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2007年版必修三册中的统计图表进行分析形成下表,统计对象包括在教科书正文、导言部分、资料回放及课后探究学习总结中出现的有统计意义的图表以及出现应用数量表达的文字材料,不包括历史图画(如历史照片和历史画像)、地图类和只具有归纳意义的图表(如大事年表)。不包括年份、月份、专有名词等不含有统计意义的数字。
综观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三册的内容(表1-1),必修一中没有出现显性图表,只出现了隐性的数据资料,在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第一小节“中央集权的发展”,为了展现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北宋后期埋下积贫积弱祸根,采用了数据表达。
表1-1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册图表统计(单位:次)
必修一中另一处用数据表达的材料出现在第十课《鸦片战争》中的“历史纵横”:
当年,英国海军舰船虽然主要靠帆力航行,但也装备有蒸汽机作动力。大型木质装甲舰有两层或三层,可装配几十门、甚至上百门大炮。英国侵华舰队中,最大的战舰载炮74门,最小的战舰“阿勒琴”号,载炮10门。而清朝水师提督乘坐的战舰是木质帆船,火力还抵不上“阿勒琴”号。[1]
这则材料中将鸦片战争前夕中英双方的舰队武器装备进行了对比,战争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是统计表的常用对比项。在这则材料中虽然没有展现出中方的战舰实力和载炮数,但从描述中可以看出,清朝水师提督的战舰还不及英方的最小战舰,实际上中方的实力也可以通过查阅史料获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查找资料,补充数据并根据上述材料做出统计图表。师生在查阅史料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水平,锻炼在史料中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升了历史学习的参与感,而真正参与到教学资源制作的过程中,也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由此学生对于鸦片战争中英双方在军事上的实力对比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也为接下来教师在推进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的教学中为中英军事实力悬殊提供了依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和史料充足的环境中,还作为一个课程活动和探究学习的方式。
第十七课学思之窗的土地改革运动材料中,应用了数字。必修一中出现的三次涉及数字的文字材料,两则是关于战争实力对比,这也是在政治史中的应用重点。
必修二的经济史部分,采用图表的部分更多,这是因为经济天然就和数字有密切关系。这些图表的形式包括饼状图、柱形图和统计表。在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第二节,课文插入了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在1841年和1877年的两个饼状图来表达就业人口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的变化。[2]通过观察饼状图各部分的比重变化情况发现农业和服务业的就业人数都有所下降,工业就业人数不降反升,到1877年超过总就业人数的一半。结合本课的历史背景,容易得出与工业革命的相关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在课文的正文部分,而且在课后的探究学习总结中,也出现了统计图表的表达方式。例如,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学习延伸部分就列出了1913~1921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以纱锭的枚数和布机的台数为自变量,反映出这一时段内棉纺织工业的发展状况。[3]本课一共出现了9次数据表达,包括8处文字材料和1处统计图。文字材料多以代表比重的百分数出现。
用柱形图的形式来反映经济状况的实例出现在第十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三小节“国民经济的劫难”,课文用了两个柱形图分别反映工农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在1966~1968年的变化趋势。[4](www.xing528.com)
如果对图1-1这两个柱形图,我们采用形式变换,将其中的信息经过简单的代数运算后用统计表来展现,就会形成表1-2。
图1-1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表1-2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
从表1-2中,我们可以比较出同一组信息用统计图和统计表表达出来的差异,柱形图表达的国家工农业产值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变化,优点在于表达趋势明显。通过代数计算出的增减率也能反映出变化状况,将变化进行了比值的量化,应该说在本例中各有所长。
再以本册教材第十四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中的表格为例,在讲到“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时,课文中除了应用粮票、布票等图片资料来增加历史教学的生动性,还为了直观表明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观而编制了表1-3:
表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每百户拥有 家用电器统计(台/百户)[5]
从表1-3中可以看出,从1985年~2000年间,中国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器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录音机拥有率从199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说明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不再仅满足于温饱,而且还更加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保障。
必修二中出现的最后一处图表是第二十一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中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图表[6],通过这个表格中的数据,从1966年~1980年每五年的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和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逐步下降,直观地表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政策并未从根本上扭转苏联的经济。这个表格的内容简单,对比项一目了然。
而在必修三中,仅出现一处统计表,即是第二十一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中“学思之窗”,比较了新中国头17年与旧中国教育的发展,将1965年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和小学的学校数量及在校生数量的变化与旧中国最多时的增长倍数进行比较[7],学生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变化以促进学生思考新中国的教育有哪些发展,为什么能得到较快发展,能得到什么启示。如果需要可以考虑应用Excel软件将本表转化成柱形图或饼状图,制作成新的教学资源,从而获得比表格更直观的感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