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案例

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案例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续表续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1.分布规律2.成因分析本节课将课堂归还于学生,通过精心设计的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全身心投入。例如,在“全球性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冰岛火山喷发导致欧洲西部多个国家航班停飞的视频。[23]齐建芳:《学科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0页。[35]洪显利:《教育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及其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案例

高一年级 杨胤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根据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归纳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结合太平洋大西洋洋流运动方向,绘制世界表层洋流模式图。

3.利用图文材料,分析洋流分布规律的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中具体海区的案例分析,说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对具体海域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小组合作绘制出洋流模式图,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小组探究讨论洋流分布规律的成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

2.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模式图。

3.洋流分布规律的成因。

【教学难点】

洋流分布规律的成因。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案例教学法、黑板略图法、小组合作探究、任务驱动法等。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板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

1.分布规律

2.成因分析

【案例分析】

本节课将课堂归还于学生,通过精心设计的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全身心投入。在创设场景时,教师充分考虑了学习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条件,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对地理事物的好奇心,进而投入到课堂上解决问题。例如,在“全球性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冰岛火山喷发导致欧洲西部多个国家航班停飞的视频。看了视频后,学生一定迫切想知道原因,教师便引导学生提出三个问题: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赤道和极地之间又是如何形成单圈环流的?三圈环流又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这些问题的建立,层层递进地解决问题得出答案。这种“激、探、用、悟”教学模式最终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学习意义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素质的发展。

【注释】

[1]宋维荣:《把“讲堂”变“学堂”搭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甘肃教育》,2017(17):77。

[2]朱秋蓉:《从“讲堂”到“学堂”》,《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02):36~38。

[3]郭晓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策略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8(11):13~16。

[4]陈圣:《“讲堂”变“学堂”》,《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01):59。

[5]兰秀玲:《谈乐学教育的实施》,《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3):75-78。

[6]周来领:《创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知音励志》,2017(05)。

[7]孙宽宁、徐继存、焦炜:《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游离与回归》,《中国教育学刊》,2014(10):54~58。

[8]于漪:《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课程·教材·教法》,2009,29(06):31~35。

[9]郭永福:《正确对待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中国教育学刊》,2009(10):1。

[10]徐继存:《教学生活的精神意蕴》,《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3):32~37。

[11]张将星:《尊重儿童的学习权利》,《当代教育科学》,2006(14):15~17。

[12]刘琼:《开发多元智能 突显学生个性》,《贵州教育》,2009(09):29~30。

[13]陈伏兰:《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缺失——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点滴体会》,《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9):48。

[14]王尚慧:《新课改下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八卷),2014:1。

[15]谢婧:《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概述》,《文教资料》,2006(28):101~102。(www.xing528.com)

[16]周利、王栋梅、张振华:《新课标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变革与运用》,《体育师友》,2009,32(05):61-62。

[17]徐海林:《丰富学习过程,累积基本经验》,《数学教学通讯》,2017(22):63-64。

[18]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206页。

[19]张红梅、朱丹:《小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8页。

[20]刘志雅、黄建榕:《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现代教育论丛》,2004(3):13。

[21]王娜、司晓霞、任晓静:《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几点反思》,《理论探讨》,2011(7):8。

[22]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23]齐建芳:《学科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0页。

[24]吴文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现代教学改革的启示》,《当代教育论坛》,2008(2):118~119。

[2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2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27]蒋晓虹:《教育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0页。

[28]余树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意义》,《成功》(教育版),2008(6):13~14。

[29]李召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前课堂教学的启示》,《石家庄学院学报》,2003(2):66~68。

[30]柴慧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科技资讯》,2010(33):219。

[31]赵红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中国冶金教育》,2014(6):8~10。

[32]周丹阳、王璐璐、黄文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管理观察》,2014(18):142~144。

[33]刘冬梅:《教育心理学》,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

[34]朱旭东、宋萑:《论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教师教育研究》,2013(3):1~8。

[35]洪显利:《教育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及其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36]Hooper&Hannafin,1991;Johnson & Jhonson,1996;Palloff & Pratt,1999.

[37]孙洪峰:《教师研修:让教育更有生命力》,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5~46页。

[38][美]Ralph Fessler & Judith C.Christensen:《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董丽敏、高耀明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39]张维仪:《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40]Joanne M.Arhar,Mary Louise Holly,Wendy C,Kastend:《教师运动研究——教师发现之旅》,黄宇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41]李婧婵:《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教师技能培训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1:23。

[42]张红兰:《探究性课堂“五步法”教学策略的研究》,《学子》(理论版),2017(15):9~10。

[43]王嘉毅、马维林:《再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蕴与实践样态》,《中国教育学刊》,2015(8):66~72。

[44]卢家楣:《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心理学报》,2002,34(4):381。

[45]刘京平:《培养学生悟性“三步法”》,《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33。

[46]华文渊:《悟性与悟性的培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2):91~93。

[4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04页。

[48]张建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亟待教学转型》,《中国教育学刊》,2017(2):6~12。

[49]李长吉:《知识教学的使命:转识成智》,《清华大学研究》,2010(10)。

[50]邓柯:《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析》,《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10)。

[51]赵倩:《核心素养下的学习观对于心理活动课的启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6)。

[52]喻平、唐剑岚:《个体认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07(3):443~450。

[5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54]张豪锋:《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研究与实践》,河南师范大学,2002。

[55]黎加厚:《新教育目标分类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页。

[56]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27页。

[57]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35页。

[58]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44页。

[59]周青、姚琳娜、杨辉祥、刘建青:《批判性思维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8):53。

[60]吴向丽:《合作学习》,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61]徐皓:《教学方法教学新模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