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日莫斯科时间21时45分,俄罗斯军方在南部阿斯特拉罕州的卡普斯京亚尔靶场成功试射一枚新型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从移动发射架上发射升空,弹头在预定时间内击中指定目标,试验非常成功。俄官方首次正式披露新型洲际导弹代号“边界”。
俄国防部战略火箭兵发言人伊戈洛夫表示,此次试射旨在确认导弹的技术性能、发射程序和组件的可靠性。他说:“这种战略导弹的试射于6日晚顺利完成,所有弹头都命中位于哈萨克斯坦巴尔哈什靶场的指定目标。这是俄军第四次试射这种导弹,在正式列装之前,还需要完成一次试射。”前两次是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目标位于库拉靶场。后两次发射从卡普斯京亚尔靶场发射,目标位于萨雷—沙甘靶场。前两次射程为5 800千米,后两次射程为2 000千米多一点。可能这是在检验导弹性能的平直弹道测试发射。如果洲际弹道导弹也能完成赋予中程弹道导弹的任何任务的话,就没有必要研制中程弹道导弹,因而单方面脱离了《中导条约》。
俄国防部7日证实,俄军已成功试射一种全新的洲际导弹,声称“足以击败美国现有和未来的反导系统”。俄军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局长扎鲁德尼茨基表示,“边界”洲际导弹将于2016年前装备部队,开始战备值班,首个装备新型导弹的导弹团于2014年正式建立,目前正在着手建立相关机构和对人员进行培训。但他并没有过多透露战略导弹的性能,只是表示:“‘边界’导弹的精度、战斗力和机动性都比俄军现有的战略导弹大大提高,这将大幅提高俄罗斯战略核威慑力。”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多次表示,“边界”导弹将会部署在远东地区,编入伊尔库茨克州导弹兵团。当然,这些计划也可能发生变化。俄副总理罗戈津7日也表示:“我们密切注视被称为‘反导系统杀手’的新洲际导弹进行的发射试验。无论是美国现在的还是未来的反导手段都无法拦截这种导弹。”
RS-26“边界”洲际弹道导弹外形推测图
当被问及俄罗斯洲际导弹测试时,五角大楼导弹防御局发言人里克·莱纳承认:“我们的导弹防御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威胁到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力。”一直对俄战略核力量保持高度关注的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8日分析,该导弹将加强俄罗斯在洲际导弹领域的优势地位。俄罗斯新型洲际导弹克制美国反导系统的绝招可能是超高速和多达10枚的分导式多弹头。
“边界”导弹最早曝光是在2011年3月,莫斯科热技术研究所总设计师索罗门诺夫透露,有款新型洲际导弹已研制3年,研制重点是导弹的核弹头和再入飞行器,使其具备更强的突防能力。新型导弹还将改进火控、通信等系统,以提高作战指挥能力。当年9月27日,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靶场的一个移动发射装置上进行了新型洲际导弹的首次试射,不过由于第一级出现故障,导弹升空后很快坠毁,最终坠落在距离发射场8千米的地方。俄罗斯官方调查后称,导弹在飞出发射筒时弹体旋转并刮过发射筒边缘,导致坠毁,不过现在看来“边界”导弹的研制进度并没有推迟多少。
目前已知“边界”(另外一个工作代号“先锋”)导弹属于俄第五代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由莫斯科热技术研究所负责研制,而且只有机动部署版本。该型导弹在首次试射失败后,随后3次发射全部成功,而且最后两次是在俄境内的卡普斯京亚尔靶场发射,命中哈萨克斯坦萨雷—沙甘试验场内的目标。之所以选择萨雷—沙甘靶场,是因为美国侦察设备无法有效观察导弹的飞行过程,选择这条试飞航线意味着俄军的目的是测试新型弹头。在其他情况下,俄军洲际导弹试射应当从俄北部的普列谢茨克发射,飞向堪察加半岛的库拉靶场。这种情况也让美国一些专家有理由认为,俄罗斯正在制造新型中程导弹,用来摧毁欧洲境内的目标,特别是美国在此部署的反导阵地。
“边界”导弹在国际协议中的正式名称是RS-26,继承自RS-24“亚尔斯”。西方按其数十年来形成的传统将其命名为SS-X-29。而北约称其为SS-27Mod2。莫斯科热技术研究所进行了新型导弹的草图设计。2006年至2009年进行了全面研制工作。“边界”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仍然保密,目前只知道它至少能够配备4枚分导式核弹头。可以推测,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与“亚尔斯”和“圆锤”导弹的统一化,至少它们都使用相似的两级推进机制,只是导弹发射重量要小得多,约为30吨。间接证据是,2008年莫斯科热技术研究所与明斯克轮式牵引车辆厂签订了为新型导弹系统机动发射装置制造运输车的合同。这种轮式运输车尺寸显著小于以前为“白杨-M”和“亚尔斯”导弹系统专门研制的运输车,载重量也小很多(前者50吨,后者80吨)。新型导弹的发射重量很容易计算,不应超过32吨。至于运输发射容器的尺寸,对直径没有特别限制,而长度不应超过13米。可见,正是新型导弹的尺寸而不是测试发射的射程成为美国担忧俄罗斯《中导条约》遵守情况的原因。由于RS-26导弹使用双重工作代号,因此还能得出结论:莫斯科热技术研究所实际上是在制造一种导弹的两种型号。两者虽然射程不同,但是在突破反导系统方面的性能极其相似,特别是拥有新型机动弹头。将来“边界”导弹将替代机动式“白杨-M”和“亚尔斯”导弹系统。(www.xing528.com)
莫斯科热技术研究所很可能按潜射弹道导弹的技术研制了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导弹不是用于安装在发射井中,只研制了机动型。因此在技术任务书中未对其抗冲击性提出很高的要求,因为没有承受近距离核爆炸对导弹发射井的冲击负载的必要性。“白杨”的多余重量也是双部署方式造成的。这是几年前计划的以“圆锤”为原型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通用导弹。前两级来自“圆锤”,第三级由3个合在一起、装于“圆锤”导弹通用中段、直径较小(0.8米以下)的独立级组成。为了使改进后的洲际弹道导弹能布置在标准运输发射容器中,不应长于3.6米。据悉,弹道导弹采用1.1型和1.3型两种固体燃料。前者的动力成分高于后者,所以在预定发射重量和投射重量的情况下,前者的射程更远。1.1型燃料还具有更好的技术性能、机械强度、抗开裂和颗粒化稳定性。因此,它对意外点火比较迟钝。同时,1.1型燃料更容易爆燃,其敏感度接近普通炸药。因为对洲际弹道导弹的安全要求比潜射弹道导弹严格,所以前者(“民兵”和“白杨”)使用1.3型燃料,潜射弹道导弹(“三叉戟Ⅱ”和“圆锤”)使用1.1型燃料。对潜射弹道导弹来说,可能每一级都装备采用高沸点燃料组分的3D39型流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燃料为二甲基肼(庚基,偏二甲基肼),氧化剂是四氧化氮。以前,该发动机曾被作为R-29RM潜射弹道导弹分离组件的发动机装置使用,表现良好。正是该发动机具有所有所需要性能,并且能放入0.8米的最大截面。
与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相比,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具有一系列无可争辩的优势。首先是可多次启动,在推力值改变范围大,能横倾操纵。最有名的潜射弹道导弹——“三叉戟Ⅰ”和“三叉戟Ⅱ”在第一级和第二级工作段无法横倾操纵,只能进行俯仰操纵和偏航操纵。在飞行的头120秒钟所积累的横倾误差由第三级来纠正,后者需要以必要角度进行修正转弯。导弹主动段应延长至进入稠密大气层,达到25~27分钟。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战斗级的巡航发动机将一直工作。姿态控制发动机将只短时间开机,以提供规避机动(在100~300千米高度段规避GBI和SM-3反导导弹)所需的脉冲。弹头在垂直于速度矢量的平面上机动,在任何情况下,甚至在数值很小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反导导弹制导中断。在进入稠密大气层时,大约从80千米高度及其以下战斗级已经不受巡航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控制,而是受气动面——水平安定面——控制。弹道导弹头部正是从这一高度以较大的负加速度值积极制动。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头部的速度从每秒钟7 000千米降至不足3 000千米。因此应短时间启动发动机装置进行补充助推,以超过“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第二梯队防空导弹系统的最大工作速度。
新系统(暂时只是机动型)将从2015年年底开始装备韦波尔佐夫第7近卫师和伊尔库茨克第29近卫师,取代老式“白杨”导弹系统。据西方专家估计,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将有近250具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装置,其中只有78具配备单弹头导弹,其余的将配备携带分导式弹头的三种新型洲际弹道导弹——RS-24、RS-26和RS-28。老旧的苏联洲际导弹届时将退出历史舞台。
知识卡
分导式多弹头
分导式多弹头是指按预定程序机动飞行并逐次释放子弹头的导弹弹头。它能分别攻击相隔一定距离的数个目标,也能沿不同弹道集中攻击一个目标。从而提高了弹头的突防能力、命中精度和毁伤效果。分导式多弹头由母舱和子弹头组成。母舱包括整流罩、释放装置、末助推控制系统和制导装置等。子弹头由壳体、核装置、引爆控制系统等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