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杜威嘲讽旁观者知识观,休谟问题引发知识信任危机

杜威嘲讽旁观者知识观,休谟问题引发知识信任危机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威嘲讽这种主客体二分论是“旁观者知识观”。旁观者知识观引起两种不同的“接受学习”形态。对客观主义知识观构成沉重打击的是18世纪的休谟问题。休谟的这个怀疑直指作为客观知识信念基础的因果观念,它不仅导致客观主义陷于崩溃的危机,也导致主要建立在因果推理基础上的人类科学知识临信任危机。休谟对客观主义基础的颠覆,迫使康德不得不诉诸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去重建知识论。

杜威嘲讽旁观者知识观,休谟问题引发知识信任危机

(一)旁观者知识观与“听中学

“听中学”的知识观是旁观者知识观。西方认识论认为,知识就是透过现象的事物本质,这种本质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主体存在的,这即是西方认识论的主客体二分论。杜威嘲讽这种主客体二分论是“旁观者知识观”。求得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然而客观世界复杂多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诸多限制,如何突破这些限制呢?古希腊许多哲人面对变幻莫测的现象世界,倾向于认为生灭变化世界背后有其不变的、确定性的本质,把握这些本质便可预测世界万象,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谋求更好的条件。本质就是先在地存在着,而且是自足的、完满的、真正的实在,它这个多样世界的掌控者,不管事物如何多样,其背后都受制于这个唯一本质。人无须理会表面现象的个别、多样和变动不定,人类应认知事物的本质,而且人具有理性,理性能够把握现象背后先在存在的本质,找寻普遍的、统一的、不变的东西。

旁观者知识观至少有三个观点,其一就是主客体二分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其二便是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认识事物客观本质的能力;其三是人类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能通过从旁静观、谛视,而不能渗入个人的情感和意见。根据旁观者知识观,学习者作为认识者,个人只能“接受”既定的先在本质,而不能对其加以改变,当然也不能加主个人主观意见。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假定了某种现象背后的先在本质的存在,人所要认识的就是这些本质。这种对先在本质的预设的同时也就预设了一个超然物外的认识者和追问者。这实际上就是主客二分的原始框架。在主客二分的认识框架内,知识就是认识者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寻根问底的追问。于是,源自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旁观者知识观经苏格拉底等人的维护长时间地主导了人类的知识方式(认识方式)。

旁观者知识观引起两种不同的“接受学习”形态。其典型代表为古希腊时代自由教育中的接受学习和近代科学进入学校课程之后的接受学习。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所强调的是对现象背后的“本质”(“理念”或“形式”)的旁观;近代科学发展出另外一种“本质”,即“简单规则”,并以“简单规则”作为知识体系。于是,体现为“简单规则”的近代科学知识进入学校课程之后,受教育者不再被认为有直接面对复杂世界的必要,作为旁观者的学生从自由教育中对现象背后的“理念”的旁观转换为对“简单规则”的旁观。

(二)个性化知识与“做中学”(www.xing528.com)

个性化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每个人的知识都具有个体主观内容,知识的获取不能靠旁观而要靠个体实践,从实践中获取具性化知识。

个性化知识观自古有之。古代希腊的智者派不满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将知识活动限定为对自然本质的袖手旁观,坚持“人是万物的尺度”,将知识兴趣从自然转向“人的生活”,而且提倡以个人自己的方式理解人的生活并形成“个人化知识”。对客观主义知识观构成沉重打击的是18世纪的休谟问题。休谟问:为什么“一切开始存在的东西必然有一个存在的原因”?他指出,因果观念的依据是“自然一律性原理”,即“我们所没有经验过的例子必然类似于我们所经验过的例子,而自然的进程是永远一致地继续同一不变的”。但“自然一律性原理”既没有逻辑的证据也没有经验的证据,在休谟看来,因果关系其实是经验事件的“恒常会合”经“习惯”和“联想”的作用而产生的观念,从“恒常会合”推论不出因果关系的普遍必然性。休谟的这个怀疑直指作为客观知识信念基础的因果观念,它不仅导致客观主义陷于崩溃的危机,也导致主要建立在因果推理基础上的人类科学知识临信任危机。同时,休谟论证因果观念是“习惯”和“联想”的产物,一切知识源于“印象”和“观念”,由此开了近代认识论从主观性出发解释知识的起源及其本质问题的先河。到了20世纪,主观主义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但根源是休谟问题。

休谟对客观主义基础的颠覆,迫使康德不得不诉诸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去重建知识论。受休谟的启发,康德意识到“只能按照物所表现给我们那样,而不按照物本身那样来认识它”,这意味着以往那种以客体为中心的、让人的认识去符合客观存在的知识论是行不通的。这一发现促使康德发动了一场认识论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让认识主体去构造对象而不是让主体的认识去符合对象,这用今天建构主义的术语来说便是: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