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MING JIAOTONG SHIHUA
云南出产名马——滇池驹,可日行山地五百里,被誉为神马。《名马记》说:“滇池县有神马,一黑一白,盘戏河水之上。”表明当时滇池马有黑白两个品种。还有著名的巴滇马,出产于川滇一带。据《水经注·沔水》记载,汉代有数百匹形体较小的巴滇马。三国时期,陆逊攻襄阳,又得巴滇马数十匹,送到东吴的都城建业。蜀使至时,有家乡在滇池的人,从马的毛色认出是其父所乘之马,马竟对之流涕。由于巴滇马体型较小,马的毛色不同于其他马,是晋人喜爱的名马之一。例如,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好乘巴滇马”,晋明帝也骑过这种“巴滇马”。还有一种“果下马”,出产于云南,东汉时在中原地区十分有名。
轿子等交通工具也在古滇国出现了,在晋宁石寨山出土的一件贮贝器上,有藉田出行图,图上就有轿子的形象,在江川李家山出土的贮贝器上,也有一个贵妇坐在轿子中的附件模型,这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轿子形象之一。轿子曾在东西方各国广泛流行,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进出昆明的主要通道】古代进出昆明的道路主要有北、西、东三条:北行秦汉五尺道、西行蜀身毒道、东行通京大道。
第三条路是东行通京大道(由黔入滇道),全程分为水路、陆路两大部分。先自南京乘船沿长江水路航行30余天,抵湖南武陵(常德),再上岸转陆路抵云南。具体路线为:先水路南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再上岸转陆路常德—怀化—源州(芷江)—新晃—凯里—贵阳—富源—沾益—曲靖—昆明,至昆明再转省内各府、州、县。六百年前明军入滇,所行走的正是这条道路。名曰通京大道,实则并不好走,崇山峻岭、险境环生、道途崎岖,比蜀道更难行进。此路既是当年数十万明军与元朝大军争夺云南大决战之兵家必争处,又是明洪武百万汉民大迁徙移民入滇通行之路。因其从东至西横贯云南全境,可东达京师,西达缅印,故云南民间多称通京大道。杨升庵充军、徐霞客入滇即行此道入滇。
第一条是秦汉五尺道(由川入滇道),具体路线为:宜宾—昭通—威宁—宣威—曲靖。为开发打通西南夷部,秦汉时凿通,起点为四川宜宾,终点为云南曲靖。为滇境第一条连接中原内地的官道。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被川滇公路取代。因地处云贵高原,沿途悬崖陡壁地势险峻工程艰巨,宽4~5尺,仅容人马通过,故名五尺道。
第二条是蜀身毒道(滇缅印度道),具体路线为:成都—西昌—大理—楚雄—昆明,或是保山—大理—楚雄—昆明。亦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晚于五尺道。南诏国、大理国时期渐次完善贯通,设驿站,可通东南亚至身毒(印度)。如今的滇缅公路,修于1925年,抗战吃紧的1938年突击通车,由昆明至畹町边界,全长959千米,其基本走向同古道,多处路段甚至完全重合。
【滇越铁路】滇越铁路是指从昆明至越南海防的铁路线,全长近855千米,分为越南段(即越段)和云南段(即滇段),其中越段长389千米,滇段长466千米。今天所说的滇越铁路一般是指其滇段部分,它是中国最长的一条轨距为1米的窄轨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通往国外的铁路。100多年前法国殖民当局修建这条铁路,其目的是为了掠夺云南人民的资源,进而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1904年在云南境内开始兴建滇越铁路。466千米的铁路需设计上千道桥梁、涵洞及山洞,法国共投资了1.65亿法郎。滇越铁路公司前后累计从云南及其他省区招募了近30万工人筑路,由于施工中险情不断,法国铁路公司对中国工人实施不人道待遇,到1910年通车时,前后惨死的工人达12000人。
滇越铁路米轨(www.xing528.com)
1910年3月31日,滇越铁路全线竣工通车。由于其轨距仅1米(标准轨距为1.435米),客车车厢狭窄,货车的体积小、运量仅在20吨左右。靠蒸汽为动力,时速为30~40千米,有些地方时速仅20千米左右。从海防到昆明,列车运行约35小时,因夜间停驶,全程需4天左右。初期每年货运量11万吨左右,1939年后因抗日战争需要,货运量增加为32万吨,为通车时的3倍。
滇越铁路通车后,由法国滇越铁路公司经营管理,1940年9月交由中国经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通过与法国当局交涉,于1946年2月正式收回主权。1958年改名为昆河铁路。
滇越铁路的开通,促进了昆明的对外开放,对昆明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法国在云南修建铁路的目的在于侵略和掠夺。
滇越铁路宜良站
首先,交通的便利是明显的。滇越铁路成为进出昆明最为便捷的通道,走昆明—海防—香港—上海的路线,再改乘京沪铁路火车去北京,全部行程只需十多天,而原来仅从昆明到武汉就需要40多天。其次,经济上的优势是显著的。滇越铁路推动了昆明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昆明大宗货物和人员的运输,1910年滇越铁路修通后运出的个旧锡锭比1909年一下子增加了50倍之多。同时,国外商品通过铁路进入昆明,比过去节约了很多时间,价格也降低不少。直到今天,滇越铁路仍然还在使用着,是昆明历史上发挥过较大作用的交通运输线路。
【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1926年,云南省政府已修筑了从昆明小西门到碧鸡关的第一条公路,修路的技监(工程师)为段纬(白族)。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事业急需开辟一条新的国际通道,以打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国际交通线的封锁,滇缅公路的修筑应运而生。从历史作用和国际影响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滇缅公路是中国迄今最伟大的一条公路。
滇缅公路东连接昆明,西至缅甸腊戍。云南民工20万人,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小孩,他们自带口粮行李,扎营千里,所有土石方均由劳工用锄头开采,扁担挑,畚箕运。凭着一腔报国热血,以献出两三千人生命为代价,仅用8个月时间就抢修出了这条被誉为“人间奇迹”的滇缅公路。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寇的侵略,云南人民奋起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云南既是前方也是大后方,在修筑滇缅公路和支援抗战等方面,各族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