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平主义在《世界百年大变局》中的伦理基础

和平主义在《世界百年大变局》中的伦理基础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和平”理念一直存续于各自文化当中,这也为“和平主义”思想奠定了伦理基础。就本质而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实际上就是一种和平主义伦理观的反映。[3]就国家间关系而言,中国秉持“协和万邦”的理念。契约论思想也是西方和平主义的另一个重要伦理基础。为了摆脱这种状态,人们必须运用自身理性签订“寻求和平,信守和平”的和平契约,以进入文明社会的时代。

和平主义在《世界百年大变局》中的伦理基础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和平”理念一直存续于各自文化当中,这也为“和平主义”思想奠定了伦理基础。就本质而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实际上就是一种和平主义伦理观的反映。就人与自然而言,中国崇尚“天人合一”,强调人与宇宙万物的整体性、和谐性和统一性。即便是古代帝王也要“受命于天”“奉天承运”。长期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视“中和”为天地万物的根本、流贯宇宙的法则,以及衡量人伦的标准。[3]就国家间关系而言,中国秉持“协和万邦”的理念。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意即人民和谐相处,国家友好交往。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中国人崇尚与追求君子之交。《论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道明了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而和谐人际关系是构建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就个人修养而言,中国人注重“修身”,讲究“仁爱”,追求良好德行,诸如“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箴言均体现出这一思想。可见,“和合”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也是追求和平的重要伦理支撑,“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4]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与契约论思想是和平主义的重要伦理基础。早期基督徒推崇“非暴力”思想,他们甚至拒服兵役、反对战争。在他们看来,所有基督徒都是兄弟,不能让自己的兄弟姐妹流血,只能用精神之剑而非物质之剑来解决矛盾。《圣经》有许多关于和平的阐述,如“爱你的敌人”“受保护的人是和平的缔造者”“把你的剑放入剑鞘”,等等。契约论思想也是西方和平主义的另一个重要伦理基础。霍布斯是契约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下,没有一个更高的权威,因而造就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为了摆脱这种状态,人们必须运用自身理性签订“寻求和平,信守和平”的和平契约,以进入文明社会的时代。这种契约关系是一种合意的关系,彼此自愿加入,缔约方彼此独立而又平等,在互惠的过程中孕育了和平的善意。[5](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