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西陵景区成功封闭管控,提升品质并吸引大量游客

清西陵景区成功封闭管控,提升品质并吸引大量游客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清西陵景区进行封闭管控运营、提升景区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印发《清西陵景区陵长制名单》《清西陵景区各陵长及相关处室、下属单位职责》,做到事事有人管。利用清明、“五一”、国庆等节假日举办清西陵景区旅游政策发布会,分别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廊坊、大同等地市签订区域代理合同。截至2018年11月30日,清西陵景区共接待游客343881人,门票收入共计11372531元。

清西陵景区成功封闭管控,提升品质并吸引大量游客

保定清西陵保护区】 清西陵保护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分别为中共保定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委托中共易县县委、县政府代管。保护区总面积237平方千米,辖西陵镇、梁格庄镇。主要负责对辖区内行使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内设机构5个,分别是:综合办公室、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处、规划建设处、财务处、社会事务处;根据市纪委、市编委办的有关要求,设立清西陵保护区纪工委,设纪工委书记1名(副处级),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1名(正科级),清西陵保护区党工委、管委会、纪工委共有20人。下设2个事业单位,分别是:文管处、林场管理处。文管处内设机构8个,下设事业单位1个,分别是:办公室、财务科、古建科、文物资料科、泰陵文物保管所、昌陵文物保管所、崇陵文物保管所,旅游服务中心,共有173人;林场管理处内设机构2个,分别为:办公室、财务室,共有15人。

党工委书记:杨义宝

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东辉

管委会副主任:冯公禧

       刘德路

       张学刚

纪工委书记:王占伟

副县级调研员、梁格庄镇党委书记:武长城

办公室主任:赵海博

【工作概况】 坚持“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并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共赢”的工作理念,按照“文物保护紧抓不放,旅游发展交给市场,规划建设严格裁量,社会管理持续晋档,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易州”发展定位,牢牢把握全县全域旅游工作和清西陵创建5A级旅游景区工作重点,开拓创新,夙兴夜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清西陵在文物保护和5A创建工作中扎实推进并取得一定成绩,为持续推进清西陵保护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建设全域旅游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施保护工程】 2018年,涉及本体维修工程19个。其中,竣工并进入结算审计阶段5个,日常保养工程完工并现场四方初验项目2个,基本完工准备进行四方初验项目3个,完成招投标并已开工实施项目2个,实施彩画项目3个,完成方案编制准备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复的项目1个,正在进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方案编制工作的项目2个。

【实施“三防”工程】 安防工程全面竣工,与航天二院合作完成雷达光电项目全面施工。防雷工程全面竣工,正在对所有项目进行验收整改。4个消防工程竣工,等待验收、结算,完成永福寺消防资金到位262万元,请专业人员根据评审意见调整预算。(www.xing528.com)

【确保文物安全】 物防、技防、人防、犬防等防范措施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防护网络进一步完善,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分级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明确各级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加大文物安全投入,加强安全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2018年,实现了确保文物安全无事故的任务目标。

【推进项目建设】 2018年9月27日,综合服务区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易县旅游新地标的形成。完成通景区公路架设桥梁、绿化亮化、路基及路面铺装等600万元投资建设任务。完成东入节点地面整理、土方换填、路面铺设、修建垃圾池、放置景观石,并整体完工交付使用。组织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管线入地工程一期(强电)完成的永福寺段、崇陵段、慕陵段、大红门段、综合服务区段、昌西陵段、878段、泰妃陵段等主要核心景区入地工程审计验收,并拨付项目剩余工程款。完成环陵公路420盏路灯的检修工作,更换灯杆10根,更换灯头40余个,更换道旗420面。完成投资57万多元的八角楼平桥节点提升建设任务。为清西陵景区进行封闭管控运营、提升景区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升管理水平】 聘请易水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管理团队,对综合服务区进行合作管理;在游客中心继续做好旅游工商、旅游公安和巡回法庭工作;继续加强导游管理和培训提升,开展晨练和演讲活动,丰富导游讲解方式;加强智慧景区建设,实现了电子门禁、安全监控、无线WIFI、手机APP和广播系统高效使用。

【整治旅游环境】 成立综合执法大队,对辖区车辆秩序、店外经营、私搭乱建、牌匾等进行治理,取得明显的效果;组建专业队伍,负责景区环境卫生和绿化修剪维护工作;加强旅游和文物施工现场规范管理。印发《清西陵景区陵长制名单》《清西陵景区各陵长及相关处室、下属单位职责》,做到事事有人管。

【挖掘历史文化】 参加第十三届清代宫廷史学术研讨会,并提交《清昌陵圣德神功碑楼的营建与维修初探》《清西陵琉璃瓦戳记探析》《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工程》3篇学术论文。完成清陵志西陵篇的稿件修改完善工作。完成中国文物志、方案志稿件的写作任务。组织清西陵文化展示大纲(除泰陵外)的专家论证会,确定展陈大纲。

【提升景区品质】 对流动商贩进行清理,规划专门区域售卖土特产品;制定《导游员定岗分级方案》《景区讲解员综合治理方案》。全年共集中培训2批次,专家考核定档1次,针对性提升2批次,导游实地拉练讲解15天,总计培训达200多人次,处理违规讲解人员5人。加强对保洁公司日常督导检查。建立卫生日检制度,营造了干净、整洁、优美的卫生环境。组织下发《切实加强景区意识形态相关工作的通知》,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加强宣传营销】 举办2018年第二届清西陵徒步大会、“山水灵秀地 光影清西陵”主题摄影等各类活动。制作时长5分钟和10分钟清西陵风光宣传片。为方便游客访问,在百度搜索中增加了“清西陵官网”“清西陵旅游”“清西陵景区”“清西陵”关键词,并升级改版清西陵官网。开展祭祀大典活动,丰富演绎内容,增加游客参与性演绎活动。利用清明、“五一”、国庆等节假日举办清西陵景区旅游政策发布会,分别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廊坊、大同等地市签订区域代理合同。主动降低通票价格,由原来的120元降为108元,门票收入明显提升。截至2018年11月30日,清西陵景区共接待游客343881人,门票收入共计11372531元。

【强化队伍建设】 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等政治理论书籍。组织学习《文物保护法》、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文件,组织对新《宪法》的学习。以开展“一问责八清理”、整改“回头看”为契机,积极开展纪律作风整顿专项行动。对工程建设、工作纪律、工作制度执行落实,以及公务用车管理、工作作风建设、经费使用等方面加大治理力度,保障各项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开展包村扶贫】 年初派驻扶贫工作队长6人,吃住在村,配合分包村摸清贫困人口底码,落实上级帮扶政策,建立健全分包村脱贫长效机制,积极主动利用“脱贫不脱政策”的机遇,积极帮助分包村联系县直部门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对退出的贫困户进行走访,确保其思想稳定。动员机关及下属单位帮扶责任人深入分包户宣讲政策,最大限度的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先后为帮扶户送去米、面、油、床单、被褥等物品,并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问题,使贫困户切实感受到党的政策给生活上带来的改变,感受党的温暖,真正理解脱贫政策,稳定思想情绪。做好紫荆关镇碾子沟村扶贫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任务目标,迎接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考核验收,接受国务院扶贫工作第三方评估验收。

(杨珀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