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国防科工委和海军召开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准备工作会议。会后联合向各参试系统下达指示:1982年9月30日24时前务必做好一切准备,待命发射。为加强领导,在国防科工委和海军的领导下,成立了首区(发射区)和末区(溅落区)指挥部。首区指挥部由海防导弹试验场司令员田作成任指挥,航天工业部潜地运载火箭总设计师黄纬禄、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核动力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任副指挥。末区指挥部设在“远望1号”测量船上,国防科工委所属测量部队司令员田震环任指挥。下辖测量群、护航警戒群,支援掩护群、空中支援群。
所有人员都在为这最后一刻做精心准备。运载火箭从研制单位运到试验场,经过了长途运输颠簸,其引爆系统、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和整个弹体是否存在问题,必须由技术阵地进行装艇前各种检测和综合测试,以绝对保证运载火箭各部分都处于良好状态,把好运载火箭劈海冲天的最后一道关口。为此,技术阵地的官兵和技术人员制订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同时编制了操作规程和测试细则,所有检测人员的动作都有章可依。他们一丝不苟,分别进行了头、体分解再装,单元测试、发动机探伤检查,分系统测试,匹配联试,全弹总检查,内外气密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他们就从头到尾检查,千方百计找到症结所在,直到把隐患、疑点排除为止。到9月30日之前,他们进行了无数次单项检查,30次总检查,15次出海合练。
担负水下发射任务的潜艇,为一艘031型(G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其任务极其艰巨,技术相当复杂。他们要对火箭进行发射前检查,使发射装置处于预备状态,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点准确地进入发射位置,并保持与指挥部不间断的联络,要高标准操纵潜艇,满足水下发射的各项要求,仅火箭发射部门新安装的各种仪器就有140多台,操纵项目增加了1 000多个,每个动作都必须十分准确,稍有失误,就可能导致整个试验失败。在艇长、政委的带领下,该艇从1982年1月15日至9月7日,共出海37次,先后完成带火箭出海合练、海上发射筒开盖训练、协同匹配合练、海上发射程序演练,以及水下脱险训练,有力地保证了水下发射的成功。
原定运载火箭射向我国西北地区沙漠腹地,后来考虑到潜地导弹助推器残骸坠落可能危及海上和陆地建筑设施,后来决定将试验航区改为沿海,射向为广阔的公海海域。射向改变,整个测控通信系统都必须随之调整,所有已经布定的测控站点要全部东移,仅需要重新铺设的海底电缆就有90多千米。测控通信系统主要是通过光测、雷达测量、遥测和计算机等手段,获取各种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如果发现火箭飞行不正常,危及航区重要目标安全时,要及时可靠地发出指令使之在空中自毁。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各有关单位表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他们边勘察设计,边搬迁施工,鏖战数月,提前完成测控通信系统的调整。为确保完成任务,他们进行了40次合练、16架次动态校飞、131次对潜通信干扰试验,为运载火箭织就了天罗地网,发射运载火箭的指挥员们,可以“坐在大厅中,遥知云天外”。
警戒也是一个大问题。这次试验需要警戒的有首区、一级落区和末区3个海区。首区和一级落区在试验期间恰逢捕虾旺季,渔船繁多,情况复杂。在海军统一部署下,北海舰队共动用了各型舰船几十艘,飞机19架,首区的防救部队先后出动救生船17艘次,在海上进行了历时47天的防救训练和搜潜实兵操练。末区的测量、护航编队进行了1个月的近海演练,直升机进行了20个飞行日、1 081次的着船训练。1982年9月20日至22日,国防科工委和海军又一次联合召开会议,总结前段试验准备工作,讨论了实施阶段的工作方案。会议要求按已确定的时间提前做好一切准备。
导弹水下发射试验按照三步走的方案进行,包括在常规动力潜艇上进行发射试验、在导弹核潜艇上进行发射试验和在导弹核潜艇上进行定型试验。
1982年9月23日9时23分至17时,参试兵力第一次全员合练,整个过程各系统工作正常,安全无事故。1982年10月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新华社被授权向全世界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2年10月7日至26日,向北纬28度13分、东经123度53分为中心,半径35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为了过往船舶和飞机的安全,中国政府要求有关国家政府通知本国的船舶和飞机在那一时间段每日9时至17时不要进入上述海域和海域上空。10月7日清晨,参加水下发射的艇员和科技人员,登上200号潜艇,驶向发射海区,潜入大海。导弹舱内的操作手和科技人员,个个全神贯注地监视着工作台上闪亮的红绿灯。随着艇长“发射!”命令的下达,15时14分1秒,发射动力系统点火,瞬间导弹从发射筒弹出,越过水障,跃出水面。一级发动机点火。这时海面上、空中、山头上所有测量仪器一齐捕捉、跟踪目标,遥测系统适时地将火箭内部信息传送到指挥中心。但是火箭出水仅4.2秒,突然失控翻滚,在空中“轰隆”一声巨响,爆炸自毁了。人们顷刻间情绪低落。有些部门之间开始互相猜测、怀疑,好像事故是某个单位、部门造成的。这时,总设计师黄纬禄出来说话了:“大家不要有压力,问题是运载火箭本身,责任在我这个总体设计师。”接着传来聂荣臻、徐向前两位副主席的指示:“既是试验就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要像我国女排夺冠那样,胜不骄,败不馁,大家不要泄气,更不要埋怨,主要是总结经验,更好地进行技术检验,找到问题所在,以利再战,我们一定会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大家再努力吧!”
军委首长的亲切宽慰和期望,使全体参试人员放下了思想包袱。黄纬禄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研究分析导弹空中自毁的原因。从海下到陆上,从试验基地到北京总部,所有人都调动起来,用了两天时间查出了原因,对第二枚火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巨浪-1”导弹发射出水
10月12日14时50分,艇长指挥着潜艇稳稳地保持在预定的发射深度上,又一次进入10分钟准备。艇长面对能看到各主要岗位操作情况的显示屏有序地下达各种口令;航海长一手拿铅笔,一手拿尺子,在海图上标绘着潜艇的位移;声呐军士长眼盯荧光屏,耳辨声响,报告着海底的情况;水手长两眼注视着深度计,不断拨动升降舵的舵柄把手。当发射控制台上表示发射条件全部满足的最后两个信号灯亮起时,指挥员大声报时“10……5、4、3、2、1”,“发射!”操作手屏住呼吸,用力按下发射按钮。一声巨响,海面上冲起几十米高的水柱。火箭跃出海面,扶摇直上,以刺破青天的气势,向天际飞去,在海天之间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烟云。在指挥大厅的显示屏上,火箭的图像渐渐变小,最后变成一个质点,有规律地向前移动。10分钟之后,火箭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弹头上的染色剂把海水染成翠绿色。喇叭里传来令人振奋的声音:“末区发现目标!”“弹头命中预定海域!”试验圆满成功!世界为之震惊。美国《海军学会会报》评论说:“当中国宣布她从潜艇上发射弹道导弹试验成功时,事情已经变得十分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一支以海洋为基地、具有威慑力量的核大国。”英国《每日电讯》则评论说:“中国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成功,意味着中国将拥有一支以潜艇为基础的核打击力量,这是任何潜在的袭击者都必须考虑的。”(www.xing528.com)
接下来进入第二阶段,直接用“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进行发射试验,目的是检验导弹核潜艇满足发射条件的操纵性,潜艇导弹发射系统实时工作的正确性、协调性、可靠性,发射时核动力装置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1984年3月8日开始到4月28日,海军试验基地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常规动力潜艇水下发射模型弹的试验。参试单位20多个,动用各类舰船49艘次,直升机3架次,在渤海海域共发射了4枚模型弹。结果表明,发射系统设计方案正确,能完成发射任务;潜艇的操纵性能较好,可满足发射条件;艇长指挥准确,官兵操作熟练。1985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国防科工委和海军向有关单位下达了导弹核潜艇实施潜地导弹水下实弹发射试验的要求。
1985年9月28日,“夏”级导弹核潜艇首次实施了水下发射,导弹出水后飞行爬高,但不久便在空中翻滚自毁。随后又进行了两枚导弹的发射试验,均未成功。有关单位和专家召开了一系列故障分析会和专题研讨会。最后认为,这些试验虽未获成功,但证明核潜艇总体和发射动力系统工作正常,并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数据和资料,对于进一步研究导弹的水下力学环境具有极重要的价值。航天工业部还安排了复现试验任务中出现故障现象的模拟试验、弹上仪器力学环境承受力摸底试验、仪器舱振动试验、尾罩水下分离缩比试验等,基本统一了对故障原因的认识,并对定型试验采取了有效的综合改进措施。1987年底,国防科工委和海军联合召开会议,部署导弹定型试验任务。试验按预先准备、直接准备、发射实施三个阶段以及技术阵地、发射阵地、测控系统及海空勤务保障四条线全面展开。
1988年9月15日上午9时整,以核潜艇为核心由30艘舰艇组成的编队起航,向试验海域开进。在试验指挥所里,各级指挥员各就各位。12时30分,“夏”级核潜艇开始下潜,通信浮筏缓缓地在海面漂移。14时整,一枚“巨浪-1”潜地导弹从核潜艇的发射筒腾起,穿过海水冲出海面,带着橘红色的火焰直插云霄。安全控制中心大厅内的显示屏上,出现了导弹从海面跃出和飞行的图像。不同的显示屏上显示出表明导弹飞行轨迹和姿态、预示每时每刻的导弹落点和是否在安全控制范围内飞行的各种曲线。“发现目标!”在弹着点海域等候已久的远洋测量船“远望1号”和“远望2号”上的雷达操作手同时向指挥所报告。刹那间,弹头像流星一般划过天空,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试验获得圆满成功。9月27日,“夏”级导弹核潜艇第二次成功地在水下发射“巨浪-1”导弹。至此,中国首型潜射弹道导弹的定型试验全部结束。
“巨浪-1”导弹为两级固体燃料推进导弹,西方国家称其为CSS-N-3,全长10.7米,弹径1.4米,弹重14 700千克,采用惯性制导,射程1 700千米,改进后的射程大为增加。作为中国海军第一代潜射弹道导弹,其陆基型号是“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也被称为“岸上巨浪”)。与中国其他的战略导弹不同,“巨浪-1”/“东风-21”导弹只能携带一枚核弹头,爆炸威力为20万~100万吨当量。
中国从1958年决定开始研制核潜艇,到1988年核潜艇水下发射“巨浪-1”潜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历时整整30年。如果仅仅计算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时间,从1965年开始到1988年试射成功也用了23年。参与“巨浪-1”研制的单位共有109个,3万多人,涉及全国19个省市、10个工业部门,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导弹核潜艇的国家。
“巨浪-1”导弹的不足之处是射程太近,加之当时的“夏”级核潜艇的噪声较大,隐蔽性能较差,所以难以完成打击全球目标的任务。而且这种导弹所携带的弹头数量少,能够打击的目标有限,作战威力不大。“巨浪-1A”虽然射程有所提高,但仍是一种中程导弹,想对美进行第二次核打击,需射程达到8 000千米以上。1999年5月8日,美国悍然空袭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严重人员伤亡。面对这一奇耻大辱,中央军委立刻指示恢复研制“巨浪-2”导弹,同年094型核潜艇首艇开工。
知识卡
导弹瞄准
导弹瞄准是指按预定目标给导弹进行空间定向的过程。它可人工实施,也可通过自动瞄准系统实施。瞄准方式分为直接瞄准和间接瞄准两种。直接瞄准是通过瞄准装置,使导弹直接对准射击目标的过程,多用于战术导弹。间接瞄准是导弹制导系统测量元器件的空间定向,就是在发射前用导弹瞄准设备,采用专门方法使弹体坐标系和定向坐标系各轴,相对于发射坐标系各轴进行定向,多用于战略弹道导弹。其过程一般分姿态调整和方位瞄准两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