学习速度、学习组织能力、自我检查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缺陷,因而成绩较差。行为情绪型的学生由于行为或情绪方面的问题而造成学业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品行问题,由于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指责、训斥与同学们的嘲笑、歧视,因而产生与班集体、教师对抗的情绪,常常表现出敌意、挑衅或破坏性行为,有较强的攻击性;二为不适应或不成熟行为,如学习懒散、不爱动脑筋、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觉性、贪玩、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怕困难。行为情绪问题可以引起学业不良,导致各种行为情绪问题。动力障碍型的学生学习态度不良,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缺少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认为学习是他们的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具体,自信心低,自卑感强,对学习感到恐惧、焦虑、厌恶,缺乏对学习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业责任心不强,不知“勤奋”为何物,缺乏坚持性,不思进取等。
还有的学者经过研究认为:“所谓后进学生,就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的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者在会考、高考中达不到学校的质量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学习困难也称“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而我国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研究。有关学习困难的定义较多,目前国内较普遍的看法是指智力正常,而在学校的学习中有严重困难但又没有生理上和智力上的原发性缺陷。这些学生不但学习差,而且常常带有一些行为问题。据国外调查,在全体学生中学习困难学生的发生率为8%~12%,而国内调查的约为6%左右,即使按最严格的标准,也在3%左右。
面对这样一种现实,即我们的教育对象中存在着一批被人们(教师、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士)称为后进生的学生,由于大家对这类学生看的角度、认识的程度、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所以有许多不同的称法——差生、后进生、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困难学生、难教儿童、才能未被开发的人等,不一而足。这些说法中,“后进生”最直截了当,也多见报纸、文件等。对于这些称呼,我们可以再做讨论,但客观事实是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的智力基本正常,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有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各自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但是,他们的学习成绩不良,其中有一部分还伴有“反社会化”行为倾向,如思想意识不健康与行为上有旷课逃学、称王称霸、打架偷窃等违纪、违法问题。为了区别于一般学业不良的后进生,习惯上把这一部分学生称为“后进生”。
那么,一所学校里到底有多少后进生呢?由于各所学校的情况不同,对“后进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后进生的人数难以做出精确的统计。但一般认为“学业不良”的后进生在初中学生中占的比例为10%~20%,双差生约占2%左右。不管怎样,可以这样认为,后进生是普遍存在的,这个事实一直在困扰着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使得教师和家长焦虑不安。应该特别引起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是,一些后进生厌学、恐学,其中有一部分后进生向着弃学发展,极少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至于联想到他们作为“后进生”的经历,会在他们心灵上留下什么创伤,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时,则更令人不安。应该说,对这一类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一直是普通中、小学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的难点,也是教育工作者平时比较重视的一项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教师并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在他们身上也花费了很多精力,却往往事倍功半。问题出在哪里呢?据笔者长期观察了解,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对这些学生缺少科学的分析,其中包括对他们的成长经历、所处环境、生理与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未能在教育中很好地遵循因材施教和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的原则。打一个比方,就像一个医生给病人看病,不问病史、不看病情、不喜欢找病因,光知道这是病人就开药方,这样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很自然的了。
后进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每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特殊的个性,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一般可粗略地把他们分为智力型和非智力型两种。从对无锡市工读学校的学生分析来看,IQ值在80以下的智力型后进生约占20%,这类学生的记忆力差,不善于观察、想象,缺乏有意注意力,学习容易疲劳,思维速度慢,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其他学生多,但成绩却远远不如别人。而大部分后进生属非智力型后进生,他们并不笨,因为他们在高兴时或者在某种压力下,能表现出较高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水平,但他们对学习却不感兴趣,有的懒惰,有的自卑,有的任凭喜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与教师对立、“横竖横”,这些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对班集体和他人的影响极大。这一类后进生如不加以控制、转化,必然为学校的规范和纪律所不容,很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到旷课、逃学、弃学,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