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了这种蓄势性的动作,在出现放量涨停之后继续走出一波上攻的行情才是大概率事件。确定形态表面上的走势现象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盘面细节去综合研究,这样才能进一步确定这种放量涨停背后的原因所在。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出现了放量涨停的现象,也未必就能立刻启动一波上涨行情。所以,如果投资者无法判断股价进入低位区域运行时是否在筑底话,那么对随后出现的放量涨停就难以进一步研究分析了。
这里所说的筑底,是指股价在经历了一波下跌行情之后会逐步地进入低位区域运行,而且下跌的速度也会逐步放缓,直至出现止跌为止。在止跌之后,股价会出现反复的整理,或者在触底回升之后再进入反复的整理。在反复整理的过程中主动性抛压非常稀少,整个过程中的成交量会呈现出明显的萎缩。如图3-8所示,该股当时在低位区域就经历了较为充分的整理。
图3-8 中国联通(Ⅲ)
在实战过程中,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形态上初步分析判断,在放量涨停之前股价是否经历了筑底的动作,反复的筑底其实就是一种充分蓄势的动作。有了这种蓄势性的动作,在出现放量涨停之后继续走出一波上攻的行情才是大概率事件。(www.xing528.com)
当然,形态上的观察仅是我们分析过程中的一个初步性的“入口”。确定形态表面上的走势现象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盘面细节去综合研究,这样才能进一步确定这种放量涨停背后的原因所在。
相信有很多读者曾经也在这方面失手过,即看到股价在低位区域运行时出现了反复的整理,随后拉出一根放量涨停的大阳线就赶紧入场买进。但是当自己入场买进后股价却不涨反跌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这里出现的反复整理并不是庄家在真正筑底,或者说真正的底部还没有到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出现了放量涨停的现象,也未必就能立刻启动一波上涨行情。
所以,如果投资者无法判断股价进入低位区域运行时是否在筑底话,那么对随后出现的放量涨停就难以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对于这一层面上的问题,正是我们接下来要讲解的另外一个盘面要点上的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