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我国教师的一种传统美德。在教育史上,我国春秋时代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把教师以身垂范、言行一致,作为对教师职业的一个基本要求。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他善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学生,比如,他教育学生要“学而不厌”,他自己读《易》书编三绝。在(《周礼·春官·大司乐》)书中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即凡是有道业,有德行的人,可让他从事教育工作。在《论语》中有:“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作为良师,要温和而又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重而且安详。在《吕氏春秋·诬徒》中有“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就是高明的教师的教导,能使学生安心、快乐、安闲、优游、庄重、严肃。
战国时代的大教育家孟子,认为“教者必以正”,自己“身不行道”,就不能教育别人。西汉的大教育家董仲舒认为,教师要学识渊博,道德高尚,以身作则,这样学生才会自然受其感化。他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在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杨昌济先生,非常重视教师“言行之一致”。他说:“教育者之行为若不速其言,忧国忧民,对他的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www.xing528.com)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人民教师担负着把我国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首先为广大青少年作出示范和表率,必须严于律己,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做到方向正确,信仰坚定。在个人品格上,应该是无私、正直、善良、诚实、廉洁、谦虚、守纪,以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在个人行为上,应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说到做到,严禁大话、空话、假话,还必须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怕困难,刻苦钻研业务,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同时在行为上,应该注意仪表端庄,谈吐文雅,朴素大方,举止得体。文明礼貌。如果教师行为不检点,留怪发,着奇装,满口粗言秽语,是不能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的,著名文学批评家,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因此,人民教师是青少年一代精神文明的塑造者,心灵教育的工程师。为了把青少年学生造就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教师首先要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全面塑造好自己,给青少年学生作出示范和表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