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经贸关系是中欧经贸关系的核心,也是中欧经贸关系的“压舱石”。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057亿欧元,中国连续4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德贸易额占到了中欧贸易额的1/3。但是,中德经贸关系的紧密性并没有成比例地发挥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压舱石”功能,中德经贸关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欧经贸关系紧张的来源。
德国是中国在欧盟内部最大的经贸伙伴,德国经济界在传统上是支持对华友好合作的积极力量。默克尔自2005年任期开始以来多次访问中国,是同期欧洲领导人中访问中国次数最多的。默克尔每次出访中国,几乎都有庞大的经济界代表成员随行,中德政府之间建立了定期磋商机制,经贸合作一直是两国政府的重点关切。近年来,德国经济界出现了要求调整对华政策的声音,要求欧盟以更加强硬的方式来处理对华经贸问题。比如,2020年1月,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erband Deutscher Maschinenund Anlagenbau)发表声明要求德国和欧盟调整对华贸易政策,并指出,中国在众多领域早已不是发展中国家,因此适用于德国或欧盟的贸易规定,同样适用于中国。
中德经贸“压舱石”作用之所以受限,与德国在欧盟工业结构内的位置变化分不开。德国是个贸易大国,以汽车、机械为代表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是德国经济的支柱,德国的贸易顺差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外向型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开放型的世界市场是德国利益之所在,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保持密切的经贸联系是德国经贸政策的优先选项。与此同时,作为欧盟的核心成员国,德国工业是欧洲一体化最大的受益者,特别是欧元的诞生大大强化了德国在欧洲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加速了德国经济利益“欧盟化”的进程,共同货币是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病夫”一跃成为欧洲经济“发动机”的重要制度性保障。(www.xing528.com)
正是由于德国工业在欧盟产业链中越来越强的主导作用,德国工业界视欧盟产业链为自身的价值延展,甚至是“势力范围”。德国政府显然也采取德国工业界的这一理念,在2019年发布的《德国工业战略2030》中,德国政府实际上就是以一种“势力范围”的思维来看待欧盟产业链,这份文件认为欧元区保持一个闭环的工业增值链非常重要,如果增值链的所有部分——从基础材料的生产,到整理和加工,再至分销、服务、研究和开发都在一个经济区域,那么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就会更具抵抗力,增值链也更有可能实现或扩大竞争优势。
正因为此,虽然德国工业界在中国有巨大的利益,但对中国企业在欧盟的快速发展存在很强的防范心理,担心对德国在欧盟产业链的主导地位构成挑战。所以,当前德国工业界往往不以双边的角度,而是以代表“欧盟整体利益”的姿态来看待中德经贸关系,认为处理对华经贸问题要以欧盟单一市场的整体利益为导向,要置于欧盟整体框架下,要寻找一个欧盟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就容易导致中德经贸的“泛欧盟化”,德国对中欧经贸关系“压舱石”的作用受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