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共同的概念及其内涵
学习共同体是在共同体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1881年完成的《共同体与社会》提出“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由人们的意志有机结合形成的。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一书中首次使用“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而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成员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组织成员拥有共同愿景是建立有效学习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共同体的构成主体主要是学习者和助学者,即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两者之间的有效联系,必须通过一个中介媒介,这个媒介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愿景和期待。在学生群体方面,教师要能够善于构建全体学生都认同的共同学习目标,把全体学生凝聚成一个学习的集体,在教师自身方面,还要能够把班级的共同愿景、学生的共同学习目标同自己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结合起来,构建师生协同合作的共同学习目标和愿景。第二,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不是否定个体愿景的固定目标,而是充分尊重个体成员自由发展意愿,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共同体。在高效的学习共同体中,应当是充分尊重每个学习者包括助学者在内的个体发展需要的共同发展,学习共同体目标的实现是以个体目标的实现为依据和目的的。第三,在高效的学习共同体组织内部,强调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是一种相互支持,彼此关心的学习型组织。即学习者对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分享的学习成果充分信任和接纳,群体内的每个成员都对其他人的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充分信任,并善于吸纳其他成员的成果,同时积极分享自身的学习成果。组织内成员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借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局面。第四,高效的学习共同体,必然是新知识生成、传播和发展的共同体。构建学习共同体是为了提升学习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提升必然依赖于共同体内部每个成员都能够对知识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即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必然能够实现对新知识的生成和传播。
(二)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学习共同体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深刻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进程,如何构建高效的师生学习共同体也成为今天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除了准确理解学习共同体的本质内涵外,还必须要全面把握高效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才能深入推进师生学习共同体建设。那么,高效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具备哪些基本特征呢?
1.异质性(www.xing528.com)
共同体有“同质化共同体”和“异质化共同体”之分。“同质化共同体”强调共同的目标与追求,正如有学者所说,“这种共同体更重视同一而非不同,更重视直接而非斡旋,更重视同情而非承认从他们的视角理解他人的局限性”。同质化共同体视阈下,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去追求“同”,追求唯一的答案、强调整齐划一,也善于归纳总结为一个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有些教师就会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就无形中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异质化共同体”强调差异、歧见、个性、创新。很显然,高效的学习共同体是后者。“异质化的共同体”主张,一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多元声音的共存、多元评价等。然而,在“学习共同体”的培育过程中,教师易受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栓结,在不经意间会走“同质化共同体”的道路。教师应“对那些价值观虽然与我们不同,但是并非决然敌对的人,抱着一种尊重、虚心倾听和合作的态度。
2.合作性
学习共同体最显著、最永恒的一大特征就是合作性。一方面,学生群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效率的提升是通过合作学习来实现的,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沟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增强学生的集中意识和集体归属感,尤其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学生在集体中分享知识,交流经验,增进了解,激发兴趣,逐渐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了初步的小组学习共同体。另一方面,在师生群体之间,教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也是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实现的。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是主动与主体的关系,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发挥引导和帮助的作用,这种关系表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是对完成一堂完美课堂教学过程的相互合作的关系,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展开信息的交流,知识的传递,思维的碰撞,在交流与合作中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课堂教学是在具有合作性的课堂文化氛围中展开,在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支持,相互借鉴,达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共进。
3.共生性
学习共同体是师生共建共享的动态组织,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共享,通过成员之间的对话和共享实现信息和知识的动态生成,最终实现所有成员的共生共长。学习共同体组织表现出明显的共生性,这种共生性表现为生命性、生长性、创新性等外部特征,因此,在学校课堂教学实践中表现出了多种理念的课堂形式,如生命课堂、生长课堂、幸福课堂、创新课堂等教学理念,其实质都是建立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之上的共生课堂理念。在共生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共同体每个成员的生长程度不同,各自的背景、阅历、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表现出了不同的生长情况,虽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但是都有所提高,整个共同体在不断生长提高,学习共同体强调每个成员的发展与生长。正如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学习共同体的共生性正是很好地诠释了教育的这一本质属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