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在恢复国民经济、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促进社会主义改造和保证重点建设等方面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其弊病也日益暴露出来。《论十大关系》已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问题。随后国务院在1956年5月到8月召开全国体制会议。拟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初步草案。在八大会议上,刘少奇、周恩来和陈云的讲话都阐述了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和主要内容。在1957年1月的省市委书记会议上,中央指定陈云主持财经五人小组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研究。经过半年多的调查、讨论和修改,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基本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商业和财政三个管理体制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尝试。
在这次体制改革中,党中央着重探讨了这样几个问题:中央向地方分权。这是建国后党中央思考较多的问题之一。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这个问题后,周恩来对此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和发挥。他主持召开的国务院体制会议着重讨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最集权就等于无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就是要发挥地方积极性,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他提出从计划、财政、企业、事业、基本建设直到编制等问题都要扩大地方权力。扩大企业自主权。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要让企业有一定的“独立性”,3天之后,即4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的讲话中又提出,要使企业有“自治权”,成为公开的、合法的“半独立王国”。接着在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明确提出:“工厂应该有自主权”。给生产者个人以利益,给生产单位以一种自主权,这对整个国家工业化好不好?应该是更好一些。在所有制、生产和流通方面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管理体制。毛泽东提出要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之后,陈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思索和研究。他深刻地分析了现行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提出了在工商企业的购销关系、生产经营形式、市场管理、物价政策等方面搞活经济的若干措施。他认为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将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这个思想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生产和流通体制的改革指明了出路。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多样性、灵活性。在1956年12月,毛泽东讲到允许开设地下工厂,允许私营经济存在之后,刘少奇在1957年春天南下视察期间,发挥毛泽东的思想,多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多样性和灵活性问题,这也是对陈云讲的“三个补充”的发展。1957年4月27日,他在上海党员干部会上说: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但是计划性把多样性,灵活性搞掉了。实际上,社会经济生活是几千种、几万种、几十万种,而计划又不能计划那么几千、几万、几十万的,只计划那么多少类,结果搞得简单了、呆板了。同年5月7日,他在北京对中央党校负责同志谈话说: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还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使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苏联在这方面的教训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只有社会主义的计划性,只讲究计划经济,搞得呆板,没有多样性、灵活性。又说,我们一定要比资本主义经济搞得更要多样,更要灵活。如果我们的经济还不如资本主义的灵活性、多样性,而只有呆板的计划性,那还有什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在这里,刘少奇已经模糊地触及到了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但是,随后开展的反右派斗争使他中断了这个思想。(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