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百年大变局:中欧关系的转型与调整

世界百年大变局:中欧关系的转型与调整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中欧关系的发展超越了双边层面。2003年10月中欧双方宣布建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中欧关系进入蜜月期。虽然双方最终以谈判方式解决贸易纠纷,但其中透露出的趋势意味着欧洲在战略层面开始调整对华政策,这无疑会对中欧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外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中欧关系具有文明属性和历史纵深。习近平主席对中欧“四大伙伴”关系的定位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世界百年大变局:中欧关系的转型与调整

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中欧关系的发展超越了双边层面。与欧洲一体化的“超国家”机构打交道使得中国从更为广泛的层面发展与欧洲的关系。与此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让欧洲意识到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为欧洲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双方的经贸合作迅速发展起来。1980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给予中国普遍优惠制待遇。冷战的结束给中欧关系带来短暂的困扰,但双方很快走出意识形态的干扰,务实合作成为中欧关系的主轴。2003年欧盟出台的文件《成熟的伙伴关系:欧盟中国关系中的共同利益与挑战》更是明确了双方伙伴关系中的全球战略维度。该文件开篇即指出:中欧作为战略伙伴在保护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平与稳定等问题上的共同利益日益增加。中欧双方在很多全球治理问题上的利益重合。2003年10月中欧双方宣布建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中欧关系进入蜜月期。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欧盟在对华政策中越来越强调双方竞争的一面。2006年10月,欧盟推出对华政策文件《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加上同期推出的经贸文件《竞争与伙伴关系:欧盟—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标志着欧盟对华政策开始了初步的调整。这两个对华政策文件更加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给欧洲带来的挑战,更多地关注中欧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督促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此后,中欧之间麻烦不断。从经贸关系到气候变化,欧盟方面对中国的指责不断增多;中德关系因默克尔会见达赖而一度引发外交危机;到了2008年欧盟国家的一些政治领导人甚至发出抵制北京奥运会的呼吁,巴黎发生了干扰奥运火炬传递等一系列反华事件。[2]随着肇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各国政府携手合作应对金融危机成为全球共识,特别是之后欧债危机的爆发,让欧洲人对危机引发的自身社会经济动荡的恐惧大大超过了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政府则明确表示支持欧洲一体化,支持欧元,对欧元有信心。这对欧洲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欧盟被迫暂停了2006年开启的对华政策调整,“危机红利”让中欧关系从2008年的动荡中迅速稳定了下来。

2012年底,欧债危机在金融层面基本结束。2013年,欧洲经济实现温和复苏,中欧关系之间的“危机红利”开始逐渐消失,中欧关系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欧盟在对华政策上从危机期间的强调合作,转变为重新把目光聚焦在双方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关系上,以更具“进攻性”的姿态和施加压力的方式来处理双方的分歧。2013年5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太阳能板立案,展开反倾销调查,涉及金额高达210亿欧元,这是中欧之间规模最大的贸易摩擦,也是当时全球涉及金额最高的反倾销调查。虽然双方最终以谈判方式解决贸易纠纷,但其中透露出的趋势意味着欧洲在战略层面开始调整对华政策,这无疑会对中欧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外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政府显然感受到欧洲对外战略的这种变化,认识到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需要“准确定位”。

2013年11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华出席第十六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时任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时谈到,中欧要着眼历史变革趋势,抓住发展机遇,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准确定位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强调,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将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为中欧合作注入新动力,为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www.xing528.com)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和欧盟要做和平伙伴,带头走和平发展道路。中欧对构建多极世界格局具有重要战略共识。双方要尊重彼此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照顾彼此核心利益,支持彼此走和平发展道路。双方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与协调,共同推动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共同参与有关国际规制建设。中国和欧盟要做增长伙伴,相互提供发展机遇。要尽快谈成谈好投资协定,启动自由贸易协定可行性研究,共同提高中欧贸易质量和水平。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洲际合作倡议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坚持市场开放,携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致力于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和欧盟要做改革的伙伴,相互借鉴、相互支持。当前,中国和欧盟的改革都进入深水区。双方要就宏观经济、社会治理、公共政策农业农村就业民生环境保护等重要领域改革加强交流、分享经验、深化合作。中国和欧盟要做文明伙伴,为彼此进步提供更多营养。中欧关系具有文明属性和历史纵深。双方要通过平等对话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加强文化、媒体、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

习近平主席对中欧“四大伙伴”关系的定位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中东欧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纽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支点,中东欧国家敏锐地抓住机遇,响应习近平主席的重大倡议,双方握手“一带一路”,通过“16+1合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中欧金融合作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预示着中欧关系开始走向新的阶段:双方通过不断加强的资本纽带,正从传统的贸易伙伴逐步转变为全球合伙人。2016年1月15日,中国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协定》并接受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理事会通过的《关于中国成员资格的决议》,这意味着中国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相关法律程序已经完成,中国正式成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成员。紧接着在第二天,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众所周知,亚投行具有浓重的“欧洲色彩”,57个正式的意向创始成员国中有18个是欧洲国家,占近1/3。连续两天之内,先是中国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紧接着具有浓重“欧洲色彩”的亚投行开业,这两件标志性事件意味着中欧合作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