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苏竞赛的教训与启示:世界百年大变局

美苏竞赛的教训与启示:世界百年大变局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美苏的竞争和两国的胜负优劣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是大国间和平的竞争和竞赛很重要。随着一系列国际机制的构建,大国的行为受到约束,战争不再是解决矛盾的手段,因此美苏虽然处于冷战状态,它们之间的竞争与竞赛是和平进行的。美国为了防止苏联实力增强威胁自己的霸权地位,严格限制对苏联的科技产品出口,特别是有可能用于军事目的的,限制更严格。苏联的解体并未结束大国在航天领域的竞争。

美苏竞赛的教训与启示:世界百年大变局

从美苏的竞争中我们看到,大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国可以合作的重要领域。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也是促进国家实力增长的重要因素。从美苏的竞争和两国的胜负优劣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是大国间和平的竞争和竞赛很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核武器的出现,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降低。随着一系列国际机制的构建,大国的行为受到约束,战争不再是解决矛盾的手段,因此美苏虽然处于冷战状态,它们之间的竞争与竞赛是和平进行的。美国为了防止苏联实力增强威胁自己的霸权地位,严格限制对苏联的科技产品出口,特别是有可能用于军事目的的,限制更严格。即便如此,俄美之间在航天和某些信息技术领域也存在合作。

二是军事技术的发展一定要服务于国民经济才有可持续性。我们看到,在美苏竞争推动航空航天领域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由于两国体制不同,美国的科技很快为民用经济所采纳,促进了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苏联的军技发展和对宇宙的探索则成了国民经济的负担,出现了“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现象,受短缺经济之苦的苏联民众将怨恨发泄到军队头上。(www.xing528.com)

三是航天与信息技术是体现大国实力的重要方面。苏联的解体并未结束大国在航天领域的竞争。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天然继承者”继续发展航天事业;美国掌握航天霸权,提供航天领域公共产品,主导建立该领域内国际秩序;法国联合西欧多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合作研制运载火箭人造卫星,欧洲空间局(ESA)在当今全球航天活动中颇具影响;战后日本在美国援助下迅速掌握航天科技,现已成为世界航天事业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从“两弹一星”到长征运载火箭,从载人航天到太空漫步,已成为除美国、俄罗斯之外最具影响力的航天大国。冷战结束30年以来,世界航天技术飞速发展,成为衡量大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目前,运载火箭可分为回收火箭与不回收火箭两类,而美国猎鹰重型、德尔塔4号、宇宙神5号,俄罗斯安加拉A5、质子M型,欧洲阿里安5号,日本H-IIA,中国长征5号、长征7号火箭成为大推力运载火箭的最佳代表。人造卫星可分民用和军用两种,前者包括气象通信、广播、测地、导航和地球资源探测等种类,后者包括气象、通信、照相侦察、电子侦察、核爆炸监测、导弹预警、海洋监测以及反卫星卫星等诸多分类,当前在轨运行卫星多达1500多颗,其中美国以600余颗的数量占据首位,我国以200余颗的数量居其次。除俄罗斯、美国、中国三国具备独立载人航天能力外,欧洲空间局、日本以及印度等国家和机构也在筹备载人航天计划,甚至提出商业太空飞行计划。由NASA、俄国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航天局以及ESA合作运营的国际空间站成为微重力环境下的研究实验室。大国仍将继续围绕深空探测展开竞争与合作,如何防止太空军事化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刘 志,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