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MING TONHQI SHIHUA
春秋晚期,原在楚国一带的濮人大量进入云南,滇池地区一带的青铜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金技术成就卓然,已能制造铜鼓、铜釜这样的大型空腔容器,并出现了农具、编钟等新的器物,表明濮人应属于农业民族。滇中地区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铜鼓。其型制多为素面,鼓面特小,器壁浑厚,器表粗糙。铅同位素比值实验的结果表明,这些铜鼓的矿料均产于云南本地,说明云南确实是世界铜鼓的发源地。这些铜鼓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几道合范精密配合,铜质垫片控制鼓壁厚度,还要有很好的透气性,合金成分恰当,有利于铸造时铜液流动和铸成后音质优美。与早期铜鼓相比,滇池区域的石寨山型铜鼓铸造技术更为成熟。采用铜质垫片设置撑芯,铸造时基准面的确定和分型都很准确,克服了铜鼓的制作粗糙和错位问题。有的铜鼓制作精度很高,表面花纹十分繁复,是精美的艺术铸件。云南的铜鼓文化曾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青铜文明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以后铜鼓向各地传播开来,青铜文化随之得以发展。其足迹遍布中国南方的贵州、广西和广东地区,以及东南亚的十多个国家,至今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仍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
战国中期以后,滇池地区青铜文化逐渐发展到鼎盛时期,标志性事件是大放异彩的滇文化突然兴起,青铜文明之花盛开在滇池之滨。一般认为,这是氐人从北方进入云南,与土著民族的青铜文化结合之后,诞生的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这也是洱海区域青铜文明在滇池区域的升级,是昆明历史上光辉的时期之一。在昆明羊甫头、晋宁石寨山、昆明天子庙、呈贡石碑村等滇池区域出土了上万件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铜器,内容极为丰富,工艺精妙绝伦,艺术成就尤为引人注目。器物既具有很高的冶金和工艺水平,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是当时贵族雇佣专业工匠创作的艺术品。说明古滇人一旦掌握了铜器铸造,就大胆创造,把技艺水平发挥到了极致。滇池区域青铜器中既有原楚雄万家坝的文化特征,如铜鼓、农具等,又出现了北方草原文化的特征,如长胡戈、横签啄、铜柄铁刃剑等,工艺特征上是表面镀锡和鎏金技术的出现。《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西南一带的居民“皆氐类也”,或椎髻、或辫发,滇王尝羌也是氐羌人。西北方来的氐羌文化和南方的濮人文化相融合,产生了一些全新的文化因素,出现贮贝器、扣饰和跪佣等器物,这标志着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滇文化的诞生。滇文化集西南地区青铜文明的大成,是古代滇人对世界青铜文化做出的伟大贡献。
【铜合金技术】在滇池区域的青铜文化中,铜器的合金配比知识是逐渐成熟的。在鉴定的100多件铜器中,主要有红铜、铜锡合金和铜锡铅合金。当时,滇人已掌握在铜中加入锡和铅的知识,但铜器中红铜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生产工具中红铜器的比例最大。在铜鼓的铸造中,滇人已知多增加铅以加大浇注时铜液的流动性,反映了战国时期滇人已有一定的合金配比知识。以铜锡合金为主是古滇国铜器的特色。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加入不同的锡成分。兵器和生产工具以锡青铜为主,一般不含铅,这样的成分有较好的硬度和韧性,避免了加入铅带来的脆性,适于实用。滇人的扣饰多为铜锡铅合金,体现了复杂器型对铸造性能的要求。而石寨山型铜鼓的合金成分有两种类型,一种以高铅的铜锡铅合金为特点,另一种以铜锡合金为特点。根据成分分析,滇池区域少数青铜器应有外来的因素。如三骑马武士铜鼓合金成分为高铅合金,而骑马武士为铜锡合金,两者不是同时铸造的,鼓面有凿孔痕迹,说明骑马武士是后来加上的饰件。对东汉铜器进行成分分析,鉴定的10件样品都是铜锡铅合金,表明滇池地区铜器的合金成分已演变为铜锡铅合金,配比十分稳定。
【熔模铸造法】青铜器的制作以铸造方法为主,根据器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一些兵器及少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还采用了热锻和铸后冷加工的方法。在青铜制作技术方面,滇人的一项重要技术就是熔模铸造法(失蜡法)的使用。滇人已能在贮贝器的附件上制造大量复杂的房屋造型和人物、动物造型,有的贮贝器上有多达100多个人像和多种器物的捏蜡铸件,其形象生动逼真。因为是立体造型,不能分范,说明应为失蜡法所铸,并达到十分纯熟的水平。一般认为,石寨山贮贝器是中国最早被确认为熔模铸件的。另外,古滇国出土的很多扣饰也采用熔模铸造法,战国与滇国牛的形象有很多,熔模原料很可能是采用牛油这样的动物油脂。当时滇国的熔模铸造器物最具艺术性,技术在中国具有领先水平。有学者认为,失蜡法起源于云南,后来传到内地。由于云南熔模铸造法主要是制作饰件,在技法上与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印度的熔模铸造法相同,而与中原地区的组合铸法有重大区别,这种技法应是从外地传入的。一种可能是西北斯基泰文化中牌饰工艺(有失蜡法)演变为云南的扣饰工艺,另一种可能是从印巴次大陆传入的。
【分铸及连接方法】古滇国青铜器制作技术的一大进步就是各种连接工艺出现了,方法极为多样,达到了难以置信的精巧程度。滇人掌握了铸接、榫接、销接、焊料加固多种连接方法。铸接又有整铸、浑铸、分铸等方式。往往采用失蜡法、分铸法、浑铸法和榫接结合使用在一件铸件器物上,是多种铸造和连接工艺的组合。这一整套技艺,在世界各地青铜文明中,以古滇人的使用最为娴熟。分铸连接法是制造高度复杂器物的关键,是古滇国青铜制造的一个重要法宝。考察表明,多数贮贝器的器盖与其上的人物、动物等附件采用了分铸连接法。这种方法使器物的制作达到了新的境界,使青铜器造型惟妙惟肖,形象鲜明生动。另外,还有采用榫接式铸接法,如著名的牛虎铜案就采用了榫接式铸接法。少数采用榫卯式铸接法,主要用于贮贝器盖和器身之间的连接。器盖与附件扣榫合卯,铜液加固的方法也见于少数贮贝器制作。石寨山第五次发掘,出土了一件叠鼓型贮贝器,贮贝器的盖内在相应的器盖人物位置均有凸起的榫头,并有疤状金属片,人像与贮贝器盖采用扣榫合卯,疤状金属用于加固。由于多种连接工艺的使用,古滇国的青铜器不拘一格,表现极为多样化,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工匠们把科技变成了艺术手段,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表面装饰】古滇国金属器的表面装饰技术发达,主要有鎏金和镀锡两种方式。其中,鎏金是新出现的工艺,而镀锡则在滇西青铜时代金属器中曾有发现。这两项工艺的采用,使铜器的外观和色泽大为改进。
在晋宁石寨山出土了较多的鎏金器,有鎏金铜鼓、鎏金马具、鎏金扣饰等。很多器物表面鎏金平匀无瑕,金层很少脱落,亮度很高,显示了较高的技术水平。据扫描电镜分析,鎏金器的表面层含金量很高,与基体有明显的分界,鎏金层中还检测出汞成分,说明使用的是汞鎏金技术。
利用镀锡装饰器物表面的技术不仅发现于洱海地区,战国中期以后,这种技术在滇池区域进一步被发扬光大。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些铜斧、铜锄、铜矛、铜鼓、铜盒及扣饰上,表面有层白色的装饰工艺,呈亮丽的光泽。据分析结果,表面锡含量很高,基体锡含量较低,基体和表面有明显的分界线,应是采用热镀锡工艺形成的。这种镀锡工艺亦传自中国的西北地区,由氐羌民族带入昆明。有些铜器上还形成漆古层,这是环境因素造成的现象。
【滇铜京运】清初,由于局势动荡,财政入不敷出。康熙年间,全国许多地方铸钱业日趋紧缩。清朝为了保障鼓铸,首先要解决铜的供给。到乾隆初年,京局每年鼓铸需铜400万斤,其中一半为滇铜,不久停办洋铜,以后每年需滇铜增至600多万斤,运交京师专供宝源、宝泉两个铸钱局铸币,形成了清代有名的“滇铜京运”。这是关系清朝经济的大事,引起了清政府的高度重视。滇铜运输到京城往往需要1年的时间,是当时一项费时费力的运输工程,这使滇铜的产量急速增加,对昆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www.xing528.com)
同时,昆明本地亦大多用滇铜铸钱。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云贵总督蔡毓荣建议在云南省城重新设局铸钱,到雍正元年(1723年),重开省城铸局,其后陆续在东川府城等地,设置炉座数目不等、铸钱规模大小不一的13个铸钱局,虽然其间有些铸局时开时停,但铸钱的数量却不断增多。
【金殿】清代昆明铸铜技术的代表作是“金殿”。早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云南巡抚陈用宾曾在昆明鸣凤山铸铜殿1座。现保存在昆明鸣凤山的“金殿”是由吴三桂于康熙九年(1670年)主持铸造的。此殿为重檐歇山式,高6.7米,宽7.8米,深7.8米,两层屋面,总重约250吨,是全国最大最精美的铜殿之一。所有梁柱、橡、瓦、斗拱门窗及神像、匾联全由青铜铸造而成,仿木结构建筑。殿壁是用36块雕花格扇加坊拼成的,结构复杂,门窗、梁柱上都饰有精美的花纹,工艺十分精巧细致。殿中供鎏金神像5尊,中为真武帝君,侧塑金童玉女,两旁有水、火两将。这座“金殿”的铸造,表现了清初昆明的冶铸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昆明金殿的各铜构件之间精密配合,接口准确,其构件应采用泥范或金属范铸成。据推测有些范还用母模大量复制,并经过焙烧令其坚固,所以同一种构件铸出后大小完全相等,铸造工艺达到了高度的规范化。因这些构件可以互换,说明工匠有了一定的标准化知识。
【铸铜造像】昆明的铸铜造像臻于精致,现存代表性遗物有昆明太华寺的三身佛铜像,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铸造。安宁曹溪寺观音殿内的文殊和普贤两尊铜佛像,清代铸造,具体年代不详,但不早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后殿建立的时间。这两尊铜像高约为180厘米,为失蜡法铸造,表面髹红漆后再鎏金,其外表均呈金黄色,造型非常漂亮、优美、神采奕奕,线条飘逸潇洒,制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是体现清代昆明铸造水平的精美艺术品。
【转炉炼铜】昆明传统炼铜已使用直径50厘米、高85厘米左右的转炉炼铜,这种技术在19世纪被传教士带到西方,直到现在,西方炼铜炼钢都采用转炉的方法。这是昆明传统冶金技术对世界冶金技术的重大贡献。
【斑铜】斑铜约创始于清初,因其表面有离奇、闪耀的结晶斑纹而得名。按制作工艺分生斑和熟斑两类,是昆明铜器技术的一种创新。
生斑是用东川一带出产的自然铜,经手工锻打成器皿初坯,再经过烧斑(晶相再结晶)、组合、焊接等工序制作而成。至今生斑铜的制作仍有民间工艺传承,多为香炉、花瓶等,表面有耀眼的光泽。由于非常稀少,已成为一种名贵的工艺品。生斑的制作工艺实际上是一个晶相再结晶的过程,即在烧斑工序中,怎样把自然铜中含其他金属成分的细小晶粒(金属学上称为“孪斑”)变大。从金属物理的角度看,在适当条件下,通过加入其他成分,加温煅烧等手段,使自然铜中的孪斑再结晶而变大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在加温或延长加热时间的情况下,经过再结晶得到的是大小不均匀的晶粒,在此情况下,由于大小晶粒之间的能量差异悬殊,大晶粒很容易吞并小晶粒而愈长愈大,从而得到异常粗大的晶粒。对生斑进行化学分析,发现材质中含有其他金属元素。熟斑铜出现较晚,为生斑铜的一种代替品,是在熔化的纯铜中加入适当比例的其他金属,经过一系列浇铸成型、磨光、着色等特殊工艺处理而成的。斑铜品种大多为欣赏与实用相结合的烟具、瓶、罐、香炉及仿古器皿。其色彩瑰丽斑驳,加上做工精湛,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清代,除用自然铜制作生斑铜外,东川一带还使用自然铜制作成屏风等装饰物。
【乌铜走银】乌铜走银也是昆明独有的金属工艺,约创始于清雍正年间,《续修昆明县志》卷五说:“其造墨匣及小件炉瓶,质如古铜,而花纹字画以银片嵌入者,则为乌铜器,且又有乌铜走银器之称。”乌铜走银是在乌铜器的表面上刻出各种图案花纹,把银屑铺在篆刻的乌铜花纹上,再熔化之,磨平后用手汗浸渍氧化,即呈现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色彩雅致。整个工艺制作完成后,在庄重深沉的黑底上衬托着银光闪闪的灿烂饰纹,器物呈现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光泽秀丽。加上器物上有书法绘画的艺术,显得十分古雅,令人爱不释手。也有嵌入金屑为线条的,装饰效果为黑色与金色对比,就称为乌铜走金工艺。
【近代炼铜的开端】19世纪后期,近代冶炼技术被引进到昆明有色金属的冶炼领域。东川矿业公司于1888年购进外国机器,并聘请多名日籍技术人员为工程师,用机器操作进行新法采矿和冶炼,开创了昆明冶金工业的近代化生产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因所聘日籍工程师技术水平低劣,无法解决新法采冶的技术难题,前后不到2年时间,耗资达10余万,却仅炼出铜20万斤,最终新法生产完全失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