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大的成就是帝国主义几百年以来建立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了。联合国刚成立的时候有51个创始会员国,现在联合国有193个成员国,绝大多数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原西方强国的殖民地。殖民体系崩溃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是英法等殖民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力物力消耗过大,遭到了严重削弱,无力再维护殖民地。第二, 是殖民地国家人民的觉醒,在欧洲工人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许多受民族压迫的国家都建立了政党,以寻求独立。第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殖民地国家加入宗主国一方参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受了军事指导与训练,提高了战斗力。战争结束后,他们无法再容忍被奴役,要求独立。第四,也许也是更重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反对邪恶的战争,在战争期间发表的一系列宣言和战后通过的《联合国宪章》,要求给予各民族自由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允许被压迫民族有民族自决权,反对存在殖民体系。
殖民体系首先在亚洲破产。随着殖民帝国的衰落,亚洲国家纷纷走上了独立的道路。1946年法属叙利亚和黎巴嫩独立。随着日本战败,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独立国家。1946年菲律宾独立。1947年英国从印度撤离,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1948年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独立。法国在日本战败后重返印度支那,企图恢复殖民统治,遭到当地人民的反抗,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会议通过《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个地区的殖民战争,确认了印支三国的民族权利。美国不愿放手,担心共产主义扩张,在越南进行了10年战争,到1975年不得不撤出,越南实现国家统一。
殖民地国家最多的是非洲大陆。从新航路发现开始,欧洲殖民者便来到非洲大陆,他们除了把2000多万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为奴外,还把非洲变为大国瓜分的对象。1884年11月,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葡萄牙等15个国家在柏林召开会议,以协议形式瓜分了非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埃及3个独立的国家。埃及只是名义上独立,1922年埃及宣告独立时,英国仍保留了在埃及的国防、外交等重要权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利用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纷纷要求独立。1951年利比亚获得独立。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英国控制的傀儡政权,建立了埃及共和国。1956年,纳赛尔总统宣布从英、法殖民者手中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956年突尼斯、摩洛哥和苏丹宣布独立。此后,独立运动在非洲引发了连锁反应,绝大多数非洲殖民地先后获得独立,4亿多非洲人民获得了自由和解放。在北非独立运动的影响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独立运动逐渐高涨。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喀麦隆、多哥、马达加斯加、刚果(利)[现刚果(金)]、索马里、达荷美(现贝宁)、尼日尔、上沃尔特(现布基纳法索)、象牙海岸(现科特迪瓦)、乍得、乌班吉沙立(现中非)、刚果(布)、加蓬、塞内加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利亚。这样,非洲独立国家达26个,其面积约占非洲总面积的2/3,人口约占非洲总人口的3/4。1990年,纳米比亚共和国获得独立,纳米比亚为当时非洲最后独立的一个国家,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结束。现在,非洲共有6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54个独立国家。非洲的独立运动改变了非洲的面貌,也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非洲的新兴独立国家成为一支重要的反殖反帝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非洲国家独立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宗主国在面对殖民地独立要求时放弃了宗主国地位,允许这些国家独立。也有少数国家在独立过程中经历了战争,典型的是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北非。法国在19世纪中叶征服了阿尔及利亚,将其变成原料基地和战略大后方。二战期间,戴高乐曾向阿尔及利亚人许诺如果帮助法国赢得战争胜利就允许其独立。二战结束后,法国如愿以偿地成为战胜国,它急于修补战争创伤,并没有履行承诺。1954年11月1日,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开始武装反抗法国人的统治,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正式打响。1958年9月19日,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行了顽强的武装斗争,给法国殖民者带来了很大损失,从1955年到1959年,法军死伤数万人,耗费80多亿美元军费。1960年6月,法国被迫与阿尔及利亚谈判,同时法国当局进一步强化军事行动,法军从40万增加到80多万人。法军采取“固守要点,全面封锁”的战略方针,专门修筑了一条长3000公里、宽约1公里,由数道电网、堡垒、电子报警系统、观察哨、地雷场组成的“莫里斯防线”,企图扼守主要城镇和石油产区,严密封锁阿尔及利亚与突尼斯和摩洛哥的边境。阿尔及利亚解放军多次攻破“莫里斯防线”。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解放战争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声援。维护殖民统治不得人心,1962年3月18日,法国政府被迫同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签订《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自决权。同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宣告独立。9月25日,定名为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民族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阿尔及利亚独立再一次表明,历史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有学者评论,“1958年5月戴高乐的东山再起不但是法国历史的分水岭,而且也是战后欧洲史的分水岭。一眼看上去,他似乎不会推动欧洲经济的一体化,更不会毁灭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但是,戴高乐永远都不是可以貌相的人。他在现代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聪明绝顶的人物,心细如发而又善于思辨,冷嘲热讽让人难以捉摸。他是一个战前人物,但却具有战后思想,确切地说他具有未来思想。他支持君主政体,相信德雷福斯是无辜的。他生来热爱法兰西帝国,也热爱法兰西的外省,所谓乡土法国,但事实上他既结束了法兰西帝国又结束了法兰西的外省”[1]。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法国政府不得不承认非洲各法属殖民地相继独立。(www.xing528.com)
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从18世纪末便已经开始,许多国家先后建立。独立后的大部分拉美国家在战后都建立起了稳固的统治基础,并效仿西方一些国家的民主政治体制,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1823年开始美国奉行“门罗主义”,把整个拉美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拉丁美洲等国家面对的主要是美国,随着国力增强,美频繁干涉拉美国家政权。1903年,美国入侵哥伦比亚,并策划巴拿马从哥伦比亚独立;同年,又抢占古巴关塔那摩,以充当美军控制加勒比海的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借口防止德国向海地渗透,出兵占领海地。拉美国家远离欧洲,没有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的影响,经济状况比亚非国家好,但殖民地经济色彩明显。与北美地区相比,拉丁美洲的问题也比较多,有些国家严重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经济结构单一,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经常左右摇摆,并受世界经济动荡的影响,这造成拉美国家的政局动荡和经济发展受挫,一些国家的发展进程被打断。
殖民体系的崩溃,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联合国刚成立时只有51个创始会员国,到1961年9月成员国达到100个,1984年底达到159个,到2006年7月达到192个,现有会员193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