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欧元开始在国际间正式使用,2002年欧元完成了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货币统一,并在国际上开辟了美元、欧元的双本位货币时代,也进入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新阶段。欧盟国家和英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面临的经济情况也很严峻:第一,欧元和欧元资产发行量正以比美元还快的速度膨胀。欧元区中诸如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等也基本上都是依靠金融服务、地产和旅游等行业,或其他服务业支撑经济。其中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其GDP占世界0.45%)从欧元诞生之后的2000年起都是经常项目持续逆差,而且迅速扩大。意大利2000年经常项目逆差占其GDP的比例为1%,2006年达到4%,2007年也有3%;爱尔兰的经常项目2000年还是基本平衡,2007年其经常项目逆差已经占到GDP的5%以上,西班牙则一直逆差,且逆差占GDP比重由原来的4%狂涨到10%,而2006年美国的这个比例不到7%。整个欧元区的年度经常项目逆差已经达到1500亿美元以上,可以看到欧元区一些国家实际上通过消费其他国家的商品和服务向外输出欧元,然后通过输出欧元计价的债券、股票等虚拟资本回收通过经常项目逆差流出的欧元。显然,欧元和欧元金融资产也在全球迅速膨胀,欧洲经济在次贷危机影响下迅速恶化也源于欧元和欧元资产的过度膨胀。
第二,欧盟由众多经济体组成,整体综合经济实力比美国弱,各经济体之间联系虽然紧密,但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协调统一很不容易,同时欧盟国家之间存在利益摩擦,直接影响欧盟在经济政策上的协调统一。而欧元是维系欧洲经济统一的重要纽带,提高欧盟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效率,是提高欧元国际地位的重要前提。
第三,欧盟内部财政不统一,未来提升欧元的影响力必须克服这个障碍。由于欧元区对成员国政府赤字有较严格的限制,因此欧元国际债券中最大的部分是公司债券,其信用较美国政府债券要差得多。欧盟经济和欧元在金融危机中会受到很大打击。各成员国,特别是陷入债务危机的成员国,探寻解决财政困境的办法,积极与其他成员国进行协调,以及寻求与其他国家的货币、经济合作才能摆脱债务危机困境,维持欧元地位。(www.xing528.com)
第四,欧洲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业参差不齐,许多国家的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弱于美国。统计数据表明欧洲一些银行的杠杆比例比美国还要高,导致欧洲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堪比美国。例如,2008年倒闭的雷曼兄弟发行的债券居然有一半是欧洲金融机构买走的,雷曼6000亿美元的坏账,欧洲金融机构至少承担了一半。
欧盟内部主要国家已经认识到至少应该有效扩大欧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占比,重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金融监管中的地位与作用。目前欧盟27国在IMF大约拥有31.6%的投票权,处于绝对领导地位,所以它们力促将IMF变为一个全球金融活动的实质监管机构,扩大IMF对金融活动的多边监督权。但是欧元区国家由于次贷危机而引发全面的债务危机,也暴露出其实体经济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所以,欧元区国家债务的危机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经济失衡问题已经很难依靠各国自身解决,而欧元区国家内部存在协调困境,需要外部经济支持就是必然选择,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无论欧盟提出什么样的提升欧元地位的方案,如果没有外部经济合作和支持,最后可能都会归于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