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明农业史话:发展与富足的农业社会景象

昆明农业史话:发展与富足的农业社会景象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加工工具的大量出现,表明4000年前昆明地区已有了原始农业,人们使用这些工具辛勤地劳作。梯田技术产生后,昆明的山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大拓展了农业生产用地,以便农业可以向整个山地区域扩展。宋元时期,昆明的农业生产仍有较高的水平,内地的先进技术进一步传入昆明,但农业发展并不平衡。据《天启滇志》记载,在昆明等发达地区,呈现出富足的农业社会景象。

昆明农业史话:发展与富足的农业社会景象

KUNMING NONGYE SHIHUA

大约距今4000年前,滇池地区进入了农耕社会,这是新石器时代的又一个重要特征。这一时期有大量石器农具,形制多样,类型分明,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出土的大量农具,有开辟耕地的石斧和石锛、有收割作物的石镰和石刀、有加工粮食的磨棒和磨盘,这些工具制作精良,石磨棒为圆柱形,长期碾磨后表面光滑,石磨盘较大而宽平,两者配合使用,说明当时已能把粮食去壳碎粒,碾磨成粉。农业加工工具的大量出现,表明4000年前昆明地区已有了原始农业,人们使用这些工具辛勤地劳作。人们还发明用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等窖穴储存稻谷等多余粮食。

秦汉时“滇”人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部门,使用青铜制造的镰、锄、斧等农具,种植作物以稻谷为主,劳动力主要是妇女,生产处于锄耕阶段,但由于土地肥沃和青铜农具的使用,产量还是比较高的。

东汉四川梓潼人文齐从朱提郡尉调任益州郡(今昆明晋宁区)太守后,率领军队和百姓从事生产劳动。开垦水田达2000余顷,并把水稻种植新技术从滇东北带到了滇中地区,推动了灌溉农业的发展,改变了当地的经济面貌。文齐在昆明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上都有重大贡献,是昆明灌溉农业的引入者和推广者,其开拓精神是可贵的。

当时,稻田养殖技术出现于大理和昆明等地区。在滇西、大理和滇中的呈贡均发现了一些东汉时期的水田模型,这些模型不仅有规则的水田,还有养殖动物的图像,生动地再现了滇池和洱海地区农田灌溉和养殖的情景。说明当时已有稻田养鱼等技术,这是一项集约型的农业技术,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由于东汉时中原地区稻田养殖技术已相当普遍,这项技术应来自内地。

东汉以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的农具如镰、锸、斧、锤等都为铁制,犁耕技术也见于三国时期的昆明,相传诸葛亮南征时将犁耕技术传入和推广,后南中地区向蜀汉政权提供耕牛等物资作为军需。云南的滇东北和滇中地区使用牛耕,这是一种利用牲畜的拉力把土地翻松的技术。昆明原先以锄耕为主的农田劳作方式,转变为以犁耕为主的耕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在原始农业产生之前,就已有家畜的饲养和驯化,以后随着农业的产生,畜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是史前极为重要的科技成就。当时,饲养的动物种类不断增多,后世称为“六畜”的猪、牛、狗、鸡、马、羊在昆明新石器时代基本上都已有了驯养。对出土动物的骨骼进行研究,发现滇池地区普遍以养猪为主。东汉以后,云南一些地区畜牧业发展很快,逐渐从农业中独立出来,有些地区养殖的规模很大,出现了以名马为代表的畜牧产品。

滇池地区有“田渔之饶”,广阔的滇池为渔业发展提供了最好的环境捕鱼也是“滇”人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考古发现了网坠这样的捕鱼工具,说明原始渔业也产生了。“滇”人除捕鱼外,还从滇池捕捞螺蛳,作为食物的补充。这是因为滇池地区发现了大量的螺蛳,螺壳尾部被人敲打过,以便于食用,说明当时人们已有食用螺蛳的习俗。战国时滇池地区已有捕鱼业出现,昆明羊甫头出土青铜鱼杖头饰,上面鱼的形象比较接近滇池中出产的鲢鱼。早在汉代,滇池地区已有“盐池田渔之饶”的称誉,渔业较为丰富。晋《永昌郡传》记载,滇东南一带的“僚民”傍水而居,善于潜水捕鱼,技艺十分高超,“能水中潜行,行数十里,能水底持刀,刺捕取鱼。”《魏武四时食制》还记述了一种发鱼:“带发如妇人,白肥,无鳞,出滇池。”可见,当时在滇东南、滇东北和滇中等广大地区已有了捕鱼业。

南诏在农业上取得了极为重要的成就,出现了稻麦复种制和梯田建设这两项领先性的贡献,是云南人民在红土高原上创造的伟大奇迹,耕作技术得到了广泛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稻麦复种制的出现是南诏最为突出的一项科技成就,对提高农田单位面积的产量有重大意义,通过这项技术,农田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一倍,使南诏的农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南诏农业经济有根本性的影响,后稻麦复种制传入内地后,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同样使内地的农田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一倍。宋代以后,稻麦复种制成为中国农业技术中最重要的耕作制度之一。

梯田建设是南诏在农业上的又一项杰出的技术发明。梯田可改变地形坡度,拦蓄雨水,增加土壤水分,防治水土流失。云南滇池区域一带,很可能就是中国梯田作业技术的发源地。今哈尼族白族等民族也有很高水平的梯田作业技术。梯田建设不仅适应了昆明山地的农作特点,也利用了水源的条件,是为适应昆明的地理条件而产生的。梯田技术产生后,昆明的山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大拓展了农业生产用地,以便农业可以向整个山地区域扩展。这成为继稻麦复种制之后,南诏发生农业生产革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中国农业史上一项十分重要的成就,与稻麦复种制的出现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这两项技术影响久远,深刻改变了各族人民的命运。

南诏时期,由于农业技术的巨大发展,粮食、蔬菜水果农产品已经相当丰富了。当时已有麻、豆、黍、稷、水稻、大麦小麦等农作物,其中水稻和大麦是主要农产品。菜有葱、韭、蒜、菁,水果则有桃、梅、李、柰。唐人韦齐休说云南出柑橘甘蔗、柚、梨、蒲桃、李、梅、杏,增加了8种水果。樊绰《云南志》记载,除柑橘外,水果又增加了荔枝、槟榔、诃黎勒、椰子、桄榔、波罗蜜果、芭蕉等7种,调味品增加了椒和樧(茱萸),蔬菜则有胡瓜(黄瓜)和冬瓜等原产于域外的作物,胡瓜也可作为水果食用。

宋元时期,昆明的农业生产仍有较高的水平,内地的先进技术进一步传入昆明,但农业发展并不平衡。农产品方面,元代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麦、麻和蔬果等。(www.xing528.com)

明代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昆明发达地区的农作物品种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据《天启滇志》记载,在昆明等发达地区,呈现出富足的农业社会景象。滇池地区农作物十分丰富,如稻类有20余种,糯类有10余种,豆类有10余种,菜类有30余种,黍类、麦类、瓜类、菌类丰富,主要的农作物品种都已齐备,与现在相比已相差很小。

景泰年间,原产于非洲的西瓜也见于昆明一些地区,例如,寻甸出产“西瓜,圆长如枕样,俗呼为枕头瓜,其味甜美,非他郡所产者可比也”。说明其他郡县也有西瓜了,但以滇中的寻甸西瓜较为甜美。

原产美洲的玉米约在明代传入昆明,很有可能是从滇缅道传入昆明的。《万历云南通志》则谈到云南全省有云南府等八府二州产“玉麦”。“玉麦”就是指玉米,今昆明民间仍称玉米为“玉麦”。原产美洲的甘薯也于明代传入了昆明。甘薯也很可能是从印度缅甸方向传入昆明的。甘薯是高产农作物,适宜于山地种植,在昆明山区很受欢迎,直到清代,甘薯还常作为昆明灾年救饥荒的主要粮食。

玉米和甘薯传入昆明后大受欢迎,在各族人民的农作中突飞猛进地传播。红须的玉米花和淡紫色的甘薯花盛开在红土高原各地,它们粗生贱养,既耐旱又抗涝,产量很高,对提高明代以后昆明的人口有很大帮助。这些高产的作物迅速从坝区向广大山区传播,各少数民族得以大量向山区迁移,使昆明山区的农业生产状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米线、饵块约起源于明代,系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明代,昆明出产的蔗糖因质量颇佳而受到了高度称赞。《万历云南通志》说云南府(今昆明)产“砂糖”。

清代各地农业技术措施已逐步形成,在一些较发达地区,农田建设、精耕细作制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昆明农业自古就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不同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农业耕作制度,不同地区农作方式差别亦很大。刘慰三《滇南志略》中有一段关于滇池区域的记载,全面地反映了各地的农田类型,大意是说田有上、中、下之分,若细分就有很多类型的田,例如,有在沟渠之间的“稗田”,引水灌溉的“渠田”,建闸筑堤的“坝田”,在“雷鸣雨沛”才播种的“雷鸣田”,海边干涸地的“海田”,积水为塘用于灌溉的“塘田”,又有“熟水田”“生水田”“旱田”等,还有大量的“其形如梯级”的“山田”(即梯田)。各种不同类型农田的出现,说明对农田建设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措施,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这一时期,农作物品种迅速增加,美洲传来的作物进一步输入昆明各地区。清代,昆明稻谷的种类达百余种,约分为红稻、白稻和糯稻,麦有大麦、小麦、燕麦、西方麦等,黍有黄黍、白黍、红黍、长芦粟、灰条数种,稷有黄稷、红稷、白稷数种,粱有饭、糯两种,荞有甜荞、苦荞两种,麻有芝麻、青麻、火麻和胡麻数种,稗有山稗、糯稗两种,还有蜀黍、草籽等。多样性的农业种植方式对防治作物的病虫灾害有重要意义,因此昆明从未发生过全省性的大饥荒,农业品种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昆明各民族生活习俗的多样性。昆明农业中豆类植物的栽培较广,据地方志记载,有大黑豆、小黑豆、虎皮豆、乌嘴豆、老鼠豆、鸭眼豆、靴豆、黄花豆、白早豆、寸金豆、壁虱豆、松子豆、海松子、七十日豆、一窝蜂豆、料豆、大白豆、绿皮豆、百日豆等十多个品种。对大豆的加工也有突破,豆豉豆酱、豆油、豆腐豆制品极为丰富。

玉米在明代传入昆明,之后种植继续扩大,逐渐遍及全省。康熙《蒙化府志》称其为“红须麦”,并有性状的描写:“有五色须长,花开于顶,子结于干,五、六月方熟。”清初,产自美洲的作物花生和马铃薯亦引种到昆明。乾隆《滇海虞衡志》说:“种落地松(花生),所以当地人民的生活逐渐丰裕。”嘉庆《滇系·赋产》说:“落花生为南果第一,以其资于民,用者最广……落花生曰地豆,滇曰落地松。”花生渐成为昆明重要的经济作物。

1907年,在昆明贡院创办云南农业学堂,设农、林、蚕、染织四科,从日本、浙江和山东聘来了教师,并建立试验农场,分水田、菜圃、花卉3部。划圆通山为林场,作为林木苗圃、造林地段及第一桑园,在大小东门和南城外开辟第二桑园,每年将试验所得的农林新籽种和秧苗散发到各县栽种。1909年,又在晋宁开办了林业试验场。到1910年,成立了云南的第一个学会——云南省农会,拉开了近代农业研究的序幕,这也是云南最早的一个科学组织。之后昆明发达地区的农业技术逐渐向近代化过渡,但传统农业在边远地区仍有广泛的基础。

民国时期,昆明对农业改良很重视,体现在农业机构的相继设立,还对稻、麦和大豆等农作物进行了改良和选育,现代林业研究也开始兴起。

1912年,在昆明成立了云南农事试验场,下设农艺、林艺、畜牧、蚕桑4部,农艺部主办事项中有肥料土壤分析、土壤肥料分区试验、模范耕作实施、土地改良及耕地整理。随后又建立了稻麦、茶叶棉花、蚕桑、烤烟试验场。

抗日战争时期迁来昆明的清华大学,在昆明进行了大豆的选育工作,选出大豆良种“清华1544”,亩产120千克左右,自1946年起在昆明地区示范推广,直到20世纪60年代这种大豆仍有种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