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探究式教学的含义探究式教学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随着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普及,探究式教学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备受世界各国教育改革者的青睐。

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一)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探究式教学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探究式教学是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和学习方法架构的教学方法。

随着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普及,探究式教学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备受世界各国教育改革者的青睐。

一般来说,科学探究包括以下过程:(1)发现并明确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猜想与假设。(3)通过观测、调查、实验等各种方法收集各种科学证据。(4)分析、论证。(5)得出结论、解释、模型建构及预测。(6)合作评估与交流。

(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探究的要自由民主

人类思维的一般特征是从一定条件出发,遵循思维规则,推导出结论,即思维的逻辑性特征;而人类的创新活动需要逻辑性思维,但在关键阶段,起决定作用往往是非逻辑性思维,即一种违背“常规”的思维方法,它表现为突发、跳跃而非严密、逻辑的直线思维方式,如思考问题时瞬间产生的不相干事物之间的联系、顿悟等;思维的求异性表现为标新立异、不落俗套,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方案;思维的发散性表现为从多个角度思考、提出多种假设、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非逻辑性、求异性、发散性品质,需要民主性环境。只有在民主教育环境中,才能保持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真理而前平等,师生相互尊重、相互探讨,使学生对教师既尊敬又无顾虑,心理轻松、自在、愉悦,各抒己见而不担心被打棍子、戴帽子,敢于进行非逻辑性的“异想天开”、求异性的“见异思迁”、发散性的“举一反三”。民主性原则的实践内容是教学中的学术自由。贯彻学术自由的民主性原则,首先要消除专制的教育气氛。因此,要打破沉闷的教学常规,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改变把教师、教材当成“真理”,学生只能唯师命是听、唯教材是从,唯考试是行等现象,还学生以自由;尊重学生发言权、建议权,让学生自由选择教育、自由支配时间与空间;教师主动征求教学建议、民主公正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学习成绩隐私等。其次,要允许学生对教师、对教材质疑问难,给予学生思考的自由,发扬学术自由精神。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特别是改变教师“独占”课堂现象。如一位教师在讲授《仿生学》时说:“飞机是仿照鸟儿制造的,轮船是仿照鸭子制造的。”一位学生突发奇想,问道:“老师,能不能制造出一种既像鸟儿又像鸭子的东西?”老师被打断后非常生气:“世间还没有这种东西!”“没有,可以制造嘛!”学生回答。老师呵斥:“造!你造得出来?!少跟我出洋相!”老师又滔滔不绝地讲课了。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就在这种专制教学的氛围中泯没。

2.探究要因材施教(www.xing528.com)

个性是差异性的具体体现,认识学生个性是实施差异性教育的基础。创新的本质是标新立异,它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张扬。现实中,许多教师把“好学生”定为顺从、听话,不闹个性,而把不听话、有个性的学生喻为“烂刺头”。其实,一个具有创新力的人,其个性往往具有不顺从、不随俗的一面,其思维正具备创造活动所需要的非逻辑性、求异性、发散性品质。设想一个“听话”的好学生,唯师命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又怎敢进行非逻辑性的“打胡乱说”、求异性的与教师“游说作对”、发散性的“异想天开”?因此,尊重学生个性,接受、宽容不同个性的学生,培养学生个性,是为师之道所必需。但长期以来,学生被训练成为唯师命是从、唯教材是信、缺乏个性的平庸之人。哲学家尼采对这种教育培养的人作过尖锐的讽刺:现代教育只是培养了一批皓首穷经的学者,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创造,而只能靠愚钝式的勤勉和靠别人的思想度日。!体现学生差异性的教育教学是因材施教。它包括规定适应于学生的发展目标、给予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内容,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营造适应于学生的教育环境,而切忌“一刀切”,免得造成“胃口”大的学生吃不饱、“胃口”小的学生吃不了。长期以来,不问对象身心特征而“一刀切”的现象异常严重,大量天才就在这种教育中被淹没,只有极少数天才因为“逃学”才得以“幸存”下来。为什么会把那些极富天赋的学生“判决”为不合格?这恰恰是一刀切教育的横切竖砍、整齐划一所致。

3.质疑解疑

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一个学生通过认识人类已有文化,从而促进全面发展的认识过程,具有基于人类认识的重复而创新的特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此过程中贯彻尝试创新,即变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结论性教学为教师设疑、激疑,学生解疑、尝试创新的探究性教学。教育过程的重点不在于结论性的文化观念的传授、接受、理解、掌握,而在于通过激疑、质疑的引起,解疑活动的展开,发现人类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在“复试”人类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尝试创新,获得创新力的提升。人类创造活动过程包括发现问题、形成课题、解决课题三个基本的阶段。可见,激疑、质疑(发现问题)、解疑、创新(形成课题、解决课题)是创新活动的基本要素,问题意识是尝试创新的首先条件。正如科学家波普尔所指出的,科学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始于问题;一部科学发现历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解答的历史。“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问题质疑而发现,科学史上不胜枚举。问题意识来自好奇心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要形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发现问题并且追根求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解放学生、而不束缚学生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关键。正如陶行知先生指出的,解放儿童的眼睛,让学生对大自然、大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解放儿童的头脑,把学生从迷信、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研究事物、认识真理;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学生在头脑指挥下从事实践和创造;解放儿童的嘴,让儿童言论自由,言语无忌讳;解放儿童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向自然、向社会、向各行各业学习。"特别是要把传统课堂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改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群言堂”。问题解决策略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思维教学专家德波诺指出,学校课本上的问题通常是封闭性的,都有正确答案,且给出必须信息,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没有准确答案,还缺少有关信息。因此,学生对问题解决策略的获得就非常重要了。一般认为,问题解决策略包括发现问题(生疑)、提出问题(质疑)、讨论问题(议疑)、分析问题(析疑)直至解决问题(解疑)等几个复杂、连续的过程。据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育内容的特点、目标,巧妙布置问题情景,精心设计问题思路,相机引导问题展开,使学生在阅读、观察、操作中质疑、解疑,尝试创新。

4.鼓励创新

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思维求异性、发散性等特征,因此,在一个阶段或整体的探究式教学活动终结时,对其质量的测量与评价,就应遵循求异性原则。鼓励学生“敢为天下先”,回答问题时提出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见解、新结论、新表达方式、新操作程序。以此改变过去在教育质量测评中以教学大纲为命题依据和教育的“指挥棒”,以及“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上课抄条条,课后背条条,考试默条条”的病态现象。在测评的形式、内容、评分等方面,不拘一格,鼓励学生非逻辑性思维、独立性设计、创造性回答,向“质疑、奇思、创新”的求异方向发展。思维的求异性品质是在创造性学习中获得的。创造性学习表现为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法方式的独特性与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它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式,具体表现在: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不满足常规方法,能从不同的方面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并寻求不同的思路,善于转换角度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善于直觉思维,实践操作方式往往与众不同等。思维的发散性品质是通过教育训练获得的。发散思维是一种多触角思维,具有多、活、全、新等特征。“多”即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活”即对问题能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而及时提出新措施;“全”即能从整体与细节、纵向与横向、问题本身与问题背景等方面考虑;“新”即回答具有个性,新颖不俗等特征。教师可据此特征,灵活运用教育材料与情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力。学生求异性、发散性思维品质的获得需要考试制度的创新。传统教育考试严重地偏向于辐合思维,把学生思维禁锢在单一的再现性思维轨道上,到了面对“雪片消融了,化成了什么?”问题时,机械地把“水”定为标准答案,而把诗情画意的“春天”当成错误的。有研究指出,当前考试中存在许多不利于鼓励学生创新的现象,如只考应知、不考应会;只考理论知识、不考实际操作;只考记忆力,注重概念、定理、观点的死记硬背,不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标准化的试题和规范化的答案以及偏题、怪题,阻碍学生发挥自己的见解,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标准答案等。!因此,更新观念,把考试当成学生显示个性、发挥特长、表现智慧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在教育质量测评时,应当允许答案的多样性,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均应给予肯定的评价、给分。具体地说,在考试测评内容上,应加大创造性运用知识的比重,加进动手操作内容考试;在考试测评方法上,应灵活多样选择知识性闭卷考试、论文体写作考试、问题情景式考试等方式,开卷、闭卷、考察、考核、评比、竞赛等,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地考核学生的发展;在质量测评措施上,应由综合考试变为分项考试,使任何学生都有在考试中成功的机会;鼓励学生重考,直到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同时,可采取分层考试,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与其能力水平相应的试题和自己喜欢的考试方式,对优秀的学生应允许其免考。

【注释】

[1]李晓蕾:《讲授法批判的再批判——对于“生成性教学”误区的反思》,《教育学术月刊》,2017(12):81~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