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MING QIXIANGXUE SHIHUA
20世纪初,近代气象学的观测已出现于昆明。从1901年开始,法国人在昆明设置临时测候所,开展了3次重要的气象观测。
第一次为1901年8月下旬(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云南府法国交涉委员署为徐家汇气象台设置云南府(昆明)临时测候所,持续观测了雨量等数据,共进行了2年多,至1903年停止工作。第二次为1906年1月(清光绪三十二年一月),法国传教士普库林在昆明自设一个气象观测所,持续观测至1911年12月,共进行了6年。第三次为1907年1月(清光绪三十三年一月),为建滇越铁路,设置了昆明铁建司测候所,于1907年1月至1929年12月开展气象数据的观测,这次持续观测时间达23年之久。这些观测资料直到现在还保存着,是昆明最早的气象学、物候学的观测记录,对研究近代昆明等地的气候及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根据云南省气象档案资料,法国近代在昆明共开展了3次气象观测。第一次为1901年7月,云南府法国交涉委员署为徐家汇气象台设置云南府临时测候所,持续观测3年,至1903年停止工作;第二次为1906年1月,法国传教士普林在云南府自设气象观测所,持续观测至1911年12月;第三次为1907年1月,为建滇越铁路,设置昆明铁建司测候所,于1907年1月至1929年12月开展气象观测,持续观测时间达23年。(www.xing528.com)
2006年,爱心人士捐赠了一份由方苏雅保护协会保存的昆明气象记录,这份用法语手写的记载,对昆明1899年、1901年和1902年三年间每一月的平均气象值进行了记录,涉及平均气温、降雨量、湿度、阴晴天数、风向等气象要素,把昆明的降水、气温数据由1901年7月提前至1899年6月,气压、风、相对湿度数据也为目前昆明最早的记录。
陈一得,原名陈秉仁,云南盐津人,清末在云南高等学堂、云南优级师范学堂读书,自学成才,在昆明各中等学校任教员40年,教法严谨,各校争聘。业余研究天文学、气象学、地能学等。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观测星象,并自己购买仪器,于1927年在昆明钱局街住宅建立私立“一得测候所”,观察昆明的天文和气象。这是中国气象工作者创建的第二个私人气象测候所。陈一得利用丰富的物理和气象学知识,每天都按时观测记录昆明的晴雨、温度、湿度、风向、云形等情况,并进行科学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其资料竟然30年无缺,在当时就受到英国、奥地利和日本等国学者的重视。他还将手写的《昆明气象观测纪录》印行出来,分送研究气象的人员参考。这些观测资料直到现在仍然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是陈一得最大的科学功绩,也使他成为昆明近代气象学研究的先驱。1937年,省立昆明气象测候所在太华山成立,陈一得任台长,这一期间,整理出版了气象月报、季报和年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