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当文化概观:道观、古道与桥梁的建筑艺术及价值分析

武当文化概观:道观、古道与桥梁的建筑艺术及价值分析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世玄岳”牌坊比之于庞大的武当道教宫观建筑,并未受到人们太多的重视。其次,“治世玄岳”牌坊是武当山古神道上的标志性建筑物,被认为起着分隔凡间和仙界的作用。一般来讲,石牌坊是封建王朝时代由帝王亲下圣旨,为纪念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活动、人物而树立的一种标志性建筑。

武当文化概观:道观、古道与桥梁的建筑艺术及价值分析

(一)“治世玄岳”牌坊

玄岳门

“治世玄岳”俗称玄岳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落成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是由嘉靖皇帝敕建并赐额的道教门洞式建筑。据卢重华的《大岳太和山志》卷一“大岳总图”记载:“嘉靖三十一年,特颁内帑,敕工部侍郎陆杰等重加修葺。神宫仙馆,焕然维新。仍于入山初道鼎建石坊,赐额‘治世玄岳’。”同卷“遇真宫图”亦云:“嘉靖三十一年,世宗肃皇帝遣官修葺本山,乃于是宫东二里许入山初道,鼎建石坊,赐额‘治世玄岳’云。”“治世”是相对于乱世而言的,指国家安定、有秩序。嘉靖皇帝题坊额为“治世”,实际上是对自己治理天下之功绩的肯定。“玄岳”,是嘉靖皇帝对武当山的封号,意谓武当不是一般的山岳,而是有着浓厚崇道尚玄特色的山岳。明成祖封武当为“大岳”,已有抬高武当山地位,尊其为“天下第一仙山”的意思了;嘉靖皇帝进一步加封武当尊号,则是更明显地抬高武当山地位,使其为“五岳之冠”。嘉靖皇帝鼎建并题额的“治世玄岳”牌坊,是明代武当山之地位高于五岳等其他名山的标志。

此牌坊为三间四柱五楼牌坊式的石作榫卯仿木结构石构建筑,高12米,宽12.36米,面阔三间(含柱子外边),通高12米。面阔与高度的比例协调,极近正方形。五楼相叠,无突兀之势,总体上显现出一种古朴雄浑气势。原建有屏墙、海墁、踏垛约4000米,现已废。正中横梁坊额刻有嘉靖皇帝朱厚熜亲书赐额的“治世玄岳”四个大字。运用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圆雕、透雕、浅浮雕、阴刻线等雕刻技法。

“治世玄岳”牌坊的每一构件、配件,都是用青石雕凿,但柱、额、枋、阑、檐椽、斗拱、屋宇皆为仿木结构的石质构件,用榫卯拼接的办法组装而成,接口紧密,结构牢固。各楼屋宇之制相同,从结构上看,整个石牌坊五檐飞举,完全以青石仿木构建筑,做工精细。

明代鼎建“治世玄岳”牌坊后,在牌坊前修建了灵官殿、玄都宫、回心庵等建筑,供奉着鎏金灵官、六甲神像,这些都是武当山古神道上的标志性建筑物,起着分隔凡间和仙界的作用。

“治世玄岳”牌坊比之于庞大的武当道教宫观建筑,并未受到人们太多的重视。它毕竟属于建筑小品,既不给人避风,也不能为人挡雨,因此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它的存在。但是,这并不等于这座牌坊没有价值。

1.宗教意义

首先,它位于到武当山朝山进香的必经之路上,是提醒香客抖擞精神、虔诚奉神的重要关口。

进香,本意指将香上进香炉中,后泛指向神敬献礼拜以表达虔诚的心意,亦称“烧香”“拈香”“焚香”“上香”等。宗教信徒从远道去圣地或名山的庙宇朝拜焚香,被称为朝山进香。以朝拜玄武——真武神为主要特征的武当山进香民俗已传承了上千年。“治世玄岳”牌坊位于武当山与小终南山两山夹峙的垭脖之间,原始地名为表峡口,周围山峦四合,溪流环绕,负坎抱离。坎为水,为北;离为火,在南,当属吉土。西距玉虚宫5千米,东为水磨河注入丹江的交汇处——草店码头,南有遇真宫,北临丹江。古时从北方诸省和江南诸省水路而来的朝山香客,从均州城南门启程,必经七里屯至石牌坊35千米长的官道。

明代鼎建“治世玄岳”牌坊后,在牌坊前修建了灵官殿、玄都宫、回心庵等建筑,供奉着鎏金灵官、六甲神像。昔日自山下至玄岳门有上、中、下三个灵官殿。其中,位于玄岳门旁的上灵官殿内,供奉着道教守门镇山之神——王灵官的铜铸鎏金像。金像披甲执鞭,三目圆睁,虬须怒张,锯齿獠牙,形象极为威武凶恶。殿前警示对联云“好大胆敢来看我,快回头切莫害人”,既劝善,又劝凡,反映了道教惩恶扬善的教化功能。香客至此要虔诚敬神,洗心入静,不得喧哗或污言戏闹,要有敬畏之心。

其次,“治世玄岳”牌坊是武当山古神道上的标志性建筑物,被认为起着分隔凡间和仙界的作用。

在明代的图程路引中,玄岳门又称“蓬莱门”,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进了玄岳门,性命交给神。出了玄岳门,还是阳间人”这一谚语。嘉靖皇帝鼎建“治世玄岳”牌坊之前,在遇真宫之西建有“仙关”,作为分隔凡间和仙界的标志。“治世玄岳”牌坊建成后,取代了“仙关”的地位。“它再次表明武当山是皇室‘家庙’的特殊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完善了家庙的格局,使山上山下、尘世与仙境有了明确标志,强化了宗教范围,增加了气势。”人们在走完均州城(已淹没于丹江口水库)至草店35千米的平路,攀登上数百级台阶后,眼前赫然而立的是一座用碧色石料构筑的“治世玄岳”牌坊。它标志着人们将要进入武当福地,标志着后面将有大建筑群的存在,引导着行人进入一种不同凡响、超凡脱俗的神仙境域。门前原有“沐浴堂”,供香客们沐浴净身,提醒人们朝圣前要清斋奉戒、整洁心身,以示虔诚。这说明“治世玄岳”牌坊有分隔空间的功能,是沟通人和神的媒介,起着连接凡间和仙界的作用,“在地域概念上确立了‘神山’‘仙源’,完善了武当山的整体格局,起到了标志性的作用”。

以玄岳门为界,武当山进香道路被分为山内神道与山外道路两个部分。山外道路,北路为北方诸省和江南陆路香客的朝山古道;南路包括水、陆两路,长江中下游的香客以及由云南等西南各省而来的香客,多由南路进入武当山;西路所来之香客多来自陕西安康、汉中及四川达州和鄂西北一带。明清时期,香客入武当山走北路、西路必经均州,由南路者可不经均州,而无论哪一路都必经过草店。从草店码头下船,迎面便是玄岳门,所以它是进入武当山的标志性建筑。

一般来讲,石牌坊是封建王朝时代由帝王亲下圣旨,为纪念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活动、人物而树立的一种标志性建筑。“治世玄岳”牌坊是嘉靖皇帝在完成了对武当山道教建筑的修整翻新与新建后的一种纪念,以昭示后人要用道教精神治理天下。从意识形态上讲,“治世玄岳”牌坊增加了武当宫观建筑作为皇室家庙的威严气氛,象征着皇室对武当道教的恩宠,彰显着嘉靖皇帝要以道教精神来使国家和平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意图,因此,它是一种富于象征意义的符号。

2.审美特征

既然“治世玄岳”牌坊有如此重要的政治意义,那么当年的设计者和建造者肯定会尽全力把它建造得雄伟坚固、美轮美奂。概括而言,“治世玄岳”牌坊的审美特征有如下几点[11]

(1)均衡美。

“治世玄岳”牌坊,为三间四柱五楼牌坊式的石作榫卯仿木结构石构建筑,高12米,宽12.36米,面阔三间。面阔与高度的比例协调,极近正方形。五楼相叠,无突兀之势,总体上显现出一种古朴雄浑气势。原建有屏墙、海墁、踏垛约4000米,现已废。正中横梁坊额刻有嘉靖皇帝朱厚熜亲书赐额的“治世玄岳”四个大字,楷书四字,字径0.8米见方,刊刻于石额两面,笔势隽永刚健,丰浑圆润,对称庄重,遒劲隽永。以宝葫芦为中轴,赐额上方为正向龙,两侧各一独龙,龙尾回勾于赐额下部正中,以四神一一对称、八仙人物两两对称装饰。鸱吻“S”形身躯灵柔矫健,在三层檐脊上均呈对称状。即使团围的仙鹤也呈对称翻翔布局。“治世玄岳”牌坊左右对称、前后呼应的均衡之美十分突出。

(2)结构美。

“治世玄岳”牌坊的每一构件、配件,都是用青石雕凿,但柱、额、枋、阑、檐椽、斗拱、屋宇皆为仿木结构的石质构件,用榫卯拼接的办法组装而成,接口紧密,结构牢固。各楼屋宇之制相同,从结构上看,整个石牌坊五檐飞举,完全以青石仿木构建筑,做工精细。

具体而言,以龙吻吞镂空屋脊,正脊中央立葫芦宝顶。顶饰脊尾雕刻巨口鱼尾鸱吻,牢牢吞定压脊。柱脚贴夹杆石,而没使用一般牌坊常用的抱鼓石。明间门楣下的鳌鱼雀替,形似龙、好吞火、好风雨,背负蓬莱之山在海中,立于此既有承托支撑的作用,增强了梁枋的荷载力,减少了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又有“独占鳌头”、辟邪、祈福、防火之蕴涵。作为柱与屋顶间的过渡部分,斗拱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间接地转到柱上,反映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严密性和条理性。这种如意斗拱堪称石坊建筑的上乘之作,有宋式斗拱造法之遗风。

(3)装饰美。

“治世玄岳”牌坊的装饰非常有特色,正面背面不同,做工精美,气势恢宏。它不是单纯运用一种雕刻技法,而是各种技法的综合运用。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圆雕、透雕、浅浮雕、阴刻线等技法在玄岳门上全能找到。因为青石本身成色单一,所以石雕装饰尤为重要,工匠必然运用多变的技法来弥补成色单调之不足,此牌坊上的雀替、花板、斗拱、立柱、檐楼、额坊等,无不细琢精雕使牌坊具有极强的装饰美。

其装饰手法大致有六种方式:剔地起突、压地隐起、减地平钑、素平、圆雕、透雕。

总之,明代的艺人工匠自如地运用渐变、重复、对比、韵律、平衡、组合、分割等艺术装饰手段,这些装饰雕刻,工艺精湛、精美绝伦,为明代石雕艺术的典范。

3.“治世玄岳”牌坊装饰凸显道教信仰

现存的玄岳门正面门柱上,用上好青石精雕出八仙人物和上八仙之中的福、禄、寿三星神及禧神,注入了道教神仙崇拜的生动内容。玄岳门上的八仙采用了实体雕的手法,刀法洗练,刻画精致,人物比例适当,栩栩如生,稳健中充满华丽,增强了整个牌坊建筑的美感,不仅丰富了玄岳门的道教文化内涵,而且也反映了明朝中期武当道教的八仙信仰情况。牌坊上的这些道教神仙崇拜内容,反映了敬神求福、祈祷长寿的愿望,修行得道、神仙可求的信仰和吉星高照、平安祥和的理想。

“治世玄岳”牌坊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雕刻装饰艺术之大成,具有鲜明的武当道教信仰特征,是我国道场牌坊建筑的精品。

(二)天津

天津桥

天津桥是整个建筑群中的一个精品。天津桥,又称剑河桥,位于武当山紫霄宫以北5千米处的九渡涧上。该桥始建于元代泰定元年(1324),由著名高道张守清命其徒弟吴仲和、徒孙彭明德募资构造,“于斯涧之阳架岩筑室,截流飞梁,以便朝谒者深厉浅揭之忧”。明永乐十年(1412),明成祖朱棣敕建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复扩建天津桥。此后虽历经洪水之灾,但很快得到“修山军余”及道士的修缮。1984年,武当山风景管理局又对该桥望柱石栏及桥面墁石等做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故至今完好。天津桥是武当山46座明代桥梁中规模最大的石拱桥,也是鄂西北地区现存历史最早的石拱桥。

1.越涧渡河,畅通神路

天津桥是武当山东神道上最主要的桥梁,修筑在“地既幽绝,景复珠异”的九渡涧上。九渡涧上承武当涧、紫霄涧、黑龙涧、白云涧之水,出龙潭沟而为梅溪涧,汇入淄河,是二十四涧中较大的一条山涧。平常涧水深约0.5米,宽10米左右,若遇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深约1.5米,宽数十米左右。“皇元抚运,尊道贵德,玄教大振。兹山香火亦复隆兴”,元代时,朝山香火十分兴盛,礼神进香必经九渡涧。当众多的朝谒者经过此地时,面对湍急的涧水,难免“深厉浅揭”之忧,即涉浅水,要撩起衣服过去;涉深水,即使撩起衣裳也没有用处,只得连衣下水。元代泰定元年(1324),在“体玄妙应太和真人”“敕赐大天一真庆万寿宫”住持张守清(号洞渊)的倡议下,人们建起了一座石桥。旧志称他:“绍兴香火,丕阐玄风,开化人天,恢复道化……以道一贯,十方皈响,四海流传,独冠武当。”据《九渡涧天津桥记碑》载:“于是洞渊师大兴香火之缘,乃命其徒吴仲和于斯涧之阳架岩筑室,截流飞梁,以便朝谒者深厉浅揭之忧,事未既,仲和已仙逝矣。其徒彭明德以能继志述事,募四方士庶之资帑,构此溪桥,未逾年而落成之。”故天津桥的修建是高道张守清苦心经营,开辟神道的结果,从此,朝山香客摆脱了渡河“深则厉,浅则揭”的原始状态。

及至明永乐年间大修武当山宫观时,永乐皇帝朱棣为了让天下信士更方便地来武当山朝圣,下令对全山的桥梁道路都做了全面的规划维修,我们现在所见的天津桥就是明永乐年间修建的。

2.借景宣道,沟通神人

天津桥的独特之处,正在于其建筑和真武神的修道神话有关。据《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玄天上帝启圣录》等道经的记载,《武当嘉庆图》“涧阻群臣”条记载了静乐国五百官兵被九渡涧所阻的故事。九渡峰至今仍保存有一块楷体元代石碑,即《九渡涧天津桥记碑》:“在昔上皇之初,玄帝分真,降嗣于静乐国宫。几龆年而割恩忍爱,告辞父王,入乎太和山中,修真炼道。既而父王忍念无已,遣臣卒五百众访求,来至兹山,欲涉此涧,涧水忽涌,众进九涉,竟莫能渡。众遂稽首哀告,愿俱隐山中,以事太子。帝闵其诚切,令其得渡。”(www.xing528.com)

九渡涧、九渡峰峰势奇丽,百步九渡,仿佛隔断凡间与仙界的天然屏障。如果“仙关”被看作仙境与尘世交界处所设的门,那么,天津桥便成为沟通凡间与仙界的重要媒介。龙泉观、天津桥等建筑小品的设置,令人很自然地体会到它们是对静乐国王、善胜皇后的恋子情愫的纪念,是对真武修仙学道志向的崇敬,是对武当道教文化魅力的一种诠释。[12]

3.天一生水,洗心净俗

天津桥的命名富于独特的个性和丰厚的人文意蕴,也有许多意义值得追索,“洞渊师匾之曰天津,以配天一生水之妙”,可谓点睛之笔。

“天一”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明代任自垣《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解释说:“《太玄经》云: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玄帝主宰天一之神,故咒曰水位之精;宫曰天一之宫,既是星名,也是神名。”

元代武当道教中最著名的道士是太和真人张守清,他创立了以清微派道法为主体的新武当派,并致力于武当南岩宫的兴建。该宫“规模宏丽、古昔未有”,元仁宗于延祐元年加封神父母号,赐给宫额“大天一真庆万寿宫”,并宣授张守清为“体玄妙应太和真人”。在天津桥建成后,就以“大天一真庆万寿宫”之“天一”来命名天津桥,取其吉象,并符合风水堪舆的形法和理法。天津桥也因此具备了现实与观念中的双理意义:现实中利民涉渡,观念中洗心净俗、普度众生。它由张守清及其徒众倡导建造,化缘募银,广募捐款,其碑额的铭文,就有“募四方士庶之资帑,构此溪桥,未逾年而落成之”的文句。为建桥募资,是普化功缘的德举与善行,这也扩大了武当道教在民众中的影响。修桥济众,惠及子孙,故民众赞助修桥的积极性很高,使武当香火隆兴。即便不能独立建桥,为桥捐建一分,同样也是信仰者的一种努力。筑桥这个行为不仅有着现实意义,同时也象征着精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天津桥作为人和神之间的纽带或中介,无论在抽象的“圣”与“俗”之间,还是在具体的圣域与俗境之间,都具有将它们分隔和联系,进而形成中介与过渡的象征性的意义。

4.道法自然,大美天成

天津桥作为明代官修石拱桥建筑的杰作,以它高超的设计、独特的布局体现着武当文化的魅力。

从设计艺术上看,桥从其下发拱三孔,中心孔最大,余两侧递减,构造空灵,既适于桥面迅速排除积水,又使桥身曲线柔和,韵律协调,如彩虹飞跨。桥侧有21块仰天石和20套望柱栏板,栏板中空并镌刻宝瓶状花纹瘿项,柱头雕成莲花含苞形状,栏杆两端有云形抱鼓石。此种设计完全是皇家法式,但装饰却简洁明快,既稳重又轻盈,寓庄重于秀逸,形态优美,如新月垂空,如长虹卧波。这种处理手法十分高超,它把桥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来处理,具有含蓄之美,没有一丝多余的修饰的空间形态,自然与人工衔接和谐顺畅,形成表里一致的优美韵律,突出了仙桥清逸素雅的色彩美,与道法自然的思想完全吻合。

从天津桥与周围的环境布局来看,龙泉观、天津桥、照壁相互呼应,三者呈“工”字形,对称和谐,流畅自然,一气呵成。

矗立在桥东的龙泉观,丹墙翠瓦,雕梁画栋,观内像设端应,香火缭绕,步虚声声,韵腔悠长,犹步云端。明代的驸马都尉沐昕有感于此而作《九渡鸣泉》:“越壑穿岩势转分,长年流碧净沄沄。三千环佩联翩下,一派箫韶远近闻。鸥鹭浴时飞急雪,虬龙蟠处漱寒云。好教直上青冥去,偏作甘霖翊圣君。”

步上天津桥,桥西的影壁,腾绿惊红,映入眼帘。这一段独立的墙如此布局,在全国的宗教建筑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其硬山式壁顶,正脊两端装饰有琉璃制正吻,龙头形,龙口大开咬住正脊,顶盖筒板瓦,四角用砖岔角。影壁及其装饰藏风纳气,增添了这组建筑的气势。它遮挡住游人的视线,使之不能对庙观内一览无余,同时安抚信仰者的精神,使之安然,而且也引起了游人下一步的审美期待。

这里融山、水、桥、观、林为一体,芳草连天,繁花流云,蝶飞鸟唱,杨柳婆娑,庙观掩映,水天一色,两岸景物曲折多变,格外幽奇美妙,正是人们向往的那种空灵澄清的境界。天津桥在上游的九渡峰、蜡烛峰、玉虚岩,下游的波浪翻滚的九渡涧峡谷之间,起到了重要的点睛作用。

(三)纯阳宫

纯阳宫

纯阳宫又名磨针井,位于回龙观至老君堂之间的登山公路旁,海拔487.2米。此宫为清康熙年间(1662—1722)知府杜养性等4人同建。咸丰三年(1852)重建,之后长期失修,破败不堪。1980年,湖北省政府拨款,历经3年修复殿堂、井亭、配房计52间,建筑面积1543平方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纯阳宫突破了严谨的对称结构,左为层楼,右为方形井亭,前有廊庑及道院,旁为配房与山门,虽四合而无定式。主体建筑祖师殿为砖木结构,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前为廊后封檐,廊顶为卷棚,黑筒瓦屋面,3开间,面阔11.14米,进深8.3米,通高10.05米。殿内原供真武青年像,四壁满绘《真武修真图》,具有民间画风。殿前埋着两根碗粗铁杵“针”,乌黑光亮,象征姥姆当年所磨铁杵。殿旁栏台高举,拱拥姥姆亭,为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黑筒瓦屋面,每间面阔进深均为5.62米,通高10.5米。正殿两旁是配房,殿前是道院,其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硬山顶,两层楼,院墙上嵌着数十通石碑。院前是一道院,幽静雅适。井台旁一石碑下部嵌一化石,为距今已4亿多年的直角石。

(四)复真观

太子坡九曲黄河墙

复真观又名太子坡,它背依狮子山,面对千丈幽壑,右临天池,雨时飞瀑千丈,左为下十八盘,故道如带。此观建筑,充分利用陡险岩上一片狭窄坡地,进行纵横序列布局,使建筑与环境紧密结合,是全山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大观之一。195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殿堂道房105间,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占地面积16 000平方米。复真观是明代敕建的八观之一,也是武当山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道观。

复真观的建筑布局利用陡险岩畔,纵轴线侧开山门,门内依山势起伏建夹墙复道。从复真桥拾数以百计石级而上,是第一道山门。门为砖石结构,歇山顶式,下为石雕琼花须弥座,红墙翠瓦,拱门额书“太子坡”三字。门前为石墁平台,周围饰以石栏;门内依山势的回转建夹墙复道。墙为砖结构,脊饰绿琉璃瓦。夹道从进门至出门,布列造型同样的四座山门。二道门内是一方石墁地的院落,院中左建石祀坛,右建砖雕化香炉,造型玲珑精巧。殿堂转南北向,以大小不同的三重殿堂组成建筑主体。

一重殿为龙虎殿,二层,砖木结构,硬山顶,绿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木构架,前为廊,面阔3间13.25米,进深2间5.20米,通高8.45米。穿过龙虎殿是一方石墁地院落,院中有一饰栏圆池,直径约3米多,名滴泪池。院上台基拱拥主殿,为砖木结构,硬山顶,绿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木构架。前后为廊,单翘重昂斗拱11组,正面为全开式格扇门。面阔3间17米,进深3间9.05米,通高11.2米。全部柱、梁、枋、门、窗遍饰彩画,雕梁画栋,涂彩饰金。正殿后,绿琉璃瓦屋面,面阔1间4.1米,进深3.9米。

正殿右侧门外横轴线上的建筑布局,利用起伏山势,向纵横两个方向展开,一栋栋楼房组合成小院重叠的封闭性空间,十分幽静雅适。现存建筑有藏经阁、皇经堂、道房、五云楼、照壁等。五云楼,亦称五层楼,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屋面,抬梁式木构架,依岩壁而建,5层楼。楼面阔5间21米,进深8.15米,通高15.8米,建筑面积544.47平方米,占地面积224.92平方米。顶层有梁枋12根,交叉叠搁,下以一柱支撑,计算周密,这就是古代木结构建筑杰作“一柱十二梁”。

(五)琼台中观

琼台中观

琼台有上、中、下三观,元代时称“琼台宫”。在天柱峰东南麓约8千米左右,背倚旗杆峰。明清时修葺扩建,有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至清咸丰六年(1856)毁于兵燹。光绪时重建部分庙房。三观建筑物均利用地形特征,各以中轴线进行对称布局,合理而严谨。上观、下观已废,今存遗址。琼台中观,现存元代石殿和清代重建的正殿、配房14间,建筑面积479平方米,建筑及遗址占地面积15 000平方米。元代石殿位于大殿右,九脊歇山顶(已残),石雕须弥座。墙厚0.94米,面阔进深一间,建筑面积18平方米。正殿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硬山顶,清式屋架。前为廊后封檐,面阔3间13.13米,进深9.85米,通高11.03米。大殿内陈列着丰富的神像等珍贵文物。其中,明代铜铸鎏金真武神像,高大庄严,甚为珍贵。还保存有武当山最大的真武石像以及元代的残碑断碣等。

(六)朝山古道的走向及审美价值

古神道

武当山朝山古道[13]

在武当山天路历程总体规划中,道路的设置根据宫观位置而千变万化,各宫观的角色不同,道路也会随之具有不同的特征,空间特色与宫观的角色充分融合。[14]武当山的主要朝山道路分为三条:一是在武当山西侧由西神道构成的一条以祈雨为主线的道路空间,连接因唐代祈雨灵应而敕建的五龙祠(之后升为五龙宫),并在其周围形成一定规模的宫观;二是武当山东侧山脉由东神道构成的以寻访仙人为主线的道路空间,连接以八仙观为主的一系列宫观;三是武当山中线道路空间,从玄岳门、太子坡、南岩、朝天宫直至金顶形成的以朝天为主,较为完整的天路历程序列。[15]

蒿口至南岩古道(即西神道):其走向为从北到南,起点在汉十公路边的蒿口,途径茅阜峰—会仙峰—系马峰—仁威观—七里峰—老姥祠—五龙宫—华阳岩—青羊桥—仙龟岩—驸马桥(又称竹笆桥)—仙侣岩—滴水岩—南岩宫—乌鸦岭。这条古道全长约27.5千米,其中茅阜峰至系马峰一段路,全用方石块铺砌而成,宽2~3米。石板路面平整而光滑,每块铺路的石板都被打磨得棱角分明,显然凝聚了古代工匠的心血。

天津桥至琼台中观古道:其走向为沿九渡涧南行,沿途经过天津桥—九渡涧—玉虚岩—琼台下观—琼台中观,全长约15千米。这条古道以水景点多、幽奥奇妙而著称,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袁中道、谭元春等都喜爱这条涧道。袁宏道对他弟弟中道说:“太和琼台一道,叠雪轰雷。”袁中道在《游太和记》中写道:

入溪,即走九渡涧中,至玉虚岩、琼台观道也。……乃行涧中,两山夹立处,雨点、披麻、斧劈诸皴,无不备具,洒墨错绣,花草烂斑,怪石万种,林立水上,与水相遭,呈奇献巧。大约以石泥水而不得往,则汇而成潭;以水间石而不得朋,则峙而为屿。石偶诎而水赢,则纾徐而容与;水偶离而石赢,则颓叠而吼怒。水之行地也迅,则石之静者反动,而转之为龙、为虎、为象、为兕;石之去地也远,则水之沉者反升,而跃之为花、为蕊、为珠、为雪。以水洗石,水能予石以色,而能为云、为霞、为砂、为翠;以石捍水,石能予水以声,而能为琴、为瑟、为歌、为呗。……如此者凡二十余里,抵玉虚岩。岩若青玉,下覆楼阁,流水绕之。喘息稍定,复下穿涧,水稍狭,流愈壮,百武一息,即拣石而卧。一日间,行、住、食、息,皆对怪石,爪齿缨足,俱贯乳雪,生平观水石之变,无过于此者。

乌鸦岭至金顶古道:东神道和西神道在此交汇,其走向由北而南,起点在武当山旅游公路和西神道的交汇处(乌鸦岭),沿途经过榔梅祠—七星树—黄龙洞—朝天宫—一天门—摘星桥—二天门—三天门—朝圣门—太和宫—金殿,全长约8千米。三天门神道的设计具有蜿蜒起伏、狭仄幽静、屈曲隐蔽、深邃荫郁的特征,这就为登上金顶后总览江山,俯仰天地,目击大千,挥斥八极酝酿了情绪,埋下了欣赏旷如景象的审美期待。三天门神道多烟雾云霞,身临其境,拨云弄霞,给人以飘飘欲仙的感受,故古人称这里为“武当之第一境也”。

界碑垭(均房交界处)至金顶古道(即南神道):其走向为由西南而东北,沿途经过大屋场—大稻场—柳树沟—五龙庄—吕家河—新楼庄—九道河—田畈—里沟(龙王庙)—豆腐沟—高楼庄—皇经堂—金顶。这条古道尚待开发,许多溪涧、森林还保持着相对原始的生态环境。

武当山方圆八百里,宫观庵庙多达数百处,古代钦差大臣和普通民众朝武当多是乘轿或步行,因此,古代工匠在武当山山里山外修建了长达数十千米的古神道供人们行走攀登。武当山现存古神道多在风景名胜区内,它们以武当天柱峰金顶为核心,呈放射状向四周延伸。各古道依山势起伏而建,穿行于修竹茂林中,串联各宫观、庵、庙等风景点,给香客游人以迂回曲折、起伏有致、峰回路转之感。朝山古道两旁的花草林木多不加工修饰,野树修竹任其生长,杂花老藤随其纵横,植被茂密,四季如画。“采石片片玉,折枝寸寸香”,游人香客漫行其中,感觉到与自然贴近融合,在草木的芬芳与鸟儿的和鸣中体悟出生命的乐趣和“道”的真谛。所以,游武当不可不走古神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