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韵腔
武当道教音乐中的韵腔亦称韵子,指在道教法事活动中由讽、念咒、诵诰、咏唱发展形成的歌腔,由道众一代接一代口传心授保存下来,并在各种法事实践中加以发展。因道教法事过程中的宗教内容、目的、性质的差异,在唱法上亦有区别,是武当道教音乐的主体。
韵腔的唱法大致有以下四种。
1.咏唱式唱法
特点:旋律优美,唱腔动听,细腻悠扬、抒情表意,是武当道乐的精华所在,有仙音妙乐韵味。
曲目:各种韵(《澄清韵》《幽冥韵》等)、赞(《大赞》《小赞》等)、引(《幽魂引》《梅花引》等)、偈(《大偈子》《小偈子》《步虚》《吊挂》等)。
法器:笙、管、笛、箫及其他弹拨拉弦乐器。
2.念唱式唱法
特点:旋律简练,不用衬字、衬词,没有施腔,起伏曲折不大,音调平衡规整,呈一种似念似唱、非唱非念的形态。
曲目:道士早晚功课习诵神训诫文诰的“宝诰腔”。
3.诵念式唱法
特点:字数规范,音律音调稳定,一字一音、上下两句无限反复至咒语唱完。
曲目:咒语,一种宗教法术语句,武当山道士多称其为“棒棒经”。
4.韵腔中间杂以道白唱法
特点:讽经韵腔。若干段韵腔唱完后,插入一段带有一定韵律的经文道白或咒语,然后接唱下面的韵腔。(www.xing528.com)
曲目:《上祖师表》《萨祖铁罐施食》《赈济》等斋醮科仪。
(二)武当山道教音乐中的法器
法器,是道教在举行宗教仪式、演法行道时显示法力的各种演奏乐器的总称。诵唱经文时辅以诸多法器按不同组合进行演奏与鸣响,能够使诵唱者的表演更为有声有色,也能烘托醮坛气氛、表述法事情节。
法器的种类和功能有以下几种:
仰启天帝、朝敬祖师神仙及驱魔镇邪的器物:如朝简(笏板)、如意、玉册、玉印、宝剑、令牌、令旗、令箭、法绳(净鞭)、法尺(天蓬尺)、镇坛木等。
打击法器:如金钟、玉磬、大铙、小铙、大钹、小钹、镲、手铃、大木鱼、小木鱼、铛子、堂鼓、小鼓等。
信众认为,法器具有召神灵、通天地、驱魔辟邪等神秘寓意和特殊功能,能够辅助宗教氛围的形成,似传统戏曲中“主胡”的伴奏功能作用,如京剧中的京胡、梆子戏中的梆胡一样,有特殊的风格和色彩。具体而言:
鼓:道坛启建斋醮之始,必先擂鼓三通,名曰“起鼓”,用以通报鬼神,祛除邪氛,敬戒法众,整肃秩序。
钟磬:能通神灵、驱邪魔。磬口向上,声音能直上九霄,通达天庭,而钟口向下,则能召唤地府神灵。
铙钹:能惊退恶鬼。
手铃(法铃、帝钟):有召集鬼神之功效。
木鱼(木鼓):“木鱼清磬,振醒尘寰。”内坛法事大小木鱼兼用,外坛法事常用手执的小型木鱼。在道教音乐中,它能调整节拍、支配速度。念咒腔的诵持则以此为唯一的伴奏乐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