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婚夫妇的主要婚居模式及其社会变迁(宁波市案例)

新婚夫妇的主要婚居模式及其社会变迁(宁波市案例)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初以来,这两种从居方式都不是主流,“新居制”成为主要的婚居模式,即新婚夫妇不与双方的父母同住在一起。

新婚夫妇的主要婚居模式及其社会变迁(宁波市案例)

(一)婚居模式的变迁

婚居模式是指结婚后如何居住。婚居模式跟家庭结构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为第五章将会专门探讨家庭居住模式和家庭结构的问题,故而此处仅仅简单说明婚后的居住模式。传统的婚居模式是结婚后妻子居住在夫家,这也是父系家庭模式的特点,这种称之为“夫家居”;有一些属入赘婚,或者因夫家住房紧张妻家住房宽松而住妻家的,长期居住或等待住房条件许可后自立门户,称之为“妻家居”。20世纪初以来,这两种从居方式都不是主流,“新居制”成为主要的婚居模式,即新婚夫妇不与双方的父母同住在一起。这对传统的父系家庭模式是一个相当大的冲击。在我们的访谈中,嫁女儿的父母们多数对从前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感觉越来越淡。父母在女儿出嫁时,如女儿女婿在另外的第三点安家时,他们会有一种额外的安全感,因为这个第三点是由两个年轻人共同建筑的,这个新家不仅属于男方,而且也属于女方,不只是男方父母心理上的家,也是女方父母心理上的家。甚至有老人在访谈中表示,“他住在儿子家里,总觉得自己像客人,因为媳妇在。只有到女儿家,才像回家一样的自在,因为女儿在且女儿当家。”新的婚居模式,对传统的男娶女嫁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这一个新的第三点,双方地位更加平等,男方占主导的“娶”受到了很大削弱。另一方面,我们访谈的年轻女性也普遍感觉,如果一定要与对方父母住,也宁可重新成立小家庭接其父母住,也不太愿意“从夫居”,因为从夫居总有寄人篱下之感,而且要面对传统中国的千古难题——“婆媳关系”问题。

进入21世纪后,“周末夫妻”也开始流行,有的学者称为“夫妻分偶”。最初的周末夫妻是被动选择的结果,其形成是因为工作或求学等因素而导致夫妻双方分居两地,只能一周或半个月才相聚一次。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才劳动力的频繁流动,这种婚姻模式变得日益普遍,尤其在外来流动人口中比例最大。不知从何时起,都市开始流行起了另外一种“周末夫妻”式的婚内“分居共过”的家庭生活,平时海阔天空的各自快活,到了周末或者一些特别的日子才夫妻相聚。这是一种主动选择的周末夫妻,流行于一些推崇精致生活的白领中。这种新的男女关系形态最早源于西方,同居而不同床,夫妻分床,能使各自在生活和心理上,都拥有一片自由的天空,所谓的“距离产生美”,可能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婚姻质量。不过,现在人们又开始反思“周末夫妻”带来的弊端,如夫妻感情疏远、第三者介入等。

(二)宁波婚居模式的情况调查

1.已婚样本婚居模式的情况调查

已婚没孩子的被调查者中,有63.31%的夫妻是独立门户的“新居制”,其他的36.69%夫妻为“夫家居”抑或“妻家居”,其中以前者为较大多数。(www.xing528.com)

已婚有孩子的家庭居住模式,涉及更多家庭结构和家庭生命周期的问题,其居住模式的分析见第五章,此处仅列举数据。已婚有孩子的被调查者中,有30%的夫妻是孩子住校读书或是已成年独立出去导致夫妻二人居住;42.6%的夫妻是与孩子同住(两代同居);19.47%的夫妻是和孩子以及妻子或丈夫的父母住在一起(三代同居);四代同居的极少,仅有1例,居住在农村;另外,有3.37%的夫妻是异地“周末夫妻”,孩子和妻方或夫方及一方的父母居住;还有1.32%的夫妻是把孩子放在一方父母那里养,小夫妻自己过着二人世界,每周或每月抽空回去看看孩子。

2.未婚样本所希望的婚居模式调查

57.92%的未婚被调查人希望将来夫妻双方不与老人同住,经常走动就可以;32.75%的人希望都住在一起,便于将来照顾孩子,4.77%的被调查人只希望自己的父母和夫妻一起住;3.90%希望夫妻间也可分开住,做“周末夫妻”;0.66%的人选择了“其他”。

关于未婚对婚居模式的倾向,与居住地、性别均无相关性,只是选择“将来夫妻双方不与老人同住,经常走动就可以”和“只希望和自己的父母同住”的女性比例(64.47%)高于男性(53.50%)。传统中国“婆媳关系”比“岳婿关系”难处,加上各种媒体和影视剧的渲染,“婆媳关系”似乎已成为仅次于婚外恋的夫妻感情“杀手”,女性难免在未进入婚姻前已经心有忌惮,因而更加不愿意与对方的父母同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