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净乐宫
净乐宫(复建)
净乐宫是武当山九宫之一,位于古均州城内。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永乐十六年(1418)落成,并赐“元天净乐宫”额。1958年国家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均州城、净乐宫属淹没区,部分文物搬迁到现丹江口市北郊金岗山水库北坡以待复原,部分淹没区文物迁移到武当山风景区元和观内,部分石刻构件文物现仍沉浸于汉水之中。均州城净乐宫至玄岳门的25千米两侧,共淹没宫、观、庵、堂、亭、祠、庙、阁、桥等120余处。
据明代山志载:净乐宫中轴线上有一座牌坊,四重宫殿,宫门前是五间六柱华表式冲天大石牌坊,一进为龙虎殿,二进为朝拜殿,三进为玄帝殿,四进为圣父母殿,各殿均耸于饰栏高台之上。牌坊通高12米,宽为33米。穿过牌坊,是净乐宫山门,此建筑是单檐歇山式,开三孔大门,建造在高1.5米、宽41米、深32.2米的条石砌成的台基之上,砖石结构,门两侧是绿色双凤牡丹琉璃八字墙。宫门内是左右御碑亭,中间是青石铺就的神道。在神道尽头是净乐宫正门,门内是正殿,又名玄帝殿,其规模法式与紫霄宫正殿相似。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上施绿色琉璃瓦,重檐歇山式砖木结构。正殿后面是父母殿,供奉真武帝的父母。
山志载,“净乐宫后有圣父母殿、东有紫云亭。净乐宫原有东、西二宫,西宫后侧为御花园。尚有斋堂、浴堂、神厨、道房、配房、皇经堂、东西龟驮御碑亭、常平仓、更衣亭”等单元建筑,均为明代建筑。净乐宫部分建筑于清代康熙二十八年(1689)毁于火灾,康熙三十年(1691)动土重建,六载而成。乾隆元年(1736)又遭火焚。宫内原有殿堂、廊庑、亭阁及道舍等建筑520余间,四周红墙碧瓦环绕,宫内重重殿宇,巍峨高耸,层层院落,宽阔幽深,环境幽雅,宛如仙宫。明、清名人游记中,把净乐宫描绘成皇帝居所,气势近似于北京故宫,故有“小故宫”之称。
原建静乐宫分布在古均州城内北部的一片平坦之地上,坐南朝北呈正子午向,以中轴线对称布局,并与州城轴线吻合。东西阔352米,南北长346米,占地121 792平方米,方整青石海墁铺地。分五重递进:
第一重建筑为棂星门,经过南大街,直通望岳门。坊前置一对全国罕见的明代铁铸狮子,造型如生,精美绝伦。此铁铸狮子于1958年被砸毁。
第二重建筑为山门。三孔券拱山门建筑在1.7米高的石作崇台之上。左右为绿琉璃八字照壁,中饰椭圆形双凤牡丹琉璃图案,为歇山顶。门两旁的红色宫墙分开内外,外面叫外乐城,里面叫里乐城。
里乐城里东西也有红色宫墙隔离,分东宫、东华门,西宫、西华门,均为歇山顶。开阔的大院内,左右对称有两座高大的重檐歇山式屋顶的御碑亭和一座小巧的琉璃化帛炉、一口日池。
第三重建筑为龙虎殿。龙虎殿俗称龙坡,为修筑在2米多高崇台前的御路。东西向的人行蹬道设在崇台凸出的两边。崇台两头有宫墙,墙内是紫禁城。
第四重建筑为大殿——玄帝殿。玄帝殿是静乐宫的主体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五间,建筑在崇台和覆盆柱础之上。左右配殿廊庑建筑在2米多高崇台上,与龙虎殿组成四合大院。
第五重建筑为圣父母殿。左右有配殿,以宫墙围护。东为紫云亭,西为神库、神厨、方丈、斋堂、道房、厨室、浴堂及御花园。殿后用土堆成了假山,后面是高大宫墙,墙外是后营街。
2002—2006年,静乐宫在现址复建。复建的静乐宫布局为坐南朝北向,台基层层升高,院内视野开阔:
一进为棂星门。坊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头石雕狮子,门前右侧有六边形井一口,建在一米多高的崇台上。
二进为山门。宫门建于1.7米高的崇台之上,歇山顶式,开三孔券拱大门,琉璃瓦顶,门两旁为琉璃八字墙,墙正中饰椭圆形双凤牡丹琉璃图案,正面长8.8米,斜头厚1.4米,题“元天净乐宫”。
开阔的大院内,左有东路,即东道院,俗称东宫;右有西路,即西道院,俗称西宫。左侧空地上有一日池。登上六层崇台,有左右对称的御碑亭,重檐歇山式屋顶,东有一座仿琉璃小巧焚香炉。左右红墙外有东宫、西宫。
三进为龙虎殿。单檐歇山式大木结构。面阔27.3米,进深8.2米,高11.36米,殿内供奉青龙、白虎。
四进为玄帝殿。玄帝殿坐落在饰栏崇台之上,面阔进深为五间,重檐歇山抬梁式大木结构,级别仅次于庑殿。面阔27.3米,进深18.3米,高34.3米,由三十六根大柱支撑。东西各有一小型配殿。院内东为财神殿、钟楼,西为救苦殿、鼓楼。
五进为圣父母殿。重檐歇山式大木结构。面阔22.2米,进深13.2米,高14.7米。殿的东侧有一月池。殿后有自然小土山,山上小路直通墙外。东面红墙外是一座标志性建筑重檐八角紫云亭,内绘有真武修真图和八宫图。西面红墙外是三官殿。
(二)遇真宫
遇真宫遗址
遇真宫位于武当山城区东4千米处,由玄岳门向西约1千米,是明朝敕建的九宫之一,海拔174.7米,背依凤凰山,面对九龙山,左为望仙台,右为黑虎洞,山水环绕如城,旧名黄土城。此宫周围高山环抱,溪流潺潺,大树参天。相传明代初期张三丰在此修炼,永乐年间朱棣命令在此地敕建遇真宫,永乐十五年(1417)竣工,共建殿堂、斋房等97间。后增扩殿堂、斋堂、廊庑、山门、楼阁等大小建筑至296间。到嘉靖年间,遇真宫已经扩大到396间,院落宽敞,环境幽雅静穆。遇真宫现存宫墙较为完整,长697米,高3.85米,厚1.15米,顶残破。由前至后,有琉璃八字宫门、东西配殿、左右廊庑、斋堂、真仙殿、山门等。院落宽敞,道房幽雅。现存大殿为砖木结构,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四周饰斗拱,后檐毁,现封檐。面阔进深均为3间,面阔20.30米,进深11.15米,高11.23米。单檐飞展,彩栋朱墙,巍立于饰栏崇台之上。现存庙房33间,建筑面积1459平方米,占地面积56 78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琉璃八字宫门、东西配殿、左右廊庑、真仙殿及道舍等,基本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真仙殿为庑殿式顶,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单檐飞展,彩栋朱墙,巍立于崇台之上,古朴典雅,庄严肃穆。遇真宫以奉祀张三丰而著称,其真仙殿中存有张三丰铜铸鎏金像,身着道袍,头戴斗笠,脚穿草鞋,姿态飘逸,颇有仙风道骨,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明代艺术品。
(三)玉虚宫
玉虚宫大殿
玄天玉虚宫是武当山建筑群中最大的宫殿之一,位于展旗峰北陲,距玄岳门约4千米。玉虚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规制谨严,院落重重。现存建筑及遗址主要有两道长1036米的宫墙、两座碑亭、里乐城的五座殿基和清代重建的父母殿、云堂以及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遗址。
明永乐年间大修武当山时,这里为大本营,明朝时,这里常有军队扎营。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重修。玉虚宫原为五进三路院落,有龙虎殿、启圣殿、元君殿、无梁殿、望仙台、御花园及一系列堂、祠、庙、坛、楼、阁等殿宇2200余间。前后崇台迭砌,规制谨严,左右院落重重,楼台毗连,其间玉带河萦回穿插。四周朱墙高耸,环卫玄宫。其规制之宏伟,与北京太和门太和殿的气派相似。“玉虚仿佛秦阿房”,由此可见玉虚宫当年何等气派。清乾隆十年(1745),大部分建筑被毁。现存建筑仅剩有浑厚凝重的宫墙和宫门。宫墙壮如月阑绕仙阙,宫门为精雕琼花须弥石座,券拱三孔,两翼八字墙镶嵌琉璃琼花图案。门前是饰栏台阶,朱碧交辉,壮美富丽。进宫门,是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大院落,青砖铺地,开阔素雅;穿过玉带河,是二宫门,层层高台拱举龙虎殿、朝拜殿、正殿、父母殿等遗址。宫墙东为东宫,亦名东道院,有砖室、浴堂、神厨、龙井等遗址;宫墙西为西宫,有望仙台、水帘洞、御花园、无染殿等遗址。宫门内外有四座碑亭,巍然对峙。亭内各置巨大的赑屃(传说为龙王的六子)驮御碑。四座碑文书体隽永圆润,碑额浮雕蟠龙,矫健腾舞,造型稳重遒劲,甲壳、肌肉部分有明显不同的质感,腿脚有运动负重之神态,尾卷一盘,呈使力承受高大的御碑之状。武当山现存巨大驮御碑十二座,玉虚宫就占了四座,是海内外罕见的石雕艺术品,极为珍贵。
(四)紫霄宫
紫霄宫大殿
紫霄宫,又名“太元紫霄宫”,明代宫观建筑,坐落在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东北的展旗峰下,占地面积约27.4万平方米。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紫霄宫是武当山保存较完整的皇家庙观建筑群,同时也是武当山保留比较完整的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紫霄宫为武当山历史上的道教宫观之一,属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1932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三军司令部驻扎在此,贺龙元帅曾居此。
紫霄宫坐西北朝东南,共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74 000平方米。建筑对称布局,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下而上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父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
紫霄宫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
紫霄殿:紫霄殿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面积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三层崇台衬托,比例适度,外观协调。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头和斗拱显示明代斗拱的特征。梁架结构用九檀,高宽比为2∶1,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殿内金柱斗拱,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龙虎殿:该殿为悬山顶式,三开间,面阔15.5米,进深7.26米,高9.64米。殿内两旁则是青龙白虎泥塑雕像,怒目圆睁,龇牙咧嘴,身着胄甲,手持戈戟,形象生动传神,使人望而生畏。这两座神像是元代雕刻家刘元一的传世作品,是武当山的泥塑珍品。
父母殿:父母殿俗称荷叶殿,此殿崇台高举,秀雅俏丽,供奉净乐国王明真大帝和善胜皇后琼真上仙。殿后即太子岩,系一天然洞穴略加人工开拓而成的石室。左神龛内供奉的是观音,右神龛内供奉的是三霄娘娘、送子娘娘等,被称为百子堂。
御碑亭:御碑亭坐落在崇台上,重檐歇山顶式,红墙翠瓦,右亭内置永乐十一年“圣旨”碑,左亭为永乐十六年《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之碑》。亭内的碑身及底座是用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的,碑高8米,长4米,宽2.5米,重98吨,御碑形体完整,雕刻精细。赑屃驮御碑,俗称“龟驮碑”。
(五)南岩宫(www.xing528.com)
南岩宫
南岩宫位于南岩,距离紫霄宫2.5千米。据《太和山志》记载,唐宋时就有道士在此修炼,元代道士在此创建道观,元至大元年(1308)修建“天乙真庆万寿宫”,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赐名“大天一真庆万寿宫”,元末建筑毁于大火。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重建,时有大小殿宇640余间,赐额“大圣南岩宫”。清末大部分建筑被毁,现仅存元建石殿、明建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原元君殿旧址上尚存玉皇大帝神像一尊,峨冠华衣,形态逼真。宫外岩北有老虎口,岩南峰峦之上有梳妆台、飞升台等古迹。
南岩宫的总体布局是九宫中最灵活的,既严谨又极富变化。人们带着一种“只见天门在碧霄”的幻觉,仰登天门。入南天门后,忽随山势转折急下至小天门,两座大碑亭虽耸立眼前,却完全突破了对称格局。再转崇福岩,才到宫门——龙虎殿前。进门以后,眼界略显开阔,饰栏崇台,层层叠砌。登上崇台,穿过大殿遗址,方才见到南岩石殿及相关建筑。
南岩宫南岩石殿,额书“天乙真庆宫”,坐北面南,建于悬崖之上。为石雕仿木构建筑,其梁柱、檐椽、斗拱、门窗、瓦面、匾额等,均用青石雕琢,榫卯拼装。面阔3间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是武当山现存最大的石殿。殿体坚固壮实,斗拱雄大,门窗纹饰则刻工精细,技艺高超。由于石构件颇为沉重,且又在悬崖峭壁上施工,故难度很大。因此,可以说南岩石殿的建造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
南岩宫两仪殿位于石殿右侧,坐北朝南,面临大壑,为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建筑,琉璃瓦屋面。殿后依岩为神龛,正面为棱花格扇门,安在前金柱上,与檐柱形成内廊,直通石殿。大殿面阔3间10.03米,进深3.9米,通高7.29米,殿前为著名的龙首石,俗称“龙头香”。龙首石悬挑于绝壁外,前临万丈深渊。
(六)五龙宫
五龙宫大殿
五龙宫位于蒿口南15千米处,全称“大五龙灵应万寿宫”“兴圣五龙宫”。五龙宫是武当山古建筑中第一座由皇帝下旨敕建的宫观,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均州刺史姚简奉旨上山祷雨应验,唐太宗敕建“五龙祠”。宋真宗时,升祠为观,至南宋孝宗时赐“五龙灵应观”额。元代扩建,大其规制,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赐“大五龙灵应万寿宫”额。明成祖敕建九宫,赐“兴圣五龙宫”额。明代该宫共有殿宇道房850间,规模一度非常庞大,是武当山建筑最早的九宫之一。现存庙房42间,建筑面积2 975平方米,古建筑及遗址共占地25万平方米,残存宫墙251米。
(七)转展殿
转展殿
元代武当山玄天上帝铜殿,又名“古铜殿”“转展殿”,俗称“转身殿”“转运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殿堂。该殿铸造于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原安放于武当山天柱峰大顶(海拔1612米)之上,明成祖朱棣大修武当宫观时,认为该殿“规制弗称”,将其移至小莲峰(海拔1556.5米)上。此殿为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在武昌铸造后运置峰顶。脊高2.44米,面阔2.615米,进深2.615米,悬山顶,铜铸仿木结构。瓦鳞、榱桷、檐牙、栋柱、门、窗棂、壁隅、门限等诸形毕具,造型古朴而凝重。殿体镂刻众多铭文,记述化缘道士人名,及众多募资造殿信士的地址、人名等事迹。殿基为浮雕琼花石须弥座。元代武当山南岩天乙真庆宫道士米道兴、王道一为该殿的募缘、设计贡献了大量心血,武昌路梅亭山炉主万王大率铜匠铸造了该殿。殿内原供奉有玄帝及圣父圣母、二天帝、四天君共九尊神像。
关于元代古铜殿的设计师和铸造工匠的情况,历史文献记载甚少。武当文化学者宋晶根据元代刘道明的《武当福地总真集》的有关记载,结合古铜殿构件上的铭文做了翔实的考证。
1.元代玄帝铜殿的设计铸造者及建筑规制
元代古铜殿的设计师和募缘人是武当山天乙真庆宫道士米道兴、王道一。这二位道士长期出山到外地募化集资,曾铸造佑圣真君(即玄天上帝)铜像运回武当山紫霄岩供奉。据《武当福地总真集》中《三十六岩》云:“紫霄岩,一名南岩,一名独阳岩,在大顶之北,更衣台之东……品列殿宇,安奉佑圣铜像。”原文在“佑圣铜像”后有小字注云:“元真乙未,方士王道一、米道兴,募缘众信,于庐陵铸成。前太学博士须溪先生刘辰翁拜手铭曰:‘天地仙,水中铅。范合坚,凌风烟。生青莲,剑蜿蜒。按大千,龟蛇缠。劫运迁,飞乾乾。玄玄天,万万年。’”按:“元真乙未”,应为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庐陵”,即今江西吉安;“前太学博士须溪先生刘辰翁”,即宋末元初著名文人刘辰翁(1232—1297)。刘辰翁为景定进士,性直,憎恶贾似道专权,对策极论之。宋亡,托方外以归。刘著有《须溪集》等书,是南宋著名词人,属辛弃疾一派,曾任宋朝太学博士。十二年后,米道兴、王道一又于大德十一年(1307)到江南湖北道武昌路、汉阳府、德安府应城县、荆门州、常德府武陵县、沅州路庐阳县、潭州路澧陵路、汴梁路、江西路、杭州路等地化缘,劝请各地“奉道信士”各捐资财,购买可铸造一根柱子、一条横坊、一个隔扇、一个门槛、一片泊风板、一片瓦板等构件的铜原料,在武昌找铜匠铸造好铜殿构件后,运回武当山,安装于大顶天柱峰之上。王道一、米道兴长期在外奔走化缘,辛勤劝募,成效显著,先后铸造铜像、铜殿,请回本山供奉,是在中国道教建筑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武当山道士。
从米道兴、王道一的道派传承看,他们当是元代武当高道张守清的徒弟。张守清是武当道教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是武当派传人鲁洞云的嫡传弟子,又吸收元初传入武当山地区的全真派、清微派及正一派的长处,形成内炼金丹大道、外行清微雷法的“武当清微派”。从张守清这一道派传承的“守、道、明、仁、德”谱系看,与现代仍在传承的“天师张真人正一派”“萨真君西河派”“龙虎山正乙门下天师清微派”宗谱基本相同。现代龙虎山正一派道士授箓后按法派辈份取名仍用前谱,只是个别字句不同,如“三山扬妙法”为“武当与兴振”等。由此可见,米道兴、王道一是张守清门下的武当清微派道士。
关于元代铸造铜殿工匠的情况,铜殿两扇槅门和槅门两旁两块槅板上有铭文云:“武昌路梅亭山炉主万王大用造”。由此可知,该铜殿的铸造工匠是一位名叫万王大的民间冶铜铸造作坊的作坊主。武昌在大德五年已是湖北行省和武昌路的治所。梅亭山,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方舆纪要》卷七六江夏县“黄鹄山”条云:“城南五里有梅亭山。”据《江夏县志》记载:梅亭山,“在高观山南三里中和门子城上”,即今武昌区起义门东侧楚望(王)台一带。
从时间上看,铭文中的具体时间记载有三个,分别是:“大德十一年三月吉日”“大德十一年中元吉日”“岁次丁巳延祐四年三月吉日”,这说明铜殿的铸造用了大约五个月的时间。而延祐四年(1317)三月的铭文云:“襄阳府大北门内坐北面南居住修真女冠徐志坚,上侍母亲林氏妙宁,同兄徐文经、文旺、文郁、文信、文彬家眷等,喜舍中统钞壹拾锭,结砌大顶地面石,祈保合家眷清吉者。”这段文字记述了结砌大顶地面石的捐助情况,是后来雕刻到铜殿隔扇上去的。
元代太和宫铜殿原置于大顶之上,明永乐时移置小莲峰上,保存至今。关于明成祖迁移元代铜殿的理由,明代卢重华的《大岳太和山志》云:“元时有铜殿一,成祖文皇帝创修之日,以规制弗称,乃撤置于小莲峰。”因为明永乐时所建武当山各大宫玄天上帝殿均为重檐歇山顶,永乐皇帝认为武当山大顶玄帝殿应像皇宫太和殿一样使用最高规格的屋顶——重檐庑殿顶,而元代大顶铜殿是仿木结构单檐悬山顶,不合皇家建筑规制,所以要重新铸造重檐庑殿顶铜殿来代替元代铜殿。明成祖为了保护迁移到小莲峰上的元代铜殿,特在铜殿外面建了一座单檐歇山琉璃瓦顶砖殿,面阔7.5米,进深5.8米,四壁砖墙承载檩椽。在北山墙东侧设门,门楣上嵌石雕匾额一通,高0.50米,宽1.10米,隶书“转展殿”三大字。此字传为明永乐年间驸马都尉沐昕所书,今已斑驳不清。
据初步统计,元代铜殿共有19个品种规格的约85个构件,经榫、铆、焊组装而成。铭文上提到的构件有隔扇、门槛、枋、瓦、泊风板等。门槛、瓦是常用建筑构件,不用解释也能明白其功用。这里,我们根据《中国古代建筑辞典》,对隔扇、枋、泊风板略作解释。“隔扇是一种可动的框架。它两旁立边梃,边梃间横安抹头,抹头可将一扇隔扇分为上(隔心)、中(绦环板)、下(裙板)三段。上段的槅心也叫花心,是主要部分,占整个隔扇高度的五分之一,可透明通气,它的四周在边梃抹头之内有仔边,中间大面积的空间都满花式棂子,作为裱糊或安装玻璃的骨架。这种隔扇可为隔断;上下两头加转轴亦可作门窗。”“枋,是横拱上的联系构件,横向,与桁平行。枋的大小,等于一个单材的大小。”泊风板,又称“博风板”,“悬山和歇山屋顶,桁(檩)都是沿着屋顶的斜坡伸出山墙之外,为保护这些桁头而钉在它上面的木板,就叫博风板”。
关于元代铜殿的建筑规制,最早的记载见于元代。元代道士朱思本的《登武当大顶记》云:“砻石为方坛,东西三十有尺,南北半之。中冶铜为殿,凡栋、梁、窗、户靡不备,方广七尺五寸,高亦如之……前设铜缸一,铜炉二。缸可盛油一斛,燃灯长明;炉一置殿内,一置坛前。四望豁然,汉水环均若衣带,其余数百里间,山川城郭仿佛可辨。”据我们实地考察所见,转展殿内的元代铜殿置于青石雕须弥座上,座高1米。铜殿“各边边长2.615米(柱中—柱中,后同),从平面上看呈正方形。通高2.44米,檐高1.70米,总重约8.20吨”。铜殿屋顶为单檐悬山式,上面的瓦葺和沟头滴水,都按泥作规制。墙体为仿木结构,穿斗式构架,各部构件均以榫卯相接,梁、柱、额、枋(两柱间横木),均循木工绳墨,彩画装修,亦仿画工丹青。正面檐下,开四抹头镂空球纹槅眼门4扇,中绦环板铸成镂空花纹图案,门上铸卷草、卷云等纹饰;三面墙为24块铜槅板焊接在柱枋之上,四角为圆形铜柱,下为鼓形铜铸荷花瓣柱础。整个建筑为纯铜冶铸而成。每个构件上均有铭文记录捐资人籍贯、姓名、祈求心愿、捐献构件名目(或捐款数额等)及铸造时间和化缘等事迹。结构朴实合理,可拆可合,易于安装。“这种建筑形式既有元代建筑的特点,又有浓厚的宋代建筑遗风。”总之,元代铜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殿堂,其设计独具匠心,为明代建造金殿提供了重要借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研价值。
2.元代玄帝铜殿供奉的神灵及其封号
玄帝铜殿内原供奉有玄帝及圣父、圣母、二天帝、四天君共九尊神像。元代朱思本《登武当大顶记》云:“……中冶铜为殿,凡栋、梁、窗、户靡不备,方广七尺五寸,高亦如之。内奉铜像九,中为元武,左右为神父母,又左右为二天帝,侍卫者四……”朱思本是元代著名道士,也是游历过很多名山大川的地理学家,他先后三次上武当山,时间分别是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和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他后两次上武当山时,铜殿已被安放在大顶之上,所以他看到的殿内神像布局应当是准确无误的。
(1)玄天上帝。玄天上帝之名始见于南宋时期出现的道经《玄帝实录》中。由于该经记载的“三清上帝”及“昊天玉尊”册封玄武为帝是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之后,那么人间称真武为玄帝当不会早于该年。不过,最迟在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以后,玄帝之称号已随着《玄帝实录》一书的印行而传播四方。南宋中后期,道教界已普遍使用“玄帝”一词,真武的神格地位由“真君”提高为天帝。
元成宗的诏书直接把“武当福地”视为玄帝“仙源”之所在,并以圣旨的名义将真武的神格地位由“真君”上升为“天帝”。这是元代崇奉玄天上帝历史中值得注意的一件大事。元代铜殿的铭文皆称神为“玄天上帝”,或简称“玄帝”,只有一条是称“高真”的,没有一条称“真武”,这表明当时道教界和民间对元成宗加封玄帝尊号是积极拥护的,也可以说元皇室的这一举动是顺应了民意的。
(2)圣父、圣母:玄天上帝信仰的盛行大致与儒家程朱理学的流布同时代,故道经强调玄天上帝虽出家修道,但仍不忘父母生身养育之恩,功成飞升后,父母证仙,荣享褒封,以显玄天上帝之大孝。玄帝也特作《报恩父母恩重经》以训世。因此,道教为表彰玄帝之大孝,特在供奉玄帝的大殿后面修建父母殿,奉祀圣父圣母,这是对孝文化的重视和传扬,也展现了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交融。
(3)二天帝:当为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二天帝。
(4)侍卫者四:当为宋代道经所写的常在玄天上帝身边侍卫的四位天神,即金童、玉女、执旗、捧剑。金童儒雅庄肃,恭谨安详作捧册状;玉女娴雅俊逸,冠缨系颔为端宝样,职司分掌威仪、书记三界中善恶功过。执旗、捧剑,是经常在玄天上帝身边侍卫的神将。捧剑神将所捧之剑,当为丰乾大天帝送给静乐王子的宝剑,名曰“黑驼虬角断魔雄剑”。执旗神将所执之旗,当为皂纛大旗。现在铜殿内,中奉玄天上帝神像,左右为执旗、捧剑,两旁为马、赵、温、关四大天君,皆为明代铜铸鎏金神像。
元代中期大顶铜殿前设铜缸一口,用来装信士供献的清油,可盛油一斛。铜殿前又设铜香炉两个,人们认为香能通神,故朝山信士皆捧香一把,以一瓣心香献于帝座。
(八)太和宫
太和宫
太和宫位于武当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门外。太和宫建于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时有殿堂道舍等建筑510间。现仅存正殿、朝拜殿、钟鼓楼、铜殿等。正殿额题“大岳太和宫”,殿内仅存真武大帝铜铸像及四大元帅、水火二将、金童玉女等塑像,殿门两侧各置铜碑一座,一是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敕建苍龙岭雷坛设金像之御碑,一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遣工部左侍郎陆述等人致祭碑。殿前是朝拜殿,左右是钟鼓楼,钟楼内悬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所铸造铜钟一口。殿前一岩,形如宝莲,故名“小莲峰”,上刻“一柱擎天”四字,并嵌有李宗仁游武当山时之题诗碑刻。岩顶崇台之上置有铜殿一座,其高2.9米,宽2.7米,深2.6米,铸造于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原在天柱峰巅,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移置于此,故名“转运殿”“转展殿”。朝拜殿右下有清代改建的皇经堂。太和宫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金殿: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顶面积约160平方米的石筑平台之上,台前倚岩筑石样磴道,迂回九曲,名“九连蹬”。金殿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嘉靖三十一年(1552)曾局部修整殿基、石栏台阶,增设殿外朱漆木栅。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及民国3年(1914),先后增建两厢更衣室及殿后之父母殿等砖木结构的附属建筑。1956年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金殿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安装避雷设备。
金殿
金殿居平台正中,朝向为东偏南8度。全部构件系在北京铸成后,由运河经南京溯长江、汉水运至本山组装而成。殿之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下奠宝装莲花柱础,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庑殿式屋顶。正脊两端铸龙吻对峙,垂脊圆和,翼角舒展,其上饰仙人和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等灵禽瑞兽,顺序排列。四壁于立柱之间满装四抹头隔扇,明间正是两扇铸门轴纳于户枢,可以开合。额枋施线刻错金旋子彩画图案,工艺精细。殿内堂设神像,亦为铜铸鎏金,后壁屏风之前,置真武大帝坐像,披发跣足,着袍衬铠,体态丰润,英姿魁伟。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拘谨恭顺,娴雅俊逸。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勇武威严。铜案下置玄武一尊,为龟蛇合体。坛前设香案,置供器。后壁上方,高悬鎏金匾额一方,上铸“金光妙相”四字,系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殿外檐际立悬盘龙斗边鎏金牌额,其上竖铸“金殿”二字。殿外铜栅栅柱,由铜片包护,其上线刻云龙蟠绕,亦颇精致。殿体各部为分件铸造,遍体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均按宫式法制仿铸。榫卯拼装,结构严谨,合缝精密,毫无铸凿之痕。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风雨侵蚀,至今仍辉煌如初。殿下台基及殿前露台,为精琢石材叠砌,平面略为“凸”字。露台前端左右两侧分列金钟、玉磬二亭及宝鼎式焚帛炉,为嘉靖年间增设。台周绕以石雕莲花望柱钩栏,正面设石阶御路。
紫金城:亦名红城,又名皇城,因金殿在上而得名。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城高数丈不等,南城门城墙基厚2.4米,城墙顶厚1.26米,城墙脊中心周长344.43米。城墙呈椭圆形环绕天柱峰巅,由每块重达千斤的条石依岩势砌成,这使城墙由内看向外倾,外看向内倾,远看如光圈围绕金殿。城墙上四方各建一座仿木石建筑天门,象征天阙。全城有东、西、南、北城门,只有南城门可通。
紫金城城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