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外需依赖之路-国际金融危机再认识

中国的外需依赖之路-国际金融危机再认识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经济体可以长期依赖外需拉动,如亚洲四小龙,而大经济体是不能长期依赖外需的。这也是中国必须解决内需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因。

中国的外需依赖之路-国际金融危机再认识

1997年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变的一个分水岭,因为在此之前,中国经济从来没有经历过因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经济衰退。无论是计划经济实行以来还是在旧中国,甚至更早,中国经济一直是以生产落后,物资匮乏为“危机”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说:在旧中国虽然可以称之为市场经济,却是低水平的农业经济,持续凋敝的农业经济无周期可言;而计划经济无论工业化程度如何都不会有“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显然,1997年的通货紧缩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遇到需求不足引起的经济下降,或生产相对过剩问题。以1997年为分水岭,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从此有效需求开始主导中国经济的兴衰。当时有报道说“将近4亿双鞋的库存”,广州出现“将牛奶往河里倒”的现象,“成千上万的纺纱锭被当作过剩的生产力砸掉”,等等,这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现象出现在1997年后的紧缩经济中,足以标识中国经济进入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从此,“有效需求”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基础支柱,当然能否高速增长也在于有没有支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市场需求。

在紧缩的经济形势下,中国提出了“扩大内需”的口号(如振兴东北、开发西部等)。但在经济水平较低时,内需扩大的条件尚不成熟,扩大外需就是中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瓶颈的重要发展阶段。加入WTO对拉动外需起着重要作用,与以出口替代来拉动经济起飞的其他经济体一样,中国依靠外需渡过了工业化过程中最艰难的一个重要阶段——低水平内需不足的阶段。只有打破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中这个令人困扰的瓶颈之后,才可能有实力解决两级分化问题(包括社保体系和税收体系的进一步改革),才可能进入经济大国的发展路径。于是,中国带着严重依赖外需的产业结构来到了经济大国的入口,也来到了解决内需不足的第二个阶段:较高水平经济条件下(或对外需依赖过重条件下)解决内需不足的阶段。小经济体可以长期依赖外需拉动,如亚洲四小龙,而大经济体是不能长期依赖外需的。这也是中国必须解决内需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因。(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