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文化公共空间,必然涉及新文化运动这一概念。周策纵在《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中曾指出,“新文化运动”这个词在“五四”以后的半年内,即1919年下半年才开始出现,到1920年初变得十分流行[23]。也就是说,新文化运动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五四”之后。“五四”之前,人们更多地用“新思潮”或“新思潮运动”来指称《新青年》发起的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
胡适在1919年第7卷第1号的《新青年》中曾专门写了一篇《新思潮的意义》来解释什么是新思潮。文章一开头胡适表达了自己对他人关于“新思潮”解释的不满意:
近来报纸上发表过几篇解释“新思潮”的文章。我读了这几篇文章,觉得他们所举出的新思潮的性质,或太琐碎,或太拢统,不能算作新思潮运动的真确解释,也不能指出新思潮的将来趋势。[24]
那么胡适眼里的新思潮究竟是什么呢?胡适的解释是:
据我个人的观察,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
这种评判的态度,在实际上表现时,有两种趋势。一方面是讨论社会上,政治上,宗教上,文学上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介绍西洋的新思想,新学术,新文学,新信仰。前者是“研究问题”,后者是“输入学理”,这两项是新思潮的手段。(www.xing528.com)
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么呢?是再造文明![25]
以“评判的态度”来“研究问题”、“输入学理”,应该说胡适抓住了新思潮运动的根本。而胡适所说的新思潮运动实际上也就是新文化运动,只不过“五四”之后流行的新文化运动一说往往包含了五四运动这一政治运动。
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学术界“并无明确的界定,但于其上限多认同始于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立,而于其下限则多见智见仁”[26]。有的学者认定为1921年7月,有的学者认定为1923年12月。郑师渠在《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一文中则认为:“1923年的‘科学与玄学’之争是新文化运动余波犹存的重要表征,可视为下限之候。”[27]
笔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或新思潮运动作为一种运动,或许在1921年或1923年走向了结束,但现代知识分子从没有停止过再造文明的努力,新文化运动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新文化公共空间的消失。因此,笔者所说的新文化公共空间指的是:以评判的态度来讨论新文化的这样一个公共空间,它包括为这种讨论提供公共论坛的媒介空间,也包含了这种讨论的话语空间。笔者将新文化公共空间的下限延续至1928年,即包含整个五四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