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统计图标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统计图标应用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教师教学方式上看,统计图表的加入,给教师增加了新的教学资源形式,教师一方面,可以自己去寻找数据,对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分析,应用Excel软件制作成统计图表。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统计图标应用

(1)提高对教师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对教师的三个基本要求,一是更新教育理念,二是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三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要建立新的教育理念,除了对教科书的把握和应用之外,教学辅助材料和现实教材都可以拿来为课堂服务。具体包括可视化材料、电子教材、多媒体图片声音资源、教辅用书等。所以教师的教学资源也不应仅局限于教科书,课程也不再是单调的复述教材,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在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都对教材给定的内容加入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作为教师,需要转变以往单一讲授灌输的教学方式,应用智慧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除了要求学生理解、记忆、练习、应用以外,设计或制作新的教学资源,创造出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部环节,从一开始的问题的提出,到发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直到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这就对教师的历史学科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在高中历史教学环境中应用统计图表,提供的是对教师的一种教学思路有意识的应用引导,主要是利用Excel软件自行制作图表型教学资源。这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掌握史料搜集方法和其他科学研究方法。

如果历史教师有更多的数学统计学的相关基础,并且具备更高的软件使用能力,是可以对掌握的数据进行更加复杂的概括性分析,以确保我们接下来的分析是有据可循,有助于更接近或者“发现”事件的本质。这是对历史教师跨学科素养的客观要求。当然,目前绝大多数历史教师由于自身教育背景的局限,暂时还达不到这个程度。

(2)改善教学质量。(www.xing528.com)

在教学环境中,我们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各取所需,各取所长。在课堂中应用统计图表的教学是适应这种探索的与时俱进的要求。

从教师教学方式上看,统计图表的加入,给教师增加了新的教学资源形式,教师一方面,可以自己去寻找数据,对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分析,应用Excel软件制作成统计图表。另一方面,如果能在课堂设计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入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主题的统计图表,多方面多角度地应用材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转变思维方式,从“凭感觉”走向“凭数据”。

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14]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历史课堂几乎是照本宣科和纯粹的理论分析,若想让统计图表的应用顺利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其一,要求教师同仁重视如PPT、微课程等多媒体平台和方式的应用,增加课堂活力;其二,也要善于应用Excel软件和计算机工具,使得制作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表资源、并利用制作出的图表进行数据分析成为可能。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频率,还能充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思考积极性,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对于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可行性。

统计图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师利用Excel软件制作和丰富教学资源,通过积累和搜集身边的史料,加强师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师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感,让学生“从做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尝试建立历史资料库,将来有可能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历史的参考资料,从而扩大史料来源的范围,提高史料的利用率和转换率。还有助于教师自身对身边资料的收集,为今后的历史研究积累数据。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统计图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向学生“满堂灌”的授课形式,从分析文字的枯燥转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更加强了学生自身对历史事件的体悟和感受。但需注意,统计图表教学不可流于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