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员干部读本:认识是能动反映》

《党员干部读本:认识是能动反映》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唯物主义的理论,即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在这里是叙述得十分清楚的:物存在于我们之外。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这就是它比起“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来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党员干部读本:认识是能动反映》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二版跋》(1873年1月24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22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就是说,在他看来,他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的事物和过程的或多或少抽象的反映,相反,在他看来,事物及其发展只是在世界出现以前已经在某个地方存在着的“观念”的现实化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27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和数的概念一样,形的概念也完全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而不是在头脑中由纯思维产生出来的。必须先存在具有一定形状的物体,把这些形状加以比较,然后才能构成形的概念。纯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也就是说,以非常现实的材料为对象的。这种材料以极度抽象的形式出现,这只能在表面上掩盖它起源于外部世界。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41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唯心主义哲学的诡辩就在于:它把感觉不是看做意识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而是看做隔离意识和外部世界的屏障、墙壁;不是看做同感觉相符合的外部现象的映象,而是看做“唯一存在的东西”。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年2—10月),《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16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既然这样,那么由此就可以得出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

(1)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

(2)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

(3)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www.xing528.com)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年2—10月),《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23—24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唯物主义的理论,即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在这里是叙述得十分清楚的:物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的映象。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年2—10月),《列宁全集》第2版第18卷第108页,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恩格斯关于物的客观本性的可知性和关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的论点,同他关于盲目的、尚未被认识的必然性的论点是完全一致的。每一个个别人的意识的发展和全人类的集体知识的发展在每一步上都向我们表明:尚未被认识的“自在之物”在转化为已被认识的“为我之物”,盲目的、尚未被认识的必然性、“自在的必然性”在转化为已被认识的“为我的必然性”。从认识论上说,这两种转化完全没有什么差别,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基本观点是一个,都是唯物主义观点,都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外部自然界的规律,并且认为这个世界和这些规律对人来说是完全可以认识的,但又是永远认识不完的。我们不知道气象中的自然界的必然性,所以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气候的奴隶。但是,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必然性,我们却知道它是存在的。这种知识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呢?它同物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以我们的意识为转移这种知识同出一源,就是说,从我们知识的发展中得来的。我们知识的发展千百万次地告诉每一个人,当对象作用于我们感官的时候,不知就变为知,相反地,当这种作用的可能性消失的时候,知就变为不知。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年2—10月),《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89—90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的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1914年9—12月),《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135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这些概念和规律等等(思维、科学=“逻辑观念”)有条件地近似地把握永恒运动着和发展着的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性。

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1914年9—12月),《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136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包含着从每个成分发展成整体的哲学体系),——这就是它比起“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来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151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