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秘武当文化构成要素

揭秘武当文化构成要素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当文化内涵丰富,现将其主要构成要素简要论述如下,本书后续章节将对其作详细阐述。除古建筑外,武当山尚存珍贵文物7400多件,武当尤以道教文物之丰盛著称于世,故被誉为“道教文物宝库”。1994年12月15日,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道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之一。

揭秘武当文化构成要素

武当山将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武当文化是反映武当山不同时代产生的具有典型武当山地域特征及道教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哲学、道教、文学建筑地理、风俗、人物、武术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人类文化传统的一种情感认同。

武当文化内涵丰富,现将其主要构成要素简要论述如下,本书后续章节将对其作详细阐述。

(一)绮丽的自然景观

武当风光,秀奇旖旎。武当山境内众峰耸立,高险幽深,气势磅礴。胜景有箭镞林立的七十二峰、绝壁深悬的三十六岩、激湍飞流的二十四涧、云蒸霞蔚的十一洞、玄妙奇特的十石九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誉为“一柱擎天”。天造玄武、天然“真武梳妆像”以及“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等神秘玄妙的自然景观,让人们不得不惊叹天工造物的神奇。武当山常年紫气氤氲,风云莫测,云霞迷蒙,有“天柱晓晴”“陆海奔潮”“雷火炼殿”“月敲山门”“祖师出汗”“海马吐雾”等四时奇景,处处彰显着武当仙境的神秘空灵。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武当山“山峦清秀、风景幽奇”,认为“玄岳出五岳上”。这里还得到了“顶镇乾坤举世无双胜境,峰凌霄汉天下第一仙山”的赞美。

南岩

(二)奇绝的古建筑

武当建筑,古建瑰宝。武当山古建筑群最早敕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代达到鼎盛。明朝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明永乐年间,皇室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修武当”之说,共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45桥、20亭等33座建筑群。嘉靖年间又增修扩建,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境中”的建筑奇观,形成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现存较为完好的有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等宫殿和玉虚宫、五龙宫、遇真宫等遗址以及大量庵堂、祠堂、岩庙等古建筑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馆。除古建筑外,武当山尚存珍贵文物7400多件,武当尤以道教文物之丰盛著称于世,故被誉为“道教文物宝库”。武当山古建筑群总体规划严密,主次有序,注重周围环境,讲究山形水脉,聚气藏风,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艺术成就,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1994年12月15日,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紫霄宫

(三)玄妙的武当道教

武当道脉,华夏瑰宝。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道教是真武信仰的祖庭。真武古称玄武,民间俗称真武大帝,是中国古代宗教中的北方之神。武当道教的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扶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五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攘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武当道教不断吸收儒家佛教精华,充实、完善教义,融多方文化为一体,较为全面而直观地体现着中国古人的行为方式、信仰思维和价值观念以及文明的历史发展轨迹。武当道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之一。(www.xing528.com)

(四)精深的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玄妙名宗。武当武术由武当山著名道士张三丰创建,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武当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哲理奥妙。它融合了中国古代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元素,运用《易经》中的某些原理和“拳理、拳技、练功”原则以及技击战略,参以道教内丹功法的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套路风格。其理论核心是阴阳消长、八卦演变、五行生克。武当武术以养生为宗旨,视技击为末学,具有尚意不尚力、牵动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等特点和延年益寿、祛病御疾等功能,以其松沉自然、外柔内刚、行功走架如行云流水般连绵不绝的独特风格在武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武术的一大名宗。武当拳法研究会自1982年成立以来,已先后挖掘形意、八卦、太极、清虚、丹派、纯阳、乾坤等30多门、280多种武当内家拳种功法,影响远至海内外。

(五)神奇的武当医药

武当医药,神方妙法。武当山有“天然药库”之称,《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800多种中草药,武当山就有400多种。据1985年药用植物普查结果,已知全山有药材617种,药用植物有曼陀罗花、金钗、王龙芝、猴结、九仙子、天麻、田七等。武当道教形成后,历代道士在草木丹药、内丹术、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武当医药受楚汉文化的影响,吸收楚汉文化中“养气”理论,在医药理论上以气为本、保气为先。针对病因病理,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武当道医们创立了独特的“四个一疗法”,即“一炉丹,一双手,一根针,一把草”,把预防、治疗、康复视为一个整体,总结出了不少治疗奇难杂症、能够健身益寿的成功经验。经历代武当道医反复临床应用与不断完善提高,“四个一疗法”已成为武当山医药工作者们都能掌握、可重复操作性极强、带有一定道教特色、具有中华民族地方风格的武当道医神方妙法,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空灵的武当道乐

武当道乐,仙乐神韵。道教音乐简称道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武当道教音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袭了远古巫觋舞乐传统,吸收了先秦时的民俗祭神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中的精华。人们根据道教特有的审美情趣,对这些传统与精华进行综合与改造,创造了独具神韵的道教音乐。据《武当山志》记载,武当道乐具有庄严典雅的气质、混融一体的独特宗教韵味、南北交融的地方特色,同时,武当道乐还兼有佛乐和儒乐旋律等特征,被称为武当仙乐神韵。武当道乐悦耳动听,是武当文化遗产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

(七)奋勉的高道大德

武当修道,大德辈出。武当道教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传入或产生过许多道派,历代皆有学道修道之士。六朝时在武当山活动的高道多属上清派。到宋代,以武当山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天上帝、重视内丹修炼、擅长符篆斋醮等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正式形成。元末明初,张三丰到武当山择地修炼,收授弟子,传三丰派,后分衍为十余个支派。明中叶后,武当道又分衍出许多宗派。清代以来,全真龙门派在武当山占主导地位,同时并存的有正一派、清微派、华山派、静一派、玄武派、茅山派等。据古代地方志和有关道经统计,自先秦到近现代,在武当山修炼的著名道士多达100余人。南北朝和唐代有孙思邈、姚简、吕洞宾等,宋代有陈抟、房长须、田蓑衣等,元代有汪真常、鲁洞云、张守清等,明代有张三丰、邓青阳、丘玄清等,清代有白玄福、杨常炫、陈清觉等,近现代有徐本善、王教化、王光德等。这些高道奇人,或隐居炼丹、追求希夷,或博学多识、清静不仕,或行医采药、济世度人,或潜心著述、阐幽发微,多以遗世独行知名于世,典故层出不穷。千百年来,各派道士在武当结友修炼,互相尊重,交叉影响,武当遂成为各道派交流融合的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