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四时期报纸副刊演变为中心话语影响力

五四时期报纸副刊演变为中心话语影响力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我们谈到,中国的报纸副刊从诞生之日起就处于一种边缘状态,副刊附刊,原本就是指它相对于报纸正张的附属地位。可“五四”副刊的变革,却使得“四大副刊”站在了时代的话语中心,其影响甚至超过了报纸的正张。《自由谈》从1921年的1月9日开始,专门开辟了一个“小说特刊”,每逢星期日出版一期。无论是新办副刊的趋新,还是旧式副刊的调整,我们都不难从中窥见“四大副刊”强大的辐射力影响力。

五四时期报纸副刊演变为中心话语影响力

前面我们谈到,中国的报纸副刊从诞生之日起就处于一种边缘状态,副刊附刊,原本就是指它相对于报纸正张的附属地位。民国初期,虽然出现了《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快活林》、《时报》的《余兴》等著名副刊,但在整个媒介系统中,这些副刊显然还算不上是主流媒体。可“五四”副刊的变革,却使得“四大副刊”站在了时代的话语中心,其影响甚至超过了报纸的正张。不仅如此,“四大副刊”的成功对经营了几十年的传统副刊以及新办报纸的副刊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小说家兼副刊编辑张恨水回忆说:“及至‘五四’风潮突起,文坛上陡然树着革命的旗号,有几家报纸,很热心文化运动。认为旧文艺既须打倒,文艺栏便要澈底改革,于是将原来文艺所取的材料,一概不要。不但不要,而且一样一样,还加以严刻的批评。自然拥护旧文艺的也不少,他们也就分唇相讥,于是报纸上的文艺栏,显然分着新旧两种。”[67]但也承认“在这个时代,新文艺栏,对于思想方面,实在对国民有不少的贡献,旧文艺还离不开评花评菊的滥调,自然是落伍。因之在经营方面,及报的身份方面着想,不能再保守了,于是一向趋重旧文艺的报纸,也辟开一版,专登新文艺”[68]。张恨水所说的新文艺栏旧文艺栏实际上指的是新式副刊与旧式副刊。所谓“一向趋重旧文艺的报纸,也辟开一版,专登新文艺”,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申报》的副刊《自由谈》了。

《自由谈》从1921年的1月9日开始,专门开辟了一个“小说特刊”,每逢星期日出版一期。“这个特刊主要是以新潮的面貌出现的。几乎每一期介绍一位外国小说名家,并登载一帧这位作家的小照,依次计有莫泊桑巴尔扎克、柯南道尔、大仲马、雨果狄更斯、皮琴生、华盛顿·欧文、史蒂芬生、萧伯纳、施土活、哈葛德、高尔基亚伦坡、屈恩白、安徒生、柯贝、马克·吐温等……在这个‘星期小说特刊’上对新文学家也有评价……在30期的29篇小说中,白话小说占23篇,文言小说6篇。其中写下层民众疾苦的15篇,讽刺上层社会的8篇,其他题材的6篇。”[69]一直到同年8月7日才停刊,共出了30期。《自由谈》是旧式副刊中的头号招牌,在新式副刊的冲击下做出这样的调整,可见以“四大副刊”为代表的新式副刊的影响。

“四大副刊”的成功对于新办报纸的副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24年4月《世界晚报》创刊时,其副刊《夜光》基本上是一个“趋重旧文艺的”副刊。1925年2月《世界日报》创刊时,其副刊《明珠》与《夜光》风格大致相似,都由张恨水主编。可至1925年8月,为了与《晨报》副刊、《京报副刊》竞争,《世界日报》专门增设一版“学库”,以介绍新潮,研究学术。1926年4月,又将“学库”版改为周刊版,即从周一至周日,每天出一个周刊,重新开辟一个副刊称为《世界日报副刊》,声称以科学与趣味并重,由刘半农主编。鲁迅的《马上日记》就在这一时期的《世界日报副刊》上发表,同一时期还发表了张闻天、许钦文等文学新人的小说。显然,《世界日报》的副刊经历了一个由旧趋新的过程。

无论是新办副刊的趋新,还是旧式副刊的调整,我们都不难从中窥见“四大副刊”强大的辐射力影响力。正是这样一种强大的辐射力影响力,成为“五四”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强大推动力。

【注释】

[1]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1页。

[2]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03页。

[3]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03页。

[4]参见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03页。

[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34页。

[6]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7]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88页。

[8]《本馆条例》,《申报》创刊号,1872年4月30日。

[9]《劝看〈民报〉》,《申报》,1876年5月19日。

[10]罗贤梁:《报纸副刊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9页。

[11]王文彬:《中国报纸的副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4页。

[12]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84页。

[13]《后竹枝词》,《申报》,1872年5月7日。

[14]《答阮少楼见赠之作再叠前韵》,《申报》,1885年5月31日。

[15]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16]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编:《中国新闻史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7页。

[17]胡适:《十七年的回顾》,《胡适散文》(四),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435页。

[18]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第350页。

[19]胡适:《十七年的回顾》,《胡适散文》(四),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433页。

[20]包天笑:《我与新闻界》(续),《万象》,1944年第4期。转引自聂淳:《包天笑与中国近、现代报刊业》,《新世纪图书馆》,2008年第1期。

[21]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第350页。

[22]胡适:《十七年的回顾》,《胡适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435页。

[23]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24]《游戏文章论》,《申报·自由谈》,1917年10月6日。

[25]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李欧梵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2—143页。

[26]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李欧梵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

[27]《社告》,《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

[28]《社告》,《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

[29]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第104页。

[30]蓝公武:《贞操问题—拼音文字问题—革新家态度问题:蓝志先答胡适书》,《新青年》,1919年第6卷第4号。

[31]《新潮》第1卷第3号,1919年3月1日。

[32]好学:《言文一致之提倡》,《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11月16日。(www.xing528.com)

[33]傅斯年:《答〈时事新报〉记者》,《新潮》第1卷第3号。

[34]袁一丹:《“另起”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3期。

[35]张东荪:《答胡适之书》,《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3月15日。

[36]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09—210页。

[37]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第13页。

[38]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第40页。

[39]周策纵:《“五四”时期各派社会势力简析》,《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附录一),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18页。

[40]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第40页。

[41]胡适:《归国杂感》,《新青年》第4卷第1号,1918年1月。

[42]宗白华:《评上海的两大书局》,《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1月8日。

[43]郑振铎:《一九一九年的出版界》,《新社会》第7期,1920年1月;《郑振铎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86页。

[44]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转引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4页。

[45]郭沫若:《创造十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7页。

[46]郭沫若:《创造十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7页。

[47]郭沫若:《创造十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8页。

[48]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页。

[49]郑振铎:《一九一九年的出版界》,《新社会》第7期,1920年1月,《郑振铎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87页。

[50]孙伏园:《理想中的日报附张》,《京报副刊》第1号,1924年12月5日。

[51]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52]张静庐:《中国的新闻纸》,上海: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第33页。

[53]参见姚福申:《五四时期〈时报〉的副刊改革》,《新闻与传播研究》,1992年第4期。

[54]《〈晨报副镌〉出刊启示》,《晨报》,1921年10月12日。

[55]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长春:吉林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第242页。

[56]徐志摩:《周作人先生来函附复·志摩附复》,《晨报副刊》,1925年12月21日。

[57]《本报特设学灯一栏预告》,《时事新报》,1918年1月16日。

[58]《学灯宣言》,《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4日。

[59]《〈学灯〉栏宣言》,《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1日。

[60]《学灯之光》,《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5月22日。

[61]王列平:《当“共产主义幽灵”在中国徘徊时》,《党史纵横》,2006年第3期。

[62]孙伏园:《理想中的日报附张》,《京报副刊》第1号,1924年12月5日。

[63]孙伏园:《理想中的日报附张》,《京报副刊》第1号,1924年12月5日。

[64]孙伏园:《理想中的日报附张》,《京报副刊》第1号,1924年12月5日。

[65]孙伏园:《理想中的日报附张》,《京报副刊》第1号,1924年12月5日。

[66]孙伏园:《理想中的日报附张》,《京报副刊》第1号,1924年12月5日。

[67]张恨水:《新闻文艺编辑法》,燕京大学新闻学系《新闻学研究》,上海:良友公司,1932年。

[68]张恨水:《新闻文艺编辑法》,燕京大学新闻学系《新闻学研究》,上海:良友公司,1932年。

[69]范伯群:《1921—1923:中国雅俗文坛的“分道扬镳”与“各得其所”》,《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