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统计图表方法的适用范围,可以用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这几个方面均有涉及,由于应用较为广泛,可以作为扩宽学生历史视野,更好理解教科书内容的辅助教学资源。以下统计图表是可以应用的教学资源举例,不一定全部出现在教科书中,但都是出现在教师常用的主干知识中。
在政治史上,民主可以被量化。我们能看到以一些相关图表来说明的具体案例,典型的如雅典公民在居民的比例(图1-2)。
图1-2 雅典居民成分构成
在具体讲述这一课时,应用饼状图是比较妥当的,饼状图的优点是可以直观体现各部分的比例,这张图非常经典,作为试题也经常出现,通过观察可以充分揭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有范围的民主”,用饼状图表示雅典居民成分,可以直观看出雅典居民由奴隶、外邦人和自由民构成以及他们分别占到的比重,对于补充教师在本课中阐述雅典民主的意义与局限性,帮助学生在思考和理解雅典民主的实质提供了生动的学习资源。
教师:大家请看这幅饼状图,思考雅典民主与居民的关
系。观察可知,雅典居民有哪些部分?
学生:奴隶、外邦人、自由民。
教师:他们的比重如何呢?
学生:奴隶几乎占一半,剩下的一半中大部分是自由民。
教师: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是?
学生:只有自由民。
教师:也就是说不到一半的人享有公民权。这与当今的民主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自由发言)(www.xing528.com)
教师:这说明雅典民主的缺陷是?
学生:妇女没有公民权。
教师:如何正确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学生:雅典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创举,调动城邦内部的积极性,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雅典繁荣。但又有局限性,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除外,直接民主易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由于统计图表的特点,其在经济史上的应用最有典型性也最广泛,让数据来为历史事件说话。例如,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表1-4)。
表1-4 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 经济总量的比例表
在讲述这一图表时,材料中的给定的时间是1956年和1973年,根据这一信息引导学生迅速定位到必修二第十九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时期。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分析表格中1956年和1973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和欧共体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变化,得出差距显著缩小的结论。接着观察日本也由1956年占世界的约1/20到1973年的1/5,比较1973年美欧日的比例情况,看出三者在世界总量的分配情况,得出美欧日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欧洲和日本的崛起,威胁到美国“一枝独秀”的霸主地位,对两极格局的世界局势构成了冲击。并与必修二进行结合联想到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原因在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各国的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战后初期普遍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不同程度地加大政府开支,实施福利制度等。引导学生思考政府干预经济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直至20世纪50到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从表格中三者数据的比重来看,没有显著差距,得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有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思想文化史中图表型史料也显现魅力,表1-5反映的是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的种类数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所翻译的西学书籍中应用科学、自然科学的书籍很多,到20世纪初,我们发现翻译的西学书籍中哲学、社会科学明显增多,这就说明人民向西方学习已由最初的器物层面向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转变了。
表1-5 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
社会生活方面借鉴统计图表教学的例子是近代科技在上海和重庆出现的时间表,通过比较铁路、天气预报、汽车和电话分别在西方发明和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可以看出,地处东南沿海的上海较位于内地重庆更早地接触到西方科技,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和冲击更大。
综上所述,统计图表在历史教学中在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社会生活史中均有应用。可用范围较广,但各部分有比重差别,经济史比重最大,其他的较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