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毛泽东认识嬗变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原因,有助于对这个问题作出客观的、公允的评价。
第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从世界形势看,二次大战后出现了一系列的人民民主国家,形成了与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经过战争,资本主义国家很不景气,在走下坡路。与此相反,社会主义国家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显示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两大阵营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战略并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敌对立场,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则支持和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这样的世界格局,也是促使中国明确采取社会主义改造步骤的一个国际因素。就国内而言,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奄奄一息之状,国家不扶植就无法生存。改造使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既是要逐步消灭它,也是在为它找出路。因为它的种种表现似乎说明它的生命力已经完结,很难还有长期存在的价值。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有的事物往往只有当它不存在时才能看出它存在的必要。
我们不喜欢资本主义,但历史的现阶段又不能完全没有资本主义因素的东西。这就决定了我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死而复生”的命运(当然,“复生”不是让其自由发展,而是让其作为社会主义主体经济的补充)。从那时党的思想理论水平看,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既然处在孩童时期,就只能照搬苏联模式。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只提供了这样一个模式。这个历史的和认识的局限性,是任何人难以跨越的。
第二,原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并非是理想蓝图,也很难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雏形,前已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本身就有缺陷。从社会主义的认识发展史来说,当时只有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论,没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当时的工业化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是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70%的单项指标,而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综合指标。因此,就是彻头彻尾地搞20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也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100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任务。20世纪50年代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远没有80年代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而提出的理论内容丰富、认识深刻。用80年代的理论认识去构想50年代的蓝图是不科学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代替不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第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也可以说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大体相同又有所不同的两种设想、两个方案,它们都有各自的短处,但理论上的缺陷表现为实践中的失误不一定是同步的。就1953年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而言,虽然不一定是唯一性选择,但直到1955年上半年,不仅经济建设的发展比较顺利,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也比较平稳,没有发生大的偏差。如果将这三年的实践坚持下去,按照既定规划,三大改造以逐步渐进的方式进行15年,其后果也许不一定比原先构想的15年后突然一举转变的“理论模型”差很多。当然,这只是假设。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误,主要发生在1955年7月发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讲话后掀起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之后,这个人为掀起的高潮是可以避免的,它不是总路线提出的必然结果。
第四,过渡时期总路线无疑孕育着求纯、求快的“左”的倾向,也不排除后来的“左”的错误与它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但是,它的提出并没有构成党的指导思想的根本偏转。这个时期党的指导思想上的错误还处于量变阶段,虽然也发生了像1955年下半年的社会主义高潮和随后的经济建设的急躁冒进这样的方针性错误。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既是毛泽东的思想发展的转折点,也使党的失误在这之后逐步发生了由局部性质到全局性质的变化。当然,1958年“大跃进”后的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有反复的,犯了错误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还能努力纠正错误;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指导思想上的错误才长期、全面地占据了统治地位。
【注释】
[1]《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06页。
[2]《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20页。(www.xing528.com)
[3]《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23、119页。
[4]《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87页。
[5]《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7页。
[6]《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06页。
[7]《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05页。
[8]毛泽东1953年在党中央政治局的讲话。
[9]《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7页。
[10]《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0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