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实施教师的行为榜样和要求

新课程实施教师的行为榜样和要求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思想品德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前面已作了一些分析,在教师行为上的要求应是:(一)在语言文明方面1.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汉语作为世界基本语言之一,标准的汉语表达是进行广泛的社会交流的必然要求。人民教师要以身作则,努力锻炼自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课堂上用普通话教学,在平时用普通话进行交往,促进学校和社会的语言规范和文明。这是对教师仪表最基本的要求。

新课程实施教师的行为榜样和要求

思想品德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前面已作了一些分析,在教师行为上的要求应是:

(一)在语言文明方面

1.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要使用规范的语言,不夹杂方言土语,不生编硬造谁也不懂的词汇,不滥用缩略语和外来语。教师语言不规范,不仅会破坏国家语言的纯洁性,也会影响学生对教师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秀,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够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要切忌一切低级庸俗、粗鲁无礼的污言秽语。特别是在批评学生时,切忌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去训斥和辱骂学生,也不允许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去讽刺、挖苦和嘲弄学生。这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而且会伤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的心灵留下长久的伤痕,甚至会直接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他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和教学效果,同时还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感产生极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这是促成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就要用优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的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2.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鲜明、语意清晰,发音准确,用词得当,造句符合语法,推理合乎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教师的语言如不准确,词不达意,学生听起来就会不得要领,如坠入黑雾中,就会给教育和教学信息的传递带来障碍。所谓鲜明,就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爱什么,恨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所谓简练,是指语言精辟透彻,言简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分析要深入浅出,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睛,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切,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

3.教师的语言要热情、诚恳,富于激励性。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是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的。教师的语言一旦脱离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只讲“官语”、“套语”,言不则衷,毫无个人的感情色彩,那他纵然具有满腹经纶,辞藻华丽,声音动听,也会失去激动人心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一定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特级教师于漪在总结自己的教学语言经验时说:“教学语言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之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深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教师语言的要求还有一个特殊点,即富于激励性。在教育和教学中,表现好的学生期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有了过错的学生,则害怕老师的挖苦和冷落。这就需要老师多使用激励性语言,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予以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该批评的,则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批评激励其上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4.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语言干瘪无味,学生听了势必提不起兴趣,昏昏欲睡。相反,教师如果语言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语言,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气氛活跃,思绪敏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那些富有幽默感,谈吐诙谐,风趣机智的老师,往往更善于缓解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一些突发事件,使教育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当然幽默绝非庸俗无聊,更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否则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固然活跃,但学生却会学不到什么知识。必须懂得,使用幽默诙谐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搞好教育。

5.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标准,带头推广普通话。教师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之一是能用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推广普通话是规范汉语语言的需要,也是人的社会交往的需要。在我们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不但国内各地的社会联系更加密切,而且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语作为世界基本语言之一,标准的汉语表达是进行广泛的社会交流的必然要求。人民教师要以身作则,努力锻炼自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课堂上用普通话教学,在平时用普通话进行交往,促进学校和社会的语言规范和文明。

(二)仪表大方,也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1.教师的仪表应具有美感。这是对教师仪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的衣着、发式应以整齐、洁净、朴素为特色。这种仪表特色能充分展现教师热爱生活,精神饱满,诚实朴素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文明情操,从而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如果教师衣着不整,不修边幅,不仅有伤斯文,有失风雅,还会给学生留下一种生活懒散、精神颓废之感。对教师的这种仪容,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进行尖锐的指责和批评:“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最好还是清醒地走到角落里,在那里去擦鼻涕,叫谁也不要看见他。”所以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信任,获得好感,就要时时注意自己的形象,给学生留下美好、愉快的形象。

2.教师的仪表要有职业感。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智慧的化身。教师的服饰应同职业相适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格、体态、性别,合理选择服装款式、格调,切不可随意化。教师的服装过于艳丽,就会与教育气氛相冲突,分散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使学生的目光过多地集中在教师的服装上,并且在学校中,男教师不宜留长发,穿花里胡哨的衣服,女教师不奇装异服,浓妆艳抹。因为这种服饰出现在学生面前,必然会引起评头论足,窃窃私语,在学生心灵上激起强烈反映,结果还可能导致学生模仿教师这种形象,破坏了学校的良好风气,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3.教师的仪表应该适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力求内外统一相协调。应当尽可能使衣着色调的冷暖与性格的刚柔相协调,或者用以弥补自己性格中的某些特点。如果教师衣着颜色、款式与教师良好性格融为一体,可使学生感到老师更亲切、慈爱,更富有朝气和尊严感。比如,性格火躁的,不宜穿鲜红色的衣服,以免学生更加感觉得你气势逼人,因而心中充满恐慌与不安;性格孤僻、冷漠的老师,不宜穿黑色等冷色调,以免学生觉得你拒人千里之外,而不能接近你。甚至连教师体型的胖、瘦、高、矮,也可以用服装的不同面料、颜色来进行调节,使衣着更加适合自己的体态,达到性格与自己的性格和形体的和谐统一,增加教师整体形象的美感。

4.教师的仪表还应具有时代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建设者,在教师身上应体现出时代的岁月,不能过于保守,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然也不能一味追求时髦、标新立异。一般而言,青年教师的服装可以新颖一点,活泼一点,既不过分艳丽,又能体现社会和时代的特色,这会有利于青年教师与学生的接近。同样,中老年教师衣着款式应以大方稳重为主,但也不能过分老气横秋,让学生望而生畏,应在端庄大方中蕴含着生机与活力,使学生看了觉得精神振奋,神采奕奕,显示出成熟稳健的魅力。

总之,教师的仪表修饰是一门学问,它能直接地反映出教师的精神面貌,不仅对学生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也是教师自身修养和生活质量的标识和显示。

(四)从教师的教态方面来看(www.xing528.com)

1.教师的站态,即要端庄稳重,又要富有活力。端庄稳重,有助于稳定学生的听课情绪,振作学生的精神。塌肩弓背,不停走动,摇头晃脑,都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要注意克服那些不良习惯,如讲课中挠头、挖耳朵、吐唾沫、卷裤腿、叼烟卷等。这些动作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从而破坏课堂气氛,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也有损自己的形象。富有活力,就是不要呆板和拘谨。要求教师的站态稳重之中还要显示活力。教师站在讲台上,要精神振奋,富有朝气,潇洒大方,炯炯有神。要随时根据课堂内容和课堂的变化调整站态;适当走动;要善于运用恰当好处的动作和姿态来配合自己的语言教学。

2.教师的手势要简洁、适度、准确有力。手势是教师最明显、最丰富,也是使用最频繁的教具之一。教师在讲课谈话时手势要自然、适度、舒展,既不要过分单调,也可能过分繁杂。一般说,手势应该表达正确的感情,而不能势不达意,更不能指手画脚,擂桌子敲黑板,显得毫无修养。

3.教师的表情要丰富、自然、亲切。特别是眼神,要给一种敏锐、聪慧之感。教师的眼睛要热情地注视着学生,因为教师的目光里不仅有感情,有启迪、有赞扬、有批评,更重要的是,学生往往能从教师的目光中看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从中得到鼓励。此外,教师的目光还是稳定教室纪律的一个法宝,当某个学生心不在焉或出现小骚动时,教师的一个目光可以迅速使之回过神来。教师的目光千万不能向上盯着天花板,或转窗外,对学生漠然无视,致使自己虽然在上边兴致勃勃地讲,学生却在下边大行其乱。

4.坐态也是一个人精神气质和文化修养的体现。教师的坐态应保持上身相对直立,双腿自然并放,给人以端庄和谐之感。无论在什么场合,切忌“抖腿”和翘“二郎腿”,以免给人放荡不羁的感觉。

总之,教师高雅自如、利落洒脱的教态,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而粗鲁散漫的作风,会明显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尊严和威信,甚至使学生对教师的人格发生怀疑,从而降低教育和教学效果。

5.教师的风度。风度是人的精神、气质综合性的外在表现,教师的风度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从外表上讲,它涉及到衣着、服饰、容貌、体态,即通常说的“风姿”、“仪态”。从内在讲,它体现着品格、情绪和精神面貌,即“风格”和“气度”。美的相貌和体态,可以为风度增光,但相貌平平者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去弥补自己的风度。一个教师如果相貌美丽,但没有内在的优秀品质作为基石,风度必然不佳。只有把美的形象同美德结合起来,风度才会放射出真正吸引人的光辉。

风度与单纯的仪表不同。一般说来,仪表对同一职业往往有比较统一的要求,并可以随境不同而改变。而风度则是根据自己的心理、体态、气质、爱好及生活习惯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外部特征。风度总是因人而异、不拘一格的;有的机灵敏捷、有的老成持重,有的含蓄深沉,有的坚毅果断,有的温柔细腻,有的潇洒大度,有的文静雅典,有的热情洋溢,有的朴实自然,真可以说千差万别,各有风采。从教育需要出发,一般地说,教师的风度亦可列举下述要求:朴实整洁而不呆板,稳重端庄而不矫饰,活泼开朗而不轻浮,热情大方而不做作,善良和蔼而不怯懦,谦逊文雅而不庸俗,“温而厚,威而猛,恭敬而安详。”当然教师的风度也是胸怀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不同年龄、性格、性别的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教师的共性美之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个性美。只有表现个性美,才能够显示其自身的独特魅力。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气质,并无好坏优劣之分,无论是哪种气质都存在着积极的一面与消极的一面。培养风度美,并不是要改变自己的个性,而是要善于根据自身的特色,培养发扬积极的一面,克服消极的一面。有意识地进行修养,以求自我完善,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风度;以增加为人师表的魅力。

前面我们已论述,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以身作则,对此都有很多的重要论述,下面我们以一篇小学生的作文为例来看,教师的言行。在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教师的一举一动,将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何等重要的影响。题目是《朱老师的眼睛》。(作者:顾宇,选自《中国小学生作文大全》,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朱教师的眼睛是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儿又圆又大。初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可是你仔细一瞧啊,嘿,朱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我懂得朱老师眼睛讲的自豪感,小朋友们也懂得朱老师眼睛讲的话。一天自修课上,朱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和家长谈话,小朋友们随便地讲起话来。这时朱老师回过头来,用眼睛盯着我们看了一下,仿佛在批评我们:“怎么讲话了!”小朋友们马上静下来,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有一次,朱老师在礼堂里给我们上《乌鸦喝水》这一课,有300多位老师听课呢!朱老师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我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朱老师请我发言。我看有这么多的老师,心里很慌,那颗心啊,怦怦地直跳,回答得很轻。朱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对,对,声音再响亮点儿!”我看着朱老师的眼睛,胆子大了,声音也响亮起来了。这时朱老师高兴地向我投来赞许的眼光,好像在说:“讲得真好!”

记得有一回,我生病住院了,过了一个多星期才上学。上课时,朱老师不时用眼睛看着我,仿佛对我说:“顾宇,吃得消吗?身体舒服吗?”我的病刚好,精神还不大好,但一看到来老师的眼睛,精神又提起来了……

下课,朱老师和我们一起玩的时候,她的眼睛也会说话。一次,我们玩“老鹰捉小鸡”,朱老师当“老鹰”。她一下子跑到东,一下子跑到西,眼睛呢?睁得大大的,好像在提醒我们“嗨——当心!我要捉住你们啦!”真糟糕!末尾一只“小鸡”跑得太慢,被捉住了。这时候呀,朱老师笑得可真欢,眼睛似乎在说:“哈哈,这只可被我捉住了!”

现在朱老师虽然不教我们了,但每当我看到朱老师时,还是总先看看她的眼睛,看看她对我要说些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