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汇率倾销稍加解析便可知,汇率倾销是汇率或货币低估在贸易上产生的效果或结果。没有汇率或货币低估,就不会在贸易上产生汇率倾销的效果。同样,仅有汇率或货币低估而不进行贸易上的倾销,同样不能形成汇率倾销。因此,对“两战”之间汇率倾销时代背景的挖掘,需要从货币和贸易两个方面同时展开,二者不可偏废。
美国著名国际经济法学家洛温菲尔德(Andreas F.Lowenfeld)教授曾指出,约束各国货币事务的国际法律制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方才出现。[1]这意味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两战”之间及其之前,并不存在对各国形成有效法律约束的国际货币法律制度。那么,洛温菲尔德教授的这一观点如何解释至少自19世纪末就开始盛行于当时主要国家的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在于如何协调洛温菲尔德教授的观点与金本位之间的关系,更在于如何为金本位制的混乱局面下盛行的汇率倾销求解。
第一,不具有法律拘束力的金本位制是汇率倾销的国际货币制度主因。
一般认为,金本位制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大体上诞生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后。当时,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在国内实行了金币本位制,进而在国际间形成了金本位制。[2]广义的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三种形态。而狭义的金本位制就是指金币本位这种货币制度,只有金币本位才是金币本位制的典型形式,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残缺不全的货币制度。国际金币本位制自19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终止。当时,各参战国均实行黄金禁运和禁止纸币兑换黄金,从而葬送了金币本位。
需要指出的是,国际金币本位制的形成并非起因于国际间的协议,而是各国顺应经济发展在当时自愿采取的普遍实践,这是金本位制与后来的国际货币制度相比所具有的显著不同的特点。[3]正是由于金本位不是由于国际间协议而建立的国际货币制度,因此,其对各国并没有法律拘束力。由此也可以看出,金本位制与洛温菲尔德教授所说国际货币法律制度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并不矛盾,原因就在于前者不具有法律拘束力,而后者具有法律拘束力。
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内金本位基础上自然生成的国际金本位制,其存在和运行取决于各国的意愿和需要,并非出自于各国的义务和责任。相反,当时主要国家认为一国的货币政策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特权。[4]虽然为了对外贸易的稳定开展,各国需要维持国际贸易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国际货币环境和条件,但这是各国基于利益考量进行取舍的结果,并不是基于法律的强制而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各国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当放弃金本位特别是金币本位能够为一国带来更大利益时,其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放弃金本位制。在此情况下,一国可以决定如何为本国货币定值,是否从事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是否以低估的汇率在他国或国际市场上倾销本国的产品。国际社会也没有一个国际机构对一国和各国有害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管控。相应地,各国对他国滥用货币的行为或自认为他国滥用货币的行为可以进行辨别、纠正和进行救济。总之,自由放任构成当时国际货币领域的底色。这是“两战”之间汇率倾销盛行的国际货币制度的首因。
第二,“两战”之间国际货币领域的倾轧与混乱助涨了汇率倾销。
在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不能对各国形成有效法律约束的现实情况下,“一战”后各国大多实行金币本位制之外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度且变幻无常,国际社会汇率体系混乱,这也为汇率倾销和汇率反倾销提供了适宜的国际货币环境。“两战”之间国际货币领域的倾轧与混乱可从两个方面展现:一是“一战”前后的对比,二是对“两战”之间倾轧与混乱状况的撷取。
首先,我们来进行“一战”前后的对比。在“一战”爆发前的大约35年里,西方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都将自己的货币与黄金挂钩,因此,英镑、法郎、德国马克和美元之间的汇率基本上是固定的。而其他国家大多将本国货币与黄金或一种主要货币挂钩,并以黄金或其中一种主要货币作为外汇储备,从而在国际上正式形成了金本位。金本位仅仅是一种实然的现象,没有任何国际条约赋予各国遵守金本位的义务。金本位的大厦随“一战”的开始而倾倒。虽然国际范围内普遍实行金本位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但在这期间国际贸易大幅增长,跨国投资的规模扩大,国际经济交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相比之下,“两战”之间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如同一场噩梦。1919年至1925年,英镑采用对美元的浮动汇率制,而此时的美元仍与黄金挂钩,1925年之后英镑又重新与黄金挂钩,并且汇率明显高估。法郎与黄金挂钩,其汇率在不断波动之中,但大体上向着贬值的方向发展,并出台了各种各样法律上和事实上的外汇管制措施。在1919至1929年期间,英镑和法郎一定程度上都是由美国大量的资本输出来支撑。1929年之后,英国暂停了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而法国没有采取这一措施。美国在罗斯福总统任期内通过法律放弃了金本位,并拒绝了在1933年伦敦国际货币会议上提出的一项“美元—法郎—英镑”提案。
自此,原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金本位制度宣告破产,试图通过有计划和有安排的国际合作来建立新的国际制度和国际秩序的尝试也宣告失败。严重的经济危机并未得到任何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于是,各国为了缓解本国经济下滑和失业率高企,彻底转向了采取单边措施的解决路径。各国为了应对对外贸易萎缩、失业增加,试图通过竞争性货币贬值、多重汇率制、出台贸易限制措施和补贴等手段,向外输出经济下行压力。[5](www.xing528.com)
其次,考察“两战”之间倾轧与混乱状况之撷取。“两战”之间,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频繁变动、相互对抗和混乱的时期[6],大致可以以1929—1931年“大萧条”的发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在“一战”后至“大萧条”期间,由于美国是“一战”中唯一保持其货币与黄金挂钩的国家,而其他主要大国则采取盯住美元的外汇安排,因此,实际上,在“一战”进程中,国际上逐步建立了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将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制度[7],并在“一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沿用这一制度。
1922年热那亚会议上,国际联盟(以下简称国联)建议各国构建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使用外汇代替黄金作为储备货币以节约黄金。[8]这种新的国际货币制度被称为新金本位制(New Gold Standard)[9],或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10]与传统金本位制有所不同,金汇兑本位制的重要区别在于各国中央银行以黄金和包括英镑和美元在内的国际关键货币作为储备。英国和美国完全以黄金作为储备,其他国家则持有对英国和美国的外汇债权作为储备。尽管此时美国已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元也逐步成为彼时世界上唯一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的货币,但是,由于美国国内对是否承担国际责任没有形成共识,此前也没有参与建立国际秩序的经验,因此,缺席了国联召开的热亚那会议。[11]另一方面,因这一方案会导致英国失去国际货币体系中主导地位的唯一性,失去此前拥有的绝对的货币霸权,英镑与美元并驾齐驱也刺激了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的自尊,英国对这一方案表达了强烈不满。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次会议完全由英国主导,国际货币体系又一次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焦点。[12]
后经各国的努力,至1926年,共有39个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恢复了金本位制度。[13]其中,法国在1926年恢复金本位,被认为是标志着金汇兑本位时代的开始。[14]之后,法国面临巨大的汇率压力,其虽通过在1927年实施法郎稳定方案,短期内实现了汇率稳定,但不得不在1928年6月贬值约80%。
英国为了捍卫“日不落帝国”的“黄金尊严”和货币主导地位,于1925年4月以战前黄金与英镑的比价恢复了金本位,以彰显英镑的稳定和信誉,但也为此付出了相当惨痛的经济代价。由于美国在“一战”和此后的一段时期内一直没有改变美元与黄金的价格,那么,英镑以战前的黄金与英镑的价格恢复金本位的同时,也意味着美元和英镑之间的汇率恢复至“一战”前的水平。英国在战争期间经历了剧烈的通货膨胀,英国被迫降低国内水平价格,与此同时,英国中央银行还提高了贴现率,以期稳住英镑和美元之间的汇率水平,但此举导致英镑严重高估。据凯恩斯估计,当时英镑被高估了10%~15%。利率的上升和国内价格水平的下跌引发了英国经济的衰退,英镑高估也严重打击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出口能力,并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失业问题,同时黄金流失又使英国中央银行被迫以加息予以应付。英镑高估、出口额锐减、失业率上升和利率上升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至1931年,英国政府无力继续维持英镑与美元之间的汇率,被迫宣布英镑贬值。
1931年英镑被迫宣布贬值,被认为是标志着金汇兑本位制的终结。金汇兑本位制作为“两战”之间昙花一现的国际货币体系,只运行了不到五年的时间。[15]这一时期事实上是以美元和英镑为主导的金汇兑本位制,该体制突出的特点是固定汇率,以及为保持这一汇率而持有黄金和国家通货的混合储备[16],而英格兰银行和美联储共同担任世界经济“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可是,英国无力继续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责任,而新兴的“最后贷款人”美国又不积极参与,同时,国际上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应对“大萧条”带来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由此造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和进一步的混乱。
下面考察从“大萧条”至“二战”爆发时期。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溃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迅速波及全世界,“爵士时代”在一夜之间让位于“大萧条”,国际贸易领域在此期间受到重大影响。随着国内需求的迅速萎靡,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措施。[17]金汇兑本位制最先在处于这一制度外围的初级产品生产国瓦解,并逐步蔓延至核心国家。阿根廷和乌拉圭政府于1929年限制了国内黄金的自由兑换,加拿大政府采取了黄金禁运措施,巴西、智利、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对黄金的自由兑换进行限制,并允许汇率自由浮动。[18]1931年7月匈牙利政府冻结了国外存款并实施外汇管制,取消了黄金的自由兑换,并禁止黄金运输至国外。同样是1931年7月,德国政府被迫宣布实施外汇管制,作为世界第二的新型工业大国退出了金汇兑本位体系。[19]英国此前为强行维持与美元的汇率,财政赤字快速攀升,致使英镑的持有国对英镑丧失信心,纷纷要求将英镑兑换为黄金运回本国,英国黄金储备大量外流,被迫于1931年9月21日放弃金本位制。英镑作为金汇兑本位制体系中两大主导性货币之一,英国的退出严重影响了他国对维持金汇兑本位制的信心,至1932年初,25个国家退出了金汇兑本位制,限制或禁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并对本国货币实行贬值。[20]
接着,国际货币体系分裂为三个集团:(1)黄金集团,以美国为首,包括法国、比利时、瑞士、荷兰及部分拉美国家等。(2)马克集团,以德国为首,由中欧和东欧的一些国家组成,实施外汇管制,名义上保持汇率不变,但其金融在国际间的流动受到管制。(3)英镑集团,以英国为首,主要由部分英联邦国家组成,这些国家大多跟随英国放弃金本位,并同时采取盯住英镑的外汇安排。各集团内部主要以本集团的主导货币作为国际贸易计价和结算的货币,和其他集团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则通过两个集团的主导货币为桥梁进行。以英镑集团为例,英镑集团在三个货币集团中封闭性最高,英镑是英镑集团内唯一的主导货币。英镑集团成员必须将本国持有的美元和黄金储备放在英国指定的银行,并且在动用这些储备时受到诸多限制。出于便利性的考虑,许多成员在国际贸易中,大多通过英镑在英镑集团内部进行相互交易。英镑集团成员国和非英镑集团成员国贸易时,英国往往通过与这些非英镑集团成员国签订双边条约的方式约定以英镑支付,同时,非英镑集团成员国不能凭借获得的英镑向英国要求兑换为黄金或美元,因此获得的英镑往往只能用来购买英镑集团的产品。
三个货币集团形成后,相互倾轧加剧。例如,由于马克集团和英镑集团放弃金本位并贬值货币,在国际贸易中,这些国家的产品当然更具有价格竞争力,这加剧了黄金集团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投资者开始对仍与黄金挂钩的货币的信心下降。由于担心美国效仿英国放弃金本位,法国、比利时、瑞士、瑞典和荷兰从1931年9月16日开始将美元资产兑换为黄金并运回国内,美国黄金储备大量流失。1933年3月至4月,罗斯福总统被迫先后宣布暂停黄金对外输出、暂停黄金自由兑换和美元贬值。此后,黄金集团中其他国家效仿美国,先后放弃金本位。
总之,“两战”之间的前期各国汇率在变幻无常,特别是之后金汇兑本位的废弃和三大货币集团的形成,导致各国之间、货币集团之间相互倾轧加剧,货币战、汇率战、贸易战甚嚣尘上,所有的货币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相对于黄金的贬值,各国竞相实行浮动汇率或实施外汇管制。各种外汇管制和贸易保护措施层出不穷,汇率倾销和反倾销在此环境下大行其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