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统计图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趋势

统计图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趋势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2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表3-3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统计解析:本题的主题是国际物资交换,统计图表在题中位于材料三的位置,前两段文字材料分别是废除中立法禁运条款和大不列颠订货与美国国防,数据材料一定是紧密与主题相关,由材料中的表头可以作答出美国对华援助状况是在提问贷款的类型,分为贷款和租借。一般统计图表思想渗透的设问能够考察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的能力。

统计图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趋势

高考主观题一般由主题、材料和设问三部分构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调动知识的能力以及描述和总结归纳的能力,以问题为载体,体现统计图表思想的试题多以统计图表方式在材料中呈现,多是一组图表,要求学生找出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在2007年的全国卷Ⅰ文综试题中,就出现了这样一道分值6分的试题。

示例:根据表3-2、表3-3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从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

表3-2 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表3-3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www.xing528.com)

解析:本题的主题是国际物资交换,统计图表在题中位于材料三的位置,前两段文字材料分别是废除中立法禁运条款和大不列颠订货与美国国防,数据材料一定是紧密与主题相关,由材料中的表头可以作答出美国对华援助状况是在提问贷款的类型,分为贷款和租借。再结合表中的数据比较归纳出变化趋势。

本题中的数据材料组合形式多样,“租借”和“贷款”两个图表数据为一组,对比出现,其中的年份有交叉,数据变化要归纳出特点。结合这一时期的所学知识,对华援助原因要强调中国抗战在整个战场中的地位,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争结果的影响,为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援助中国,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有利于美国自己。这是利用图表中的年份和数据变化获得的答题信息和思路。

一般统计图表思想渗透的设问能够考察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的能力。遵循史学认识的基本逻辑:通过时间和特征确认史实,明确史实,归纳特点,总结规律,正确评价。能力的要求也是从低到高。

主观题解题策略一般来说一是要抓住大题的主题,看是哪个历史时期围绕什么历史事件展开的,在主观题中呈现的图表材料也离不开这个主题。二是要仔细读图,包括表头、表格内文字和数字变化,尝试采用横向纵向比较总结概括出规律。三是要结合所学知识,对图表中的数字按照题干要求概括出规律,进行分析综合、探究比较,提取有效信息来描述问题,进行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