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疑
设疑是问题教学的第一步,自然也是问题教学是否有效的前提。所以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适宜。即要在适宜的情境中提问,不要让问题问得很突兀。②适中。即问题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③适度。即不要满堂设问,问题要精而少,围绕中心知识点,又能有所伸展。
(2)探究
问题设置后,就让学生思考并探究。探究形式可以多样。有个体探究,更多的是合作探究。有课堂探究也有课后探究,有时还会有实践探究。学生课堂上合作探究问题时,要让学生围绕主题,拓展思维,有理有据,联系实际。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释疑
释疑还是可以让学生来完成,但如有不足,教师一定要及时补充完整。学生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强调他的规范性,即以规范的课本语言来作答。这样可以进一步落实书上的基础知识。还有鼓励学生创新。除了课本既定的知识外,学生能够答出之前之后有联系的知识点,或者能用其他的学科知识作答也行。最好是能在课本之外的生活实践中找出新的答案。(www.xing528.com)
(4)再疑(创新)
当学生答出问题的答案时,不一定是一个问题的结束。这时需要教师针对答案进一步置疑,这样可以达到深化知识理解和创新知识的效果。比如学生答出书上关于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几点措施后,我马上再问“如果你是一个跨国企业的老总,你还可以怎么做呢?”从而让学生用全球化的眼光再来看待一个企业的发展。
(5)反思
最后,该到总结问题的时候了。总结时,不仅是知识的概括,还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先反思“问题”提得怎样,再反思学生的表现,能否跟上课堂的节奏以及教学的效果,最后反思教师自身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如何。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我们才能不断进步,课堂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